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图解电子元器件检测技能 9787121196232

全程图解电子元器件检测技能 978712119623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雪涛 著
图书标签:
  • 电子元器件
  • 检测
  • 维修
  • 图解
  • 技能
  • 电子技术
  • 电路分析
  • 实操
  • 入门
  • 故障排除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196232
商品编码:2965789418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全程图解电子元器件检测技能

定价:45.00元

售价:30.6元,便宜14.4元,折扣68

作者:韩雪涛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1211962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从电子元器件检测的岗位需求出发,结合读者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将元器件的识别与性能特点,主要参数的检测经验、技巧及知识技能划分成9个项目模块展开教学。内容包括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的识别与检测技能,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晶闸管的识别与检测技能,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技能,以及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技能。为突出本书特色,采用了图文讲解、图例演示、图注提示、资料链接、要点说明等多种解读方式,对照每个技能实训速递包练习、元器件的识别方法、检测流程、技巧与应用,大大提升了图书的可看性、可读性、实用性。书中所用的知识技能及主要参数均来源于实际检测现场,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真实、准确、可靠。

目录

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技能 1
1.1 认识电阻器1
1.1.1 认识常用的电阻器1
1.1.2 认识常用电阻器的标识11
1.1.3 认识常用电阻器的主要参数28
1.2 常用电阻器的检测方法29
1.2.1 普通电阻器的检测29
1.2.2 热敏电阻器的检测32
1.2.3 光敏电阻器的检测35
1.2.4 湿敏电阻器的检测38
1.2.5 可变电阻器的检测40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技能 43
2.1 认识电容器43
2.1.1 认识常用的电容器43
2.1.2 认识常用电容器的标识51
2.1.3 认识常用电容器的主要参数57
2.2 常用电容器的检测方法58
2.2.1 无极性电容器的常规检测58
2.2.2 电解电容器的常规检测60
2.2.3 电解电容器的特殊检测62
电感器的识别与检测技能 69
3.1 认识电感器69
3.1.1 认识常用的电感器69
3.1.2 认识常用电感器的标识75
3.1.3 认识常用电感器的主要参数84
3.2 常用电感器的检测方法86
3.2.1 电感线圈的检测方法86
3.2.2 色环电感的检测方法88
3.2.3 色码电感的检测方法90
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技能 93
4.1 认识二极管93
4.1.1 认识常用的二极管93
4.1.2 认识常用二极管的标识100
4.1.3 认识常用二极管的主要参数106
4.2 常用二极管的检测方法108
4.2.1 整流二极管的检测108
4.2.3 发光二极管的检测110
4.2.4 稳压二极管的检测112
4.2.5 光敏二极管的检测114
4.2.6 检波二极管的检测117
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技能 121
5.1 认识三极管121
5.1.1 认识常用的三极管121
5.1.2 认识常用三极管的标识128
5.2 常用三极管的检测方法142
5.2.1 NPN型三极管的常规检测142
5.2.2 PNP型三极管的常规检测146
5.2.3 三极管的特性检测150
5.2.4 NPN型三极管引脚极性的判别155
5.2.5 PNP型三极管引脚极性的判别158
场效应晶体管的识别与检测技能
163
6.1 认识场效应晶体管163
6.1.1 认识常用的场效应晶体管163
6.1.2 认识常用场效应晶体管的标识166
6.2 常用场效应晶体管的检测方法171
6.2.1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的常规检测171
6.2.2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的特性检测176
晶闸管的识别与检测技能 179
7.1 认识晶闸管179
7.1.1 认识常用的晶闸管179
7.1.2 认识常用晶闸管的标识186
7.2 常用晶闸管的检测方法190
7.2.1 单向晶闸管的常规检测190
7.2.2 单向晶闸管的特性检测194
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技能 197
8.1 认识变压器197
