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孙子兵法译注
定价:27.00元
作者: 孙武,刘开举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50239593
字数:
页码:14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两千五百年前的兵学精华
◎中国兵学的奠基之作,世界兵学库的瑰宝
◎世界上较早的军事著作,中国古典兵学的杰出代表
内容提要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较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较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世界上现存古老的兵书,历来备受推崇,世界各地研习者辈出。集合两千五百年前的兵学精华,是中国兵学的奠基之作以及世界兵学库的魁宝。
目录
前言
计篇
作战篇第二
谋攻篇第三
形篇第四
势篇第五
虚实篇第六
军争篇第七
九变篇第八
行军篇第九
地形篇第十
九地篇第十一
火攻篇第十二
用间篇第十三
作者介绍
孙武(约前545~前470),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又称为“兵圣”“世界兵学鼻祖”。
孙子是齐国贵族和名将的后裔。其祖先妫满曾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后来由于陈国内部发生,孙武的直系远祖妫完便携全家老小逃到齐国,投奔齐桓公。齐桓公早就得知妫完年轻有为,于是任命他为负责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妫完在齐国定居以后,改姓田,故又被称为田完。田完的第五世孙田书曾经是齐国大夫,在攻打莒国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于是齐景公便把乐安封给了田书,同时还赐“孙”为姓,以示嘉奖。
文摘
序言
每一次翻开这本书,我总能发现一些之前忽略的微妙之处,这可能就是经典永恒的魅力,也归功于这特定版本在细节上的精心处理。比如,书中对“兵者,诡道也”的注释,不仅仅停留在战略欺骗层面,它还延展到了对信息不对称的控制和对对手心理的精准拿捏。这本书的注释在保持学术性的同时,极富启发性,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是什么”,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是这样”以及“在今天如何应用”。我曾将它推荐给几位不同领域的朋友,他们反馈的重点虽然各有侧重,但都一致肯定了注释的深度和对现代意义的挖掘。这说明出版团队在目标读者的设定上,眼光是长远的,他们打造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个可以反复咀嚼、常读常新的思想工具。这本实实在在的付出,完全对得起它所承载的千古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译注部分,可以说是下了真功夫的,它真正做到了“译注”二字的分量,而非简单的白话转述。很多地方,译者并没有急于给出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历史背景,提供了多角度的解读和注释。比如对一些古文中“兵者,诡道也”这类核心概念的阐释,译者不仅解释了字面意思,还深入挖掘了其在春秋战国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战略意义,使得我们这些现代读者能够理解其精髓,而不是停留在口号式的理解。最让我赞赏的是,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古代军事术语,译注部分的处理非常细致,往往会辅以简短的历史典故或示意图(如果内容允许的话,虽然我这里不便描述具体细节),让抽象的战术思想变得清晰可见。这对于想深入研究兵法理论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它避免了“读了等于没读”的尴尬,确保了知识的有效传递和吸收。
评分这本书的字体选择和版式设计,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研读的经典著作来说至关重要。他们选用的不是那种过于现代的黑体,而是略带宋体风格的字体,笔画清晰有力,但在细节上保持了古籍的韵味。行距和段落划分也非常合理,阅读长篇的论述时,眼睛不会产生疲劳感。我发现,很多版本为了追求轻薄或低成本,会压缩页边距,使得阅读时需要用力按住书页才能看清边缘的文字,但这本的边距处理得非常得体,保证了书页的平整舒展。此外,一些关键的章节标题或引语部分,采用了不同的字重或小号加粗来突出显示,起到了很好的提纲挈领的作用。总的来说,这套书在“硬件”上的投入,完全支撑起了“软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让阅读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一项负担。
评分从传播和普及的角度来看,这本《孙子兵法》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架设了一座古老智慧与现代读者之间的桥梁。它没有将自己束之高阁,变成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触碰的“冷学问”,而是通过其清晰的结构和详实的注释,让一个对军事理论不甚了解的普通读者也能从中获得启发。我个人在日常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也尝试运用书中所提及的“知己知彼”、“形与势”等原则,发现它们在处理商业竞争、团队协作乃至个人规划时,依然具有惊人的现实指导意义。译注的作者显然有着深厚的历史功底,但行文却保持了足够的克制与客观,避免了过多个人主观臆断的色彩,使得原著的思想得以最大程度的忠实呈现。这种平衡把握得非常到位,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失大众读者的亲和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用心,封面选用了沉稳的墨绿色调,配上烫金的标题文字,透着一股古典与厚重的气息。初次上手时,那种纸张的质感就让人感觉不同凡响,不是那种廉价的影印本能比拟的。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考究,比如内页的排版,字号的选择恰到好处,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没有过度稀释文字的力量感。装订也十分牢固,即便是频繁翻阅,也不担心散页。这让我觉得,出版方是真的尊重这部经典的价值,愿意投入成本去打造一本值得收藏的实体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一本实体的好书,本身就是一种仪式感,它能让人暂时从电子屏幕的喧嚣中抽离出来,更专注地沉浸在先贤的智慧里。我特地对比了不同版本的封面设计,这一版的整体视觉冲击力和文化底蕴的表达最为到位,拿在手上,就仿佛握住了一段跨越千年的对话的钥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