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全程图解电子元器件检测技能
定价:45.00元
售价:30.6元,便宜14.4元,折扣68
作者:韩雪涛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1211962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本书从电子元器件检测的岗位需求出发,结合读者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将元器件的识别与性能特点,主要参数的检测经验、技巧及知识技能划分成9个项目模块展开教学。内容包括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的识别与检测技能,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晶闸管的识别与检测技能,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技能,以及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技能。为突出本书特色,采用了图文讲解、图例演示、图注提示、资料链接、要点说明等多种解读方式,对照每个技能实训速递包练习、元器件的识别方法、检测流程、技巧与应用,大大提升了图书的可看性、可读性、实用性。书中所用的知识技能及主要参数均来源于实际检测现场,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真实、准确、可靠。
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技能 1
1.1 认识电阻器1
1.1.1 认识常用的电阻器1
1.1.2 认识常用电阻器的标识11
1.1.3 认识常用电阻器的主要参数28
1.2 常用电阻器的检测方法29
1.2.1 普通电阻器的检测29
1.2.2 热敏电阻器的检测32
1.2.3 光敏电阻器的检测35
1.2.4 湿敏电阻器的检测38
1.2.5 可变电阻器的检测40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技能 43
2.1 认识电容器43
2.1.1 认识常用的电容器43
2.1.2 认识常用电容器的标识51
2.1.3 认识常用电容器的主要参数57
2.2 常用电容器的检测方法58
2.2.1 无极性电容器的常规检测58
2.2.2 电解电容器的常规检测60
2.2.3 电解电容器的特殊检测62
电感器的识别与检测技能 69
3.1 认识电感器69
3.1.1 认识常用的电感器69
3.1.2 认识常用电感器的标识75
3.1.3 认识常用电感器的主要参数84
3.2 常用电感器的检测方法86
3.2.1 电感线圈的检测方法86
3.2.2 色环电感的检测方法88
3.2.3 色码电感的检测方法90
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技能 93
4.1 认识二极管93
4.1.1 认识常用的二极管93
4.1.2 认识常用二极管的标识100
4.1.3 认识常用二极管的主要参数106
4.2 常用二极管的检测方法108
4.2.1 整流二极管的检测108
4.2.3 发光二极管的检测110
4.2.4 稳压二极管的检测112
4.2.5 光敏二极管的检测114
4.2.6 检波二极管的检测117
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技能 121
5.1 认识三极管121
5.1.1 认识常用的三极管121
5.1.2 认识常用三极管的标识128
5.2 常用三极管的检测方法142
5.2.1 NPN型三极管的常规检测142
5.2.2 PNP型三极管的常规检测146
5.2.3 三极管的特性检测150
5.2.4 NPN型三极管引脚极性的判别155
5.2.5 PNP型三极管引脚极性的判别158
场效应晶体管的识别与检测技能
163
6.1 认识场效应晶体管163
6.1.1 认识常用的场效应晶体管163
6.1.2 认识常用场效应晶体管的标识166
6.2 常用场效应晶体管的检测方法171
6.2.1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的常规检测171
6.2.2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的特性检测176
晶闸管的识别与检测技能 179
7.1 认识晶闸管179
7.1.1 认识常用的晶闸管179
7.1.2 认识常用晶闸管的标识186
7.2 常用晶闸管的检测方法190
7.2.1 单向晶闸管的常规检测190
7.2.2 单向晶闸管的特性检测194
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技能 197
8.1 认识变压器197
8.2 常用变压器的检测方法200
8.2.1 低频变压器的检测201
8.2.2 中频与高频变压器的检测207
8.2.3 脉冲变压器的检测211
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技能 217
9.1 认识集成电路217
9.1.1 认识常用的集成电路217
9.1.2 认识集成电路的标识224
9.2 常用集成电路的检测方法229
9.2.1 开关振荡集成电路的检测229
9.2.2 三端稳压器的检测234