8.2 常用变压器的检测方法200
8.2.1 低频变压器的检测201
8.2.2 中频与高频变压器的检测207
8.2.3 脉冲变压器的检测211
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技能 217
9.1 认识集成电路217
9.1.1 认识常用的集成电路217
9.1.2 认识集成电路的标识224
9.2 常用集成电路的检测方法229
9.2.1 开关振荡集成电路的检测229
9.2.2 三端稳压器的检测234
9.2.3 音频放大器的检测237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拆解电器之心:电子元器件的深度探秘与实战指南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产品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手中的智能手机到家中的各种电器,再到驱动工业自动化的精密设备,无一不依赖于数量繁多、功能各异的电子元器件。然而,当这些设备出现故障,或是我们希望对其内部构造一探究竟时,对于许多人而言,那些密密麻麻、形状各异的元器件便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它们就像是电器的心脏和神经,承载着信息、电力和控制,理解它们,便是理解了整个电子世界的运行逻辑。 本书并非一本单纯的元器件型号大全,也不是一本枯燥的理论教科书。它是一场深入电子元器件内部世界的实战探索之旅,旨在为所有对电子技术怀有好奇心、希望掌握实际动手能力的读者,提供一套系统、直观且极具操作性的学习路径。我们相信,真正的理解源于动手实践,源于对事物运作原理的深刻洞察。因此,本书将以“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原则,带领您一步步揭开电子元器件的神秘面纱。 核心理念:从“认识”到“诊断”,再到“修复”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将引导读者从对电子元器件的基础认知出发,逐步进阶到掌握故障诊断的能力,最终触及器件修复与替换的实操层面。我们认为,仅仅了解一个元器件的名称和外观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技能在于,能够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检测方法,判断一个元器件是否完好,能否正常工作,以及当它出现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准确地定位并解决。 第一部分:窥探元器件的“身份证”——基础认知与识别 电子元器件的世界浩瀚无垠,但万变不离其宗。本书的开篇,我们将从最基础的元器件入手,系统地梳理它们的分类、基本功能和常见外观特征。 电阻类元器件: 从最基础的固定电阻,到可以调节阻值的电位器、可调电阻,再到特殊用途的压敏电阻、热敏电阻,我们将详细介绍它们的符号、封装形式(如贴片封装、插件封装),以及不同颜色、数字代码所代表的阻值含义。我们会讲解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限流、分压、负载等,并通过实际案例,让你理解不同类型电阻的选型依据。 电容类元器件: 电容的种类繁多,从最常见的铝电解电容、陶瓷电容,到性能更优的钽电容、薄膜电容,我们将逐一剖析它们的结构特点、极性判断(对于有极性电容至关重要),以及不同容量、耐压值所代表的意义。本书将深入浅出地解释电容在电路中的核心功能——滤波、储能、耦合、旁路等,并展示如何在电路图中识别它们。 电感类元器件: 电感器件在电流变化时会产生反电动势,其在储能、滤波、升压/降压等电路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将介绍各种形式的电感,如固定电感、可调电感、变压器等,讲解它们的电感量、品质因数等关键参数,以及它们在不同电路应用中的原理。 半导体器件: 这是电子世界的核心。我们将从最基本的二极管(包括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开始,详细讲解它们的单向导电性、正反向偏置原理,以及PN结的特性。接着,我们将深入到三极管(BJT),解释其放大作用和开关作用,区分NPN和PNP型三极管,并介绍不同封装和引脚排列。MOSFET作为新一代的主流功率器件,也将得到详尽的讲解,包括其工作原理、栅极、漏极、源极的识别,以及它在开关电源、电机驱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此外,本书还将涵盖集成电路(IC)的基础知识,介绍它们的封装形式、引脚定义、基本功能框图,以及如何通过型号查找其规格说明书(Datasheet)。 其他重要元器件: 除了以上几大类,本书还将涉及继电器、晶振、保险丝、开关等在电路中起关键作用的器件。我们会讲解它们的机械结构、电气特性,以及如何通过外观特征进行初步判断。 第二部分:练就“火眼金睛”——元器件的检测技能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认识了各种元器件之后,本书将重点训练您实际动手检测的技能。我们将介绍各种常用的检测工具,并指导您如何正确、高效地使用它们。 万用表的使用精通: 万用表是电子工程师最忠实的伙伴。本书将从最基础的直流/交流电压、电流测量,电阻测量开始,逐步深入到电容测量、二极管的导通压降测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hFE)测量,以及一些高阶功能如晶体管测试、通断蜂鸣测试等。