書名:閤眾科學譯叢:夢的思維
:28.00元
售價:21.0元,便宜7.0元,摺扣75
作者: 安德烈洛剋
齣版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4397001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我們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夢,可是對於自己的夢境依然所知甚少。本書**次將**研究成果整理到一起,迴顧瞭這一領域短暫卻引人矚目的曆史,記錄瞭眾多引人入勝的夢境。書中提齣睏擾已久的問題:為什麼我們隻能記住夢境的一部分為什麼夢境總是伴隨著強烈的情感夢境究竟能否啓發創造性思維並用來解決問題?弗洛伊德和榮格關於夢境的解析是否正確神經學傢對於夢境中階梯、隧道和公眾前又有什麼說法?
目 錄
前 言 001
**章 洛剋茨的大腿郎、腦電圖描記器和香蕉奶油派 001
第二章 反弗洛伊德 019
第三章 本性的實驗 046
第四章 針鼴課程 066
第五章 再闖迷宮 081
第六章 夜間療法 106
第七章 **媒體顧問 129
第八章 創造性混亂 143
第九章 變化的狀態 158
第十章 意識與 182
篇 末 197
安德烈洛剋:美國記者,曾獲美國國傢雜誌奬、傑齣記者編輯奬、職業記者聯盟奬以及美國傢庭醫師學會奬等。現居紐約哈得遜。安德烈洛剋指齣,一些學者開始嘗試將夢境當作一種治療方法來應用:人的大腦每晚都會處理掉大部分情感包袱,從而讓我們更好地麵對明天。
讀完這本書,我對“意識”的理解有瞭一個全新的維度。它不是簡單地存在於我們清醒的頭腦中,而是在夢境中,意識的錶現形式似乎更加豐富和多元。作者通過大量的研究和案例分析,闡述瞭夢境在人類認知、情緒調節、記憶鞏固乃至創造力激發方麵所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特彆對關於“噩夢”的部分印象深刻,它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而是可能反映瞭我們內心深處未被解決的恐懼或焦慮,而正是通過夢境,大腦試圖以一種象徵性的方式來處理這些負麵情緒,從而達到一種心理平衡。這種將看似“非理性”的夢境與“理性”的科學研究相結閤的視角,讓我感到非常新穎和啓發。
評分在閱讀過程中,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夢境與創造力之間的聯係感到驚嘆。很多偉大的發明和藝術作品,都據說源於夢境的啓示。作者列舉瞭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甚至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都與夢境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這讓我意識到,夢境並非僅僅是“無意義的雜亂”,它可能是一個孕育靈感的寶庫。書中也提供瞭一些方法,幫助人們更好地捕捉和利用夢境中的靈感,這對於那些從事創意工作的人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財富。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夢境,或許裏麵隱藏著一些我未曾意識到的寶藏。
評分這本書的篇幅適中,但內容卻非常紮實,涵蓋瞭神經科學、心理學、認知科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作者在解釋復雜的科學原理時,善於運用類比和舉例,即使是對相關領域不太瞭解的讀者,也能相對容易地理解。例如,在解釋REM睡眠(快速眼動睡眠)時,作者將它比作“大腦在夜間的‘維護模式’”,在這個模式下,大腦會進行大量的“數據整理”和“係統優化”。這種生動形象的比喻,讓我對那些抽象的科學概念有瞭更直觀的認識,也讓我對大腦的運作機製産生瞭更加濃厚的興趣。
評分讀到關於夢境和記憶的部分,我纔意識到原來夢境在記憶的鞏固和提取中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僅是將白天的信息簡單地儲存起來,更是一種主動的“重組”和“加工”過程。書中舉瞭很多關於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患者的案例,他們的夢境往往被可怕的迴憶所占據,而這種持續的噩夢,反過來又會加劇他們的心理痛苦。這讓我對夢境有瞭更深的敬畏之心,它既可以是我們療愈的窗口,也可能成為我們痛苦的囚籠。作者對於如何理解和應對負麵夢境也提供瞭一些思路,雖然這些並非直接的“解決方法”,但它們提供瞭一種理解問題根源的視角。
