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武俠物理
定價:39.80元
作者:李開周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12230160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你可知——黃藥師的簫聲就是今天的“虛擬環繞立體聲”楊過洪水中練功,相當於水力發電一陽指就是避雷針天下第七身後包裹裏裝得是小型核裂變反應堆
內容提要
這是一本充滿創意的物理知識書,讓看似毫不相關的武俠世界與物理有瞭絕妙的聯係。作者用幽默的語言將我們帶入瞭一個迷人的武俠物理世界,他以詼諧的方式描繪瞭數百種物理現象的原理,展現瞭物理源於生活的發展曆程,文字簡單易懂,語言風趣幽默,即使不具備任何物理基礎的讀者,也能對復雜的物理世界恍然大悟,是激發青少年物理熱情的典藏。通過本書,讀者不僅可以輕輕鬆鬆愛上物理學,還能激活無窮的科學想象力,掌握按照物理學方式去思的技巧,同時,對生活中可以經常接觸到的各種現象與物理學知識的內在聯係也能産生深刻的印象。總之,本書是一本妙趣橫生、引人入勝而又讓人流連忘返、受益無窮的物理學讀物!
目錄
章 武俠世界的速度/ 1
無堅不破,唯快不破/ 2
大俠賽跑/ 6
武林高手能否追上駿馬?/ 11
怎樣在水麵上飛奔?/ 16
如果暗器失去慣性/ 20
第二章 武俠世界的力度/ 23
萬有引力和楊過練劍/ 24
電磁力和彈指神通/ 26
泥鰍功與童子拜佛/ 30
重力、浮力、歐陽鋒的輕功/ 33
人造重力和離心力/ 37
轉大樹的危險性/ 40
滅絕師太為何打不死張無忌?/ 43
力的分解與人肉風箏/ 48
第三章 武俠世界的功和能/ 51
內力不是力/ 52
內功不是功/ 56
大俠的功率/ 60
大俠的額定功率/ 65
高手相撞和動量守恒/ 69
乾坤大挪移的物理原理/ 73
乾坤大挪移的罩門/ 79
斷臂飛齣能打人/ 83
第四章 武俠世界的聲和光/ 89
激光發生器/ 90
陽燧取火/ 93
彩虹陣/ 97
聞其聲不見其人/ 100
聽風辨器與多普勒效應/ 106
獅子吼/ 110
傳音入密/ 115
第五章 電場、磁場、氣場/ 119
琥珀神劍/ 120
用愛發電/ 125
逍遙子給虛竹充電/ 130
吸星大法的隱患/ 133
隔空放電/ 137
一陽指/ 140
劈空掌/ 144
擒龍功/ 148
迴鏇鏢與磁懸浮/ 153
第六章 淩波微步與量子物理/ 157
阿基米德能撬起地球嗎?/ 158
洪七公為什麼凍不死?/ 162
哲彆為什麼能射中鐵木真?/ 167
量子穿牆術/ 171
淩波微步和測不準定理/ 175
第七章 小龍女的不老秘籍/ 179
質能方程/ 180
反物質/ 184
“天下第七”的核/ 188
鋼鐵俠的反應堆/ 194
運動會增加體重嗎?/ 199
老頑童的時間軸/ 203
小龍女的不老秘籍/ 206
作者介紹
暢銷書作傢、專欄作傢,先後在世界新聞報、中國經營報、新京報、南方都市報等六十傢媒體開設專欄。後因其子,小苗初長,進入學齡,身為父親給予厚望,為成其人生導師,逐博覽眾課本,為增加學習樂趣,將金庸、古龍描述之蓋世武功、江湖現象穿插其中,希望讓更多的孩子成為一統眾課本的小俠客!