我们将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实例,演示如何使用万用表准确测量各种元器件的参数,并解读测量结果的意义。 示波器与信号发生器的辅助检测: 对于一些复杂的元器件和电路,仅仅依靠万用表可能难以全面诊断。本书将介绍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在元器件检测中的作用。例如,如何利用示波器观察二极管的正反向伏安特性曲线,如何通过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测试滤波电容的频率响应,以及如何分析集成电路的输出信号波形。 专用测试仪器的应用: 针对一些特殊元器件,例如晶体管测试仪、电容电感表等,本书也将适时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检测技巧,帮助您更快速、更准确地评估元器件的性能。 无损检测与故障定位: 本书将重点讲解如何通过观察元器件的外观(如是否有烧焦痕迹、鼓包、裂纹)、闻气味(如焦糊味)、听声音(如电容爆裂声),以及利用简单的电路知识进行推断,来初步判断元器件是否损坏。我们将结合实际电路故障案例,演示如何从整体电路入手,通过逻辑分析,层层缩小范围,最终定位到故障元器件。 PCB电路板的初步检查: 电子产品故障往往与PCB电路板的损坏有关。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检查PCB板上的开裂、短路、虚焊、氧化等情况,以及如何根据电路图找到待测元器件的位置。 第三部分:从“检测”到“修复”——元器件的替换与维修思路 掌握了检测技能,下一步便是如何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维修。 元器件型号的识别与替代: 在实际维修中,有时会遇到原型号元器件缺货或难以获得的情况。本书将教授您如何通过查阅元器件的规格说明书(Datasheet),理解其关键参数,从而找到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替代品。我们将讲解不同品牌、不同封装的元器件之间可能存在的兼容性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替代。 焊接与拆卸技巧: 电子元器件的更换离不开焊接。本书将提供关于烙铁的使用、焊锡的选择、焊点的形成、焊接技巧(如手工焊、热风枪拆焊)等方面的指导,并强调静电防护的重要性。 电路故障的逻辑分析与维修策略: 故障分析是维修的关键。本书将引导读者学习如何阅读电路图,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运用逻辑思维,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排除干扰,定位故障根源。我们将提供一些常见的电路故障模式和维修思路,帮助读者构建自己的故障诊断体系。 安全操作规范: 在进行任何电子设备的检测与维修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本书将详细阐述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包括断电操作、防触电、静电防护、工作环境要求等,确保读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书特色: 海量实物图解: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丰富的图像资料。我们精心挑选了市面上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电子元器件,并通过高清实物照片,直观展示它们的形态、标识和引脚。读者可以通过图像,快速建立对各种元器件的立体认知。 实用电路示例: 理论结合实践,本书将穿插大量简单的实际电路示例,用以说明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工作原理。这些示例贴近生活,易于理解,能够帮助读者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实践经验。 操作步骤详尽: 无论是万用表的使用,还是特定元器件的检测方法,本书都力求将每一步操作都分解得清晰明了,配以实操图片,让读者可以对照着一步步进行。 语言通俗易懂: 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书中内容,并从中受益。 注重逻辑思维培养: 本书不仅仅教授“是什么”和“怎么做”,更注重培养读者的“为什么”的思考能力,引导读者掌握一套完整的逻辑分析和故障排除方法。 谁适合阅读本书? 电子爱好者: 对电子技术充满热情,希望了解电器内部构造,掌握一些基本的维修技能的爱好者。 学生: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作为课外补充读物,或为实验课程提供实践指导。 DIYer: 热衷于电子DIY项目,需要对元器件有深入了解,并能够独立完成电路搭建与调试的创客。 初级维修人员: 希望提升自身电子元器件检测与维修技能的初级维修技术人员。 对电子产品故障感到困扰的普通用户: 希望能够对家中一些小故障进行初步判断和简单维修的普通家庭用户。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技能,如同拥有了一把打开电子世界大门的钥匙。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更能点燃我们探索未知、创造未来的热情。本书将是你迈向电子技术领域、成为一名优秀电子工程师或技术爱好者的理想起点。让我们一起,用双手去感受电子的脉搏,用智慧去解析电路的奥秘!