評分整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夢”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我們自己”的書。它通過夢境這個獨特的窗口,讓我們得以窺見自己內心深處的世界,去理解那些我們可能從未察覺的思維模式和情感需求。作者鼓勵我們以一種更加開放和好奇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夢境,將其視為一種瞭解自我、探索潛意識的寶貴機會。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次自我探索的旅程,我從中獲得瞭許多新的認知,也對未來充滿瞭更多的期待。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它所傳遞的科學知識,更在於它所激發的那份對未知的好奇和對自我的探索。
評分在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聯想到自己過去的夢境,那些曾經覺得莫名其妙、難以解釋的片段,在讀完這本書的某些章節後,似乎一下子有瞭綫索。書中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夢境的解讀進行瞭對比,也讓我意識到,夢境的意義可能並不僅僅是普適的,它也受到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觀念的影響。作者並沒有給齣“夢境一定意味著什麼”的標準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套分析夢境的工具和視角,鼓勵讀者自己去探索和理解自己獨特的夢境語言。這種開放式的探討方式,讓我覺得這本書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導師,而不是一位闆著麵孔的老師。
評分這本書的論述邏輯非常嚴謹,但又不像枯燥的學術論文那樣令人望而卻步。作者在引齣每一個理論時,都會先鋪墊一些引人入勝的背景故事或者一些著名的夢境研究案例,這使得我能夠更快地進入到閱讀狀態。我尤其被一些關於“清醒夢”的研究吸引,它竟然是可以通過訓練來達到的,而且在清醒夢中,人們甚至可以主動地去探索和改變夢境的內容,這聽起來就像科幻小說裏的情節,但作者卻用科學的證據告訴我們,這並非遙不可及。這讓我開始反思,我們對於大腦和意識的認知,可能還停留在非常淺顯的層麵,還有太多的可能性等待我們去發現。
評分最近入手瞭一本叫做《閤眾科學譯叢:夢的思維》的書,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深邃的藍色背景,上麵點綴著一些抽象的、像是大腦神經元連接的綫條,中間是幾個醒目的銀色大字,透露著一種神秘而又嚴謹的氣息。我一直對夢境充滿瞭好奇,總覺得它不僅僅是睡眠中的隨機畫麵,背後一定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意義和科學原理。翻開書的第一感覺是它並沒有預設讀者一定是某個領域的專傢,語言雖然不乏專業術語,但作者會用生動形象的比喻來解釋復雜的概念,比如將夢境比作一個“潛意識的實驗室”,在那裏,我們的大腦可以自由地進行各種實驗和整閤,處理白天的信息,甚至解決一些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忽略的問題。
評分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有吸引力,它不像很多科普讀物那樣,隻是簡單地羅列事實和數據,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和哲學思辨。作者在探討夢境的科學本質的同時,也觸及瞭人類存在、自我認知等更深層次的哲學命題。我喜歡作者在每一個章節的結尾,都會留下一些引人深思的問題,或者一些能夠激發讀者進一步探索的綫索,這讓我感覺閱讀過程不僅僅是獲取信息,更像是一場思維的冒險。它讓我意識到,夢境不僅僅是關於大腦的活動,更是關於我們作為人的體驗,關於我們內心世界的豐富性和復雜性。
評分本書的譯文質量非常高,讀起來流暢自然,絲毫沒有翻譯腔的生硬感。閤眾科學譯叢的這個品牌我一直很信賴,他們的圖書選材都非常有眼光,而且翻譯也很專業。這本書在翻譯上同樣保持瞭高質量的水準,能夠忠實地傳達作者的原意,同時又符閤中文讀者的閱讀習慣。我對書中關於“睡眠癱瘓”(俗稱“鬼壓床”)的解釋尤為感興趣,以往我一直以為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但書中從科學的角度對其進行瞭詳細的闡述,解釋瞭其産生的生理機製,這讓我對這種現象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消除瞭我的一些不必要的恐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