9.2.3 音频放大器的检测237
翻开任何一本技术书籍,我最先关注的往往是它的结构布局和信息密度,这本关于元器件检测的书籍,如果能做到结构逻辑严密,那将大大提升我的学习效率。我期望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各种元器件的参数表,而是能构建一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知识体系。例如,先从最基础的电阻、电容、电感这些“积木块”开始,详细剖析它们的特性和常用检测方法,然后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最后涉及集成电路的初步判断。更重要的是,它应该包含“故障排查的思维导图”,告诉我当一个电路不工作时,应该遵循哪一套逻辑流程去逐步定位问题源头。如果书中能穿插一些实际维修案例的“Before & After”对比,那就更完美了,这能让读者理解,书中学到的知识是如何在真实世界中发挥作用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理论点。这种系统化的编排,是区分“工具书”和“学习指南”的关键所在。
评分关于“图解”的质量,是我对这类书籍的重中之重。一张模糊不清、标注混乱的电路图或元器件实物图,其负面效果可能比没有图还糟,因为它会直接误导读者的操作。我期待的图解,必须是高清、色彩分明且具有极高辨识度的。特别是涉及到仪器仪表的使用界面时,图示必须精确到每一个旋钮和显示屏上的数字,这样才能确保读者在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设备时,能够百分之百地复现书中的操作场景。如果能提供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实物图参考,那就更贴心了,因为实际工作环境往往光线复杂。图文的对应关系要做到完美无缝,每张图都应该承担起清晰传达信息的任务,而不是简单的装饰品。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就建立在这些图示的专业度和准确性之上。
评分这本关于电子元器件检测的书籍,从书名来看就充满了实践操作的导向,那种“全程图解”的字眼立刻抓住了我这个动手能力强、但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学习者的心。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个清晰、无障碍的学习路径,让我能迅速上手,告别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描述。想象一下,当我面对一块复杂的电路板,手持万用表,最需要的就是一张清晰的、标注明确的“寻路图”,告诉我每一步应该看哪里,测什么参数,以及读数意味着什么。我特别看重那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完美结合的叙述方式,比如,讲解一个电容的判断时,不只是给出公式,而是配上实际测量时的拨动开关位置、探针放置点,以及屏幕上出现的具体数值范围,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看图说话”的能力。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我身边手把手教学,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元器件的新手,也能通过书中的指引,少走弯路,快速建立起扎实的检测信心和技能。一个好的图解教程,胜过千言万语的纯文字理论,它直接作用于读者的实践肌肉记忆。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电子维修领域摸爬滚打的人,我深知教材的语言风格对学习体验的影响。如果这本书的文字过于学术化,充满了复杂的缩写和生硬的术语,那无疑会劝退大量希望快速掌握技能的读者。我希望这本《全程图解电子元器件检测技能》能采用一种平易近人、甚至带点亲切感的叙事风格。想象一下,作者是用一种鼓励和引导的口吻,像一个过来人一样分享他的经验和“避坑指南”。比如,在讲解如何区分外观极其相似但功能迥异的元器件时,能提供一些经验性的“小窍门”或“快速识别法”。这种融入了人文关怀和实战智慧的写作方式,能让读者在枯燥的检测过程中保持阅读的兴趣和动力。毕竟,技术学习的道路上,最怕的不是难度,而是枯燥和挫败感,一个好的作者能用文字“点燃”读者的学习热情。
评分此外,一本优秀的实用技术书籍,其参考价值和时效性也至关重要。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新型的封装和检测技术层出不穷。我非常关心这本书在收录经典检测方法的同时,是否也涵盖了当前行业内常用的新型SMD(表面贴装器件)的快速检测技巧。例如,如何用更便捷的方式(可能不涉及拆焊)对贴片元件进行初步判断,这对于现代电子设备的维修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如果书中能对不同年代设备中常见元器件的“特性老化”现象做一些总结和对比,那将大大拓宽读者的维修视野,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老设备容易出问题”。这种对技术演进的关注和对实际维修困境的洞察,决定了一本检测技能书的生命力和推荐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