用户评价

评分

翻开任何一本技术书籍,我最先关注的往往是它的结构布局和信息密度,这本关于元器件检测的书籍,如果能做到结构逻辑严密,那将大大提升我的学习效率。我期望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各种元器件的参数表,而是能构建一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知识体系。例如,先从最基础的电阻、电容、电感这些“积木块”开始,详细剖析它们的特性和常用检测方法,然后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最后涉及集成电路的初步判断。更重要的是,它应该包含“故障排查的思维导图”,告诉我当一个电路不工作时,应该遵循哪一套逻辑流程去逐步定位问题源头。如果书中能穿插一些实际维修案例的“Before & After”对比,那就更完美了,这能让读者理解,书中学到的知识是如何在真实世界中发挥作用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理论点。这种系统化的编排,是区分“工具书”和“学习指南”的关键所在。

评分

关于“图解”的质量,是我对这类书籍的重中之重。一张模糊不清、标注混乱的电路图或元器件实物图,其负面效果可能比没有图还糟,因为它会直接误导读者的操作。我期待的图解,必须是高清、色彩分明且具有极高辨识度的。特别是涉及到仪器仪表的使用界面时,图示必须精确到每一个旋钮和显示屏上的数字,这样才能确保读者在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设备时,能够百分之百地复现书中的操作场景。如果能提供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实物图参考,那就更贴心了,因为实际工作环境往往光线复杂。图文的对应关系要做到完美无缝,每张图都应该承担起清晰传达信息的任务,而不是简单的装饰品。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就建立在这些图示的专业度和准确性之上。

评分

这本关于电子元器件检测的书籍,从书名来看就充满了实践操作的导向,那种“全程图解”的字眼立刻抓住了我这个动手能力强、但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学习者的心。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个清晰、无障碍的学习路径,让我能迅速上手,告别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描述。想象一下,当我面对一块复杂的电路板,手持万用表,最需要的就是一张清晰的、标注明确的“寻路图”,告诉我每一步应该看哪里,测什么参数,以及读数意味着什么。我特别看重那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完美结合的叙述方式,比如,讲解一个电容的判断时,不只是给出公式,而是配上实际测量时的拨动开关位置、探针放置点,以及屏幕上出现的具体数值范围,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看图说话”的能力。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我身边手把手教学,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元器件的新手,也能通过书中的指引,少走弯路,快速建立起扎实的检测信心和技能。一个好的图解教程,胜过千言万语的纯文字理论,它直接作用于读者的实践肌肉记忆。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在电子维修领域摸爬滚打的人,我深知教材的语言风格对学习体验的影响。如果这本书的文字过于学术化,充满了复杂的缩写和生硬的术语,那无疑会劝退大量希望快速掌握技能的读者。我希望这本《全程图解电子元器件检测技能》能采用一种平易近人、甚至带点亲切感的叙事风格。想象一下,作者是用一种鼓励和引导的口吻,像一个过来人一样分享他的经验和“避坑指南”。比如,在讲解如何区分外观极其相似但功能迥异的元器件时,能提供一些经验性的“小窍门”或“快速识别法”。这种融入了人文关怀和实战智慧的写作方式,能让读者在枯燥的检测过程中保持阅读的兴趣和动力。毕竟,技术学习的道路上,最怕的不是难度,而是枯燥和挫败感,一个好的作者能用文字“点燃”读者的学习热情。

评分

此外,一本优秀的实用技术书籍,其参考价值和时效性也至关重要。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新型的封装和检测技术层出不穷。我非常关心这本书在收录经典检测方法的同时,是否也涵盖了当前行业内常用的新型SMD(表面贴装器件)的快速检测技巧。例如,如何用更便捷的方式(可能不涉及拆焊)对贴片元件进行初步判断,这对于现代电子设备的维修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如果书中能对不同年代设备中常见元器件的“特性老化”现象做一些总结和对比,那将大大拓宽读者的维修视野,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老设备容易出问题”。这种对技术演进的关注和对实际维修困境的洞察,决定了一本检测技能书的生命力和推荐价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