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10000個科學難題 信息科學捲
定價:268.00元
售價:182.2元,便宜85.8元,摺扣67
作者:“10000個科學難題”信息科學編委會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03031911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2.12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10000個科學難題.信息科學捲》是《10000個科學難題》係列叢書中的信息科學捲。為瞭能夠盡可能全麵地反映信息領域的學科全貌,編委會在以信息領域專傢為編委會主任、副主任委員的基礎上,參照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學科結構劃分原則,聘請信息領域六個一級學科的知名專傢作為責任編委,據此擴展。本書的編撰工作得到瞭信息領域眾多專傢學者的大力支持。由於信息科學本身就是一門應用科學,因此,在編撰過程中圍繞區分“科學難題”而非“技術難題”做瞭大量工作。為便於讀者瀏覽與閱讀,科普類題目放在前麵,其餘則按六個一級學科分類排列。
《10000個科學難題.信息科學捲》可供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從事信息科學研究的工作者參考閱讀。希望本書在引導廣大青年學子緻力於信息科學研究的同時,對從事信息科學研究的科研人員也有所幫助和啓發。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信息科學中“無處不在”的算法充滿瞭敬畏,也常常睏惑於它們是如何被創造齣來的。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對算法世界的大門。它不像教材那樣係統地講解各種算法,而是通過一係列挑戰性的問題,讓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學習和理解算法。比如,書中可能有一個關於路徑規劃的難題,它不會直接告訴你Dijkstra算法或者A算法,而是會讓你思考:“在一個錯綜復雜的交通網絡中,如何設計一個係統,能夠計算齣從A點到B點的最短路徑,並且考慮到實時的交通擁堵情況,同時還能預測到達時間?”這樣的問題,本身就充滿瞭挑戰性,也促使我去思考如何將現實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再用算法來解決。而書中對這些難題的解答,更是讓我大開眼界。它不僅僅給齣瞭一個最優解,更重要的是,它會分析這個解的優點和缺點,以及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我尤其欣賞它在解答中對各種數據結構和算法思想的巧妙運用,這些都讓我對算法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不再隻是死記硬背,而是真正理解瞭它們背後的邏輯和價值。
評分信息安全這個話題,一直以來都讓我既好奇又有點兒膽怯,總覺得它是一個非常專業且充滿神秘感的領域。這本書的齣現,極大地緩解瞭我的這種感覺。它以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將信息安全中的一些核心難題呈現齣來,讓我有機會以一種更加平和、更具探索性的心態去接觸它。書中提齣的問題,往往不是那些聳人聽聞的黑客攻擊,而是更偏嚮於底層和原理性的挑戰,比如“如何設計一個加密算法,既能保證數據的機密性,又能避免信息泄露任何關於原始數據的統計信息?”或者“在一個分布式係統中,如何確保所有節點的數據同步一緻,即使有節點齣現惡意攻擊或者故障?”這樣的問題,讓我開始思考安全背後的邏輯和機製。書中對這些難題的剖析,讓我看到瞭信息安全工程師們是如何在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礙中尋找解決方案的,也讓我明白瞭安全並非無懈可擊,而是一個不斷演進、不斷博弈的過程。讀完這本書,我對信息安全有瞭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不再隻是停留在錶麵的“病毒”、“木馬”,而是開始理解其背後更宏觀的體係和策略。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對於我這樣一個對計算理論和復雜性科學頗感興趣但又缺乏係統性學習機會的普通愛好者來說,簡直是一場及時雨。它沒有枯燥的公式堆砌,而是將那些抽象的理論問題,以一種生動、引人入勝的“難題”形式展現齣來。例如,書中可能會提齣這樣一個問題:“在不確定信息存在的情況下,如何設計一個算法,能夠在多步決策後,依然找到近似最優的解決方案,並且能夠量化其與理論最優解之間的差距?”這樣的問題,直接觸及瞭計算復雜性的核心,也讓我開始思考在現實世界的許多不確定性場景下,如何做齣“足夠好”的決策。書中對這些難題的解析,不僅僅是提供答案,更重要的是,它展現瞭科學傢們是如何一步步剝離問題的本質,如何通過數學工具來分析和解決復雜的問題,讓我對計算的極限和可能性有瞭全新的認識。我常常在閱讀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將書中的難題與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聯係起來,嘗試著用書中學到的思維方式去分析和解決。
評分這本書簡直就是信息科學領域的百科全書!作為一名對計算機科學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我一直覺得這個領域浩瀚無垠,而這本書就像一座燈塔,指引著我前進的方嚮。它沒有直接給我答案,而是提齣瞭一係列引人入勝的“難題”,這些難題涵蓋瞭從最基礎的算法設計,到復雜的分布式係統,再到前沿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我特彆喜歡它提問的方式,不是那種枯燥的理論陳述,而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貼近實際應用場景的問題,激發我的思考。例如,關於信息檢索的難題,它可能不僅僅問“如何提高搜索效率”,而是會拋齣一個“在海量文檔中,如何設計一個係統,能在用戶輸入模糊關鍵詞後,立刻返迴最相關的五篇文獻,並解釋為什麼這些文獻最相關?”這樣的問題。讀著這些問題,我仿佛置身於一個科學傢的大腦中,開始嘗試去構建解決方案,去理解背後的原理。書中對每個難題的分析都深入淺齣,既有嚴謹的數學推導,又不乏形象的比喻,讓像我這樣的非專業人士也能窺探到其精妙之處。我常常在讀完一個難題的講解後,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好像自己也掌握瞭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
評分作為一名對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充滿熱情的研究生,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激發我更深層次思考的讀物。這本書正是滿足瞭我這一需求。它沒有泛泛而談地介紹大數據分析的方法,也沒有簡單羅列人工智能的各種模型,而是提齣瞭一個個極具挑戰性的“難題”,逼迫我跳齣已有的知識框架,去探索更廣闊的可能性。例如,書中可能有一個關於“如何從海量的社交媒體數據中,準確預測下一次全球性流行病的爆發時間和傳播範圍?”的難題。這樣的問題,需要整閤多種信息源,運用復雜的統計模型和機器學習技術,甚至還需要考慮人類行為的社會學因素。書中對這類難題的解答,讓我看到瞭科學傢們是如何將看似無關的領域巧妙地聯係起來,構建齣強大的分析框架。我特彆欣賞它在探討難題時,所展現齣的嚴謹的邏輯推理和對細節的極緻關注,這讓我明白,真正的創新往往源於對每一個細小問題的深刻理解和不懈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