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蓓,陸永濤,李玲編著的《基於BIM技術的施 工組織設計(高等學校土建類專業BIM技術應用十三 五規劃教材)》以BIM技術在工程施工組織中的應用 為主綫,結閤常用BIM軟件和典型案例,以專業的理 論、簡明的語言,介紹瞭BIM技術與施丁組織設計的 融閤。
全書共分為7章。第1章對施工組織設計、BIM技 術相關概念和發展情況進行瞭介紹,並對BIM技術在 項目全壽命周期中的應用進行瞭總體概述;第2~6章 圍繞施工組織設計的核心內容探討BIM技術的應用, 包括軟件建模、基於BIM的設計深化、進度計劃編製 、施工平麵布置和施工方案的模擬與優化;第7章介紹 瞭BIM技術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包括基於BIM的工程 進度管理、質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綠色施T 管理等。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 造價專業等土建類專業學生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 供一綫工程管理人員或其他項目管理人員參考。
1 概述
學習要求
重點難點
1.1 建築施工組織概述
1.1.1 施工組織設計的分類
1.1.2 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
1.1.3 施工組織設計的編製、審批
1.2 BlM概述
1.2.1 BIM的概念
1.2.2 BIM的發展曆史
1.2.3 BIM軟件的發展
1.2.4 BIM在中國的發展
1.3 BIM技術在項目全壽命周期巾的應用
1.3.1 BIM在前期策劃中的應用
1.3.2 BIM在設計階段的應用
1.3.3 BIM在施工階段的應用
1.3.4 BIM在竣工驗收階段的應用
1.3.5 BIM在運營維護階段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2 BIM模型策劃
學習要求
重點難點
2.1 概述
2.2 BIM模型標準
2.3 BIM模型精細度
2.4 BIM建模規範
2.5 模型劃分和基本建模要求
2.6 BIM建模軟件
2.6.1 Autodesk
2.6.2 Betltley
2.6.3 Dassault Systernes
2.6.4 Nemetschek
本章小結
思考題
3 基於BIM的深化設計與數字化加工
學習要求
重點難點
3.1 概述
3.1.1 基於BIM的深化設計
3.1.2 基於BIM的數字化加工
3.2 BIM在機電設備工程深化設計及數字化加工中的應用
3.2.1 碰撞檢測
3.2.2 淨高檢查
3.2.3 綜閤支吊架設計
3.2.4 確定管道洞口
3.3 BIM在鋼結構工程深化設計及數字化加工中的應用
3.3.1 概述
3.3.2 BIM和鋼結構深化設計的融閤
3.3.3 BIM與數字化加工實施的整閤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書名也直擊主題,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本書是乾什麼用的。作為一名在工程一綫摸爬滾打瞭多年的老兵,我對BIM技術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應用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市麵上真正能夠深入淺齣、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教材卻不多。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這樣的從業者提供瞭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從目錄上看,它係統地介紹瞭BIM技術的基本概念、在施工準備、施工過程控製、成本管理、進度管理、安全管理等各個環節的應用,以及與其他先進管理理念的融閤,例如精益建造等。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BIM模型如何轉化為具體的施工方案,如何通過BIM技術進行碰撞檢測、虛擬建造,從而優化施工流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我也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真實的工程案例,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展示BIM技術在實際項目中的成功應用,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戰和解決方案。畢竟,理論的再精彩,也需要落地的實踐來檢驗。這本書的齣現,讓我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也能靜下心來,係統地學習和梳理BIM技術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應用,為我未來的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評分這本書的整體風格給我一種嚴謹而又實用的感覺。作為一名高校的土建類專業教師,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將BIM技術更有效地融入到教學體係中,特彆是如何在施工組織設計的課程中體現BIM的應用價值。這本書的定位非常契閤我的教學需求。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清晰的理論框架,將BIM技術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各個方麵進行邏輯性的梳理,例如BIM在施工方案編製、進度模擬、資源優化、成本控製、風險管理等方麵的作用。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經典的、具有代錶性的工程案例,通過這些案例,嚮學生展示BIM技術如何在實際工程項目中發揮關鍵作用,如何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造價,提升工程質量。我也非常關心書中是否會涉及BIM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例如如何利用BIM模型進行教學演示,如何引導學生通過BIM技術進行課程設計和項目實踐。這本書的齣現,將極大地幫助我更新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效果。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內容相當紮實。作為一名在施工現場負責技術管理多年的工程師,我深知施工組織設計的重要性,也目睹瞭BIM技術逐步滲透到工程建設的各個角落。然而,將BIM技術有機地融入到施工組織設計的理念和方法中,仍然是許多從業者探索的重點。這本書的標題明確瞭其核心內容,並且作為“十三五規劃教材”,其內容的權威性和係統性應該是不容置疑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闡述BIM技術如何從宏觀的施工總平麵布置,到微觀的構件安裝順序優化,提供科學的決策支持。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BIM技術如何實現施工過程的可視化、模擬化,如何通過BIM模型進行碰撞檢測、衝突分析,從而提前規避施工風險,優化施工方案。此外,我也希望書中能夠涉及BIM技術在施工日誌、報錶、驗收等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利用BIM數據進行後期的項目復盤和經驗總結。
評分當我翻開這本書的扉頁,一種期待感油然而生。作為一名資深的BIM工程師,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梳理BIM技術在施工組織設計各個階段應用精髓的著作。這本書的書名就精準地指齣瞭這一點,並且強調瞭其“高等學校土建類專業BIM技術應用十三五規劃教材”的定位,這意味著它必定涵蓋瞭前沿的理論和最新的實踐成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BIM模型如何在施工前期階段提供精細化的場地規劃、施工方案模擬,如何在施工過程中實現動態的進度管理、資源調度,以及如何通過BIM進行成本的精細化管控和質量安全問題的提前預警。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BIM數據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如何有效利用的案例,例如如何通過BIM數據分析優化施工流程,如何實現施工進度的可視化展示和偏差分析。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探討BIM技術在應對復雜工程項目、特殊施工技術應用中的組織設計策略,幫助我更上一層樓。
評分這本《基於BIM技術的施工組織設計》給我帶來瞭耳目一新的感覺。雖然我是一名剛剛畢業不久的土建類專業碩士研究生,對BIM技術已經有瞭一定的瞭解,但總覺得還停留在錶麵的操作層麵,缺乏對BIM技術如何真正融入到施工組織設計全過程的係統性認識。這本書的視角非常宏觀,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操作某個軟件,而是從設計理念、管理思想的層麵,深入探討BIM技術如何改變傳統的施工組織方式。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BIM在可視化施工模擬、風險預警、協同管理等方麵的論述。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理解BIM模型是如何為施工方案的製定提供決策依據的,如何通過BIM技術實現多方協同,減少溝通成本和信息孤島。書中對於BIM與新技術(如物聯網、大數據)的結閤,以及對未來施工組織模式的展望,也讓我充滿期待。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應該是比較嚴謹的學術性,但同時又具備一定的可讀性,能夠幫助我這樣的新人快速建立起完整的BIM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的認知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