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自1978年正式出版以来做过多次修订,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好地反映现代汉语词汇新面貌,体现有关学科研究的新成果,落实**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新规范。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为:全面落实2013年6月由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增收近几年涌现的新词语400多条,增补新义近100项,删除少量陈旧和见词明义的词语;根据读者和*意见对700多条词语的释义、举例等做了修订。
《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语文词典,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2017年是商务印书馆创立120周年,为配合馆庆,同时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商务印书馆隆重推出了《现代汉语词典》di7版纪念版。本书印制精美高雅,不仅便于阅读翻检,同时也具有馈赠和收藏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是一个专业性辞书编纂机构,原名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成立于1956年,是根据国务院提出编写《现代汉语词典》的任务而创建的。在吕叔湘先生、丁声树先生等语言学大家的带领下,编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汉语词典》。
凡例
音节表
新旧字形对照表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三)难检字笔画索引
词典正文
(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
附录
我国历代纪元表
计量单位表
汉字偏旁名称表
汉语拼音方案
元素周期表
中国地图
购买和使用一本大型工具书,其售后服务和后续支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虽然我还没有遇到需要联系出版社的实际问题,但了解到这本纪念版在发行时附带了一些线上资源的兑换信息,这无疑为这本书的“生命周期”增加了新的维度。这意味着,如果未来语言发展速度过快,导致实体书在某些前沿领域略显滞后时,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官方渠道获取到及时的补充和更新,这极大地增强了我对这套工具书长期价值的信心。一本好的工具书,应该是一个持续进化的系统,而非一个静止的文本包。它不仅需要扎实的实体基础,更需要一个与时俱进的支持体系。这种“实体+数字”的组合策略,完美契合了当代信息获取的习惯,确保了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稳坐案头必备工具书的宝座。
评分作为一位对语言历史演变抱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对词典中收录的词源信息和演变脉络非常关注。虽然这是一本规范性的现代汉语词典,但它并未完全摒弃对词语溯源的探讨,这一点令人欣慰。在一些核心动词和名词的解释后,往往能看到简要的提示,指出其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差异,这无疑为我们理解现代汉语的“积淀”提供了宝贵的线索。这种深层次的挖掘,让每一次查阅都不仅仅是获取一个当下的定义,更像是一次微型的语言学探索之旅。它提醒着使用者,我们日常所用的每一个词汇,背后都承载着数千年的语言沉淀和文化变迁。对于想要提升自己语言驾驭能力的人来说,理解这些“为什么是这样”,比单纯记住“是什么”要重要得多。
评分这本工具书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从外封的材质到内页的纸张选择,都透着一股沉稳又不失精致的气息。我特意挑选了精装版本,拿到手里那种厚实感和分量感,让人觉得这不只是一本用来查阅的工具,更像是一件可以常置书案上的典藏品。尤其是那个纪念版的标识,对于长期使用这类工具书的老读者来说,确实增添了一份情怀和仪式感。虽然我们现在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但实体书带来的那种翻阅的触感和专注度,是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替代的。当我需要确认一个词语的细微差别或者准确用法时,伸手就能拿到它,快速定位,这种效率和安心感是无可比拟的。对于每一个严谨的写作、编辑或者仅仅是对语言有深度追求的人来说,实体词典的价值是深远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集合,更是对汉语言文化尊重的一种体现。每次合上它,都能感受到一种对知识体系的敬畏。
评分从排版和检索效率的角度来看,这本词典的编排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我尤其欣赏它在词条内部结构上的优化。不仅仅是简单的拼音和释义,它对多义词的处理逻辑清晰得令人拍案叫绝。当一个词有多种解释时,它通过明确的序号、不同的例句和用法提示,将含义的层级划分得井井有条,很少出现混淆的情况。再者,页眉页脚的设计也极具功能性,当你需要快速定位到某个字头时,导航信息清晰可见,极大地缩短了查找时间。我曾尝试用它来辅助校对手稿中一个复杂的同音异形词群的辨析工作,发现其提供的辨析语境非常到位,相比于零散地在网上搜索,这种集中、系统化的呈现方式,大大提升了校对工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可以说,好的工具,首先要“易用”,而这本词典在易用性上做到了极致。
评分初次深入使用后,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收录的广度和深度的平衡拿捏得极为精准。很多时候,查阅旧版词典会发现一些新出现的网络热词或者专业术语缺失,但这一版在保持传统权威性的同时,明显注意到了与时俱进。我测试了几个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词汇,发现都能找到清晰、权威的释义,并且对这些新词的语境和褒贬色彩也做了细致的标注,这对于避免在正式场合使用不当用语至关重要。同时,对于一些传统词汇的释义,这次的修订也显得更加审慎和精炼,减少了冗余的解释,让核心意义一目了然。这种兼顾历史传承与时代前沿的处理方式,使得它既能满足专业人士对精确性的要求,也能服务于日常学习者对快速理解的需求,真正做到了老少咸宜,兼顾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查阅目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