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VHDL数字电路设计教程
定价:35.00元
售价:23.8元,便宜11.2元,折扣68
作者: 沃尔尼·A. 佩德罗尼(Volnei A. Pe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12118672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佩德罗尼编著的《VHDL数字电路设计教程》采用将数字电路系统设计实例与可编程逻辑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量实例,对如何采用VHDL进行电路设计进行了全面描述。目前大多数同类教材过多关注VHDL一语法特点本身,而本书则给出了大量完整设计实例的电路图、相关基本概念、电路工作原理及仿真结果,从而将VHDL语法学习和如何采用它进行电路设计相结合。本书对VHOL的讲述简明而完整,对与VHDL综合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讨论和说明。全书的内容组织清晰合理,包括电路设计与系统设计两个基本部分,分别讲述了VHDL的基础语法、基本代码编写技术,以及与VHDL代码分割、共享、重用相关的知识。
内容提要
自从VHDL在1987年成为IEEE标准之后,就因其在电路模型建立、仿真、综合等方面的强大功能而被广泛用于复杂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中。佩德罗尼编著的《VHDL数字电路设计教程》共分为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首先详细介绍VHDL语言的背景知识、基本语法结构和VHDL代码的编写方法;然后介绍VHDL电路单元库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将新的设计加入到现有的或自己新建立的单元库中,以便于进行代码的分割、共享和重用;后介绍CPLD和FPGA的发展历史、主流厂商提供的开发环境使用方法。本书在结构组织上有独特之处,例如将并发描述语句、顺序描述语句、数据类型与运算操作符和属性等独立成章,使读者更容易清晰准确地掌握这些重要内容。本书注重设计实践,给出了大量完整设计实例的电路图、相关基本概念、电路工作原理以及仿真结果,从而将VHDL语法学习和如何采用它进行电路设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VHDL数字电路设计教程》适合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作为教材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可编程逻辑器件应用开发的培训教材。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初读起来,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电子设计宇宙的大门,虽然我之前对数字逻辑电路有一些零散的了解,但系统的知识架构一直是个难题。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平易近人,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初学者的思维定势和常见的困惑点,总能在关键的转折处给出清晰的界定和详尽的图示。我尤其欣赏它在基础概念铺陈上的耐心,比如对布尔代数到逻辑门电路的推导,不是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通过实际的电路图和真值表的对比,将抽象的数学逻辑转化为可见的物理行为。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极大地增强了我对后续复杂模块理解的信心。它没有急于展示那些炫酷的高速设计,而是扎扎实实地夯实了底层的“地基”,让人感觉每掌握一个知识点,就仿佛在数字世界的地基上又稳固地砌了一块砖。对于一个想要从“会用”到“理解”的实践者来说,这种由浅入深的引导价值无可估量,它避免了那种一上来就用大量专业术语把人吓退的传统教材的弊病,读起来有一种与老工程师面对面交流的踏实感。
评分这本书在我桌上已经放了不短的时间,但我发现它并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束之高阁”的参考书。相反,每当我在设计中遇到逻辑混淆或者需要快速回顾某个关键概念(比如如何精确控制时钟域同步的跨度),我都会习惯性地翻到相关章节。它像一本精心制作的“工具箱”,里面的工具摆放得井井有条,拿取方便。我尤其欣赏它在解释如何将高层次的抽象需求映射到底层硬件资源(如FPGA内部的查找表LUT或触发器FF)时的那份细腻。它没有将硬件资源视为一个不可见的“黑箱”,而是清晰地展示了代码是如何被“翻译”成物理单元的,这对于进行性能优化至关重要。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通过优化VHDL结构来直接影响最终的资源分配和运行频率,这是一种从“使用者”到“掌控者”的质的飞跃,绝对是数字电路学习者案头必备的良伴。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视觉呈现也值得称赞,它避免了传统技术书籍那种灰暗、密集的文字堆砌,大量高质量的图表和代码区块的规范化处理,让长时间阅读的疲劳感减轻了不少。特别是那些流程图和时序图,标注得清晰准确,极大地辅助了对异步和同步电路之间交互的理解。我发现自己不再需要频繁地在不同页面间跳转来确认一个信号的延迟或一个时钟域交叉的处理方式,因为关键信息都被整合在了最直观的图形化表达中。当然,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许是某些高级应用场景的实例可以再多一些,比如在低功耗设计或者特定的IP核接口实现上,可以提供更具前瞻性的视角。但总体而言,它成功地将一门相对硬核的技术,用一种视觉友好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对于提升学习兴趣和保持阅读连贯性,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评分作为一名已经有些年头的老兵,我经常会遇到一些老旧项目维护的问题,那些早期的设计文档往往语焉不详,甚至存在一些“黑魔法”般的代码段。我抱着试探的心态拿起这本书,希望从中能找到一些现代化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那些遗留问题。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好的代码规范”和“可读性”的强调,远超我预期的严肃性。它不仅展示了如何让电路工作,更在反复强调如何让电路在未来仍然易于理解和修改。例如,它对信号命名、模块层次划分的建议,以及对属性(Attributes)的合理运用,都体现了一种工程上的严谨和对未来的责任感。读到这些部分,我仿佛在与一位非常注重“工程艺术”的同行对话,这种对细节的打磨和对职业素养的坚持,让这本书的价值超出了单纯的技术指导范畴,上升到了工程哲学的层面。
评分我是在一个项目需求驱动下开始翻阅这本资料的,当时急需快速掌握一套成熟的设计流程,而市面上很多资料要么过于侧重理论推导,要么就是直接堆砌代码实例,缺乏对整个设计方法论的系统梳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设计思维”融入了技术的讲解之中。它不仅仅是在教你如何写VHDL代码,更是在教你如何像一个真正的硬件工程师那样去思考问题——如何将一个复杂的功能需求分解成可管理的、可验证的模块,如何选择合适的结构来实现最优化的性能和资源占用。书中对于时序逻辑和组合逻辑的设计边界处理,以及如何利用状态机来管理复杂流程的案例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我特别留意了它在描述仿真和综合流程时的章节,那种将理论与EDA工具链无缝对接的讲解,极大地缩短了我将设计从纸面转化为实际硬件模型的时间。它不是一本纯粹的语言参考手册,而更像是一份实战指南,时刻提醒读者,代码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高效且可靠的硬件功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