文摘
序言
(讀者四,教育工作者的啓發視角)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尤其是對科學科目興趣的創新教學資源。《武俠物理》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範例。它巧妙地運用瞭學生普遍熟悉和喜愛的武俠文化作為切入點,將那些在課堂上可能顯得枯燥乏味的物理概念,賦予瞭生命力和吸引力。書中對“動量”、“能量守恒”、“力的分解與閤成”等基本物理原理的講解,都通過具體的武俠場景和招式來闡釋,比如一掌擊齣時力量的傳播,輕功騰空時的動量變化,或者兵器交鋒時能量的轉移。這種“故事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降低學生對物理的畏難情緒,讓他們在閱讀中不知不覺地理解和掌握科學知識。此外,書中還鼓勵讀者去思考“如果……會怎樣?”,這種開放性的提問方式,極大地激發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它不僅僅是在傳授知識,更是在引導學生如何去觀察、去分析、去推理。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架起一座橋梁,連接起學生的興趣點和科學知識,為培養下一代的科學素養提供瞭寶貴的思路。
評分(讀者五,哲學思考者的深度視角) 《武俠物理》一書,在我看來,遠不止是對武俠世界與物理學之間聯係的簡單梳理,它更像是一次關於“認知邊界”與“現實建構”的深刻探索。書中對於“武”的“理”的探尋,讓我不禁思考,我們對於“現實”的認知,是否也同樣建立在一係列我們習以為常的“物理法則”之上?武俠世界中那些被賦予超常能力的個體,是否也可以被看作是對我們現有物理認知的某種“挑戰”或“拓展”?作者通過對武功招式的物理學解讀,實際上是在揭示我們如何通過觀察、抽象和模型化來理解和塑造我們所處的“世界”。書中對“勢能”、“動能”以及“力場”等概念的引入,不僅僅是對武學技藝的解釋,更引發瞭我對於“存在”與“相互作用”本質的哲學思考。一個看似簡單的“打鬥”場景,在物理學的視角下,變成瞭無數粒子相互作用、能量不斷轉化的過程,這是否也在某種程度上揭示瞭宇宙萬物的運行之道?這本書挑戰瞭我固有的認知模式,讓我看到,即使是最具想象力的虛構,其背後也可能隱藏著對自然規律的某種“暗閤”或“戲擬”。它讓我意識到,科學與想象並非對立,而是可以相互啓發,共同拓展我們對“可能”的邊界。
評分(讀者三,科幻迷的腦洞視角) 天呐!《武俠物理》這本書簡直就是給我這種腦洞大開的科幻迷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覺得,武俠小說裏的各種神乎其技,要是放在科學發達的未來,是不是就有可能實現?這本書就幫我把這個奇思妙想變成瞭現實!它不是那種乾巴巴的科學論文,而是用一種特彆酷的方式,把物理學原理和那些我在小說裏看得手癢癢的武功招式結閤起來。比如,書中對“內力”的解析,竟然可以引申到能量的儲存和釋放,甚至讓我聯想到某種高科技的能量芯片!而那些身形詭異、速度驚人的“身法”,在作者的筆下,竟然可以用復雜的物理模型來解釋,讓我感覺仿佛看到瞭未來的“體能增強裝備”或者“反重力裝置”的原型。最讓我興奮的是,書中還探討瞭“空間扭麯”和“時間減速”在武俠中的一些“可能性”,這簡直就是直接點燃瞭我對未來科技的無限遐想!這本書讓我覺得,那些古老的武俠傳說,其實就是人類最原始、最浪漫的對科學探索的夢想。它鼓勵我去思考,用科學的眼光去重新審視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它們真的就能在現實中齣現!
評分(讀者二,曆史學者的嚴謹視角) 作為一個常年沉浸在曆史文獻中的學者,我對《武俠物理》最初的期待是,它能否為我們理解古代社會的某些技術實踐提供一個新的視角。然而,閱讀過程中,我發現此書的意義遠不止於此。作者並非簡單地將現代物理概念“套用”於武俠設定,而是深入挖掘瞭那些看似誇張的武功描述背後,可能存在的、基於那個時代認知水平的、對自然現象的樸素觀察與理解。書中對於“力”的分類,對於“速度”與“影響”的關聯,以及對“能量”在不同作用方式下的錶現的探討,都讓我看到瞭古代先賢們在日常生活和技擊實踐中,對物理規律的直觀感知與提煉。它並非要證明武俠中的誇張是真實的,而是通過一種有趣的方式,去追溯人類在認識和利用自然力量的過程中,那些可能被忽略的、樸素的智慧火花。這種跨學科的解讀方式,不僅提升瞭閱讀的趣味性,更引發瞭我對“科學萌芽”這一概念的深入思考。它讓我們從一個全新的維度,去審視古代文化中那些充滿想象力的元素,並試圖在其中尋找到與自然法則的某種微妙聯係。這本書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獨特的觀察角度,去理解人類的認知是如何一步步走嚮科學的。
評分(讀者一,熱血少年視角) 初次翻開《武俠物理》,我以為會是一本硬邦邦的理論書,沒想到,它卻像是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書中的那些曾經在武俠小說裏看得我熱血沸騰的招式,那些傳說中的輕功、劍法、掌力,竟然都能在物理學的原理下找到清晰的解釋。想象一下,書中描繪的“渾圓力”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內功,而是牛頓定律的完美體現;“淩波微步”的飄逸,原來是空氣動力學和慣性原理的巧妙結閤;而那毀天滅地的“降龍十八掌”,其巨大的衝擊力,也可以用動量守恒定律來推算。作者簡直是把我心中的武俠夢和對科學的求知欲完美地結閤在瞭一起。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親身經曆一場場武林對決,隻不過這次,我們是用科學的目光去審視,用理性的思維去分析。書中大量的圖解和案例分析,讓那些原本枯燥的物理概念變得生動有趣,仿佛我真的變成瞭一位身懷絕技的俠客,在用物理學武裝自己的頭腦。這種顛覆性的閱讀體驗,讓我對物理學産生瞭前所未有的興趣,也讓我對武俠世界的想象更加豐富和真實。真的,強烈推薦給所有熱愛武俠、又對科學充滿好奇的朋友們,這本書絕對會讓你大開眼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