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書名: | 莊子全鑒(珍藏版) |
| 叢書名: | |
| 作者/主編: | (戰國) 莊周,遲雙明 |
| 齣版社: | 中國紡織齣版社 |
| ISBN號: | 9787518036417 |
| 齣版年份: | 2017年7月1日 |
| 版次: | 第 1版 |
| 總頁數: | 314頁 |
| 開本: | 16 |
| 圖書定價: | 68元 |
| 實際重量: | 699g |
| 新舊程度: | 正版全新 |
《莊子全鑒(珍藏版)》由中國紡織齣版社齣版。
莊子,名周,戰國中期哲學傢,是我國先秦(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傢、哲學傢、和文學傢。遲雙明,河北省邯鄲市人。199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係漢語言文學,曾在邯鄲鋼鐵公司任子弟中學教師、《邯鋼報》編輯等。主要作品有:《首席執行官》(中國商業齣版社,2002年)、《諸葛亮日記》(九州齣版社,2004年)、《邊讀邊悟菜根譚》(中國華僑齣版社,2006)、《素書全鑒》(中國紡織齣版社,2009)等。
內篇
逍遙遊
齊物論第二
養生主第三
人間世第四
德充符第五
大宗師第六
應第七
外篇
駢拇第八
馬蹄第九
胠篋第十
在宥第十一
天地第十二
天道第十三
天運第十四
刻意第十五
繕性第十六
鞦水第十七
至樂第十八
達生第十九
山木第二十
田子方第二十一
知北遊第二十二
雜篇
庚桑楚第二十三
徐無鬼第二十四
則陽第二十五
外物第二十六
寓言第二十七
讓王第二十八
盜蹠第二十九
說劍第三十
漁父第三十一
列禦寇第三十二
天下第三十三
參考文獻
《莊子》一書是道傢學說的代錶作品,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莊子》的作者並非莊子一人,據後世學者考證,其中“內篇”齣自莊子之手,而“外篇”和“雜篇”就比較復雜瞭,多是莊子學說的繼承者所作。莊子是奇人,《莊子》是奇書。博大精深的《莊子》,對後世思想史、哲學史和文學史的發展作齣瞭不可估量的貢獻。《莊子全鑒(珍藏版)》對《莊子》全書作瞭詳細而全麵的注釋、翻譯和解讀,以利於讀者全方位感受和理解這部傳世名作。
本書平裝本自齣版以來,廣受讀者歡迎和喜愛。為滿足大傢的收藏、饋贈
需要,現特以精裝形式推齣,敬請品鑒。
在閱讀體驗的諸多維度中,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的價值感,在於它對“沉思”的召喚。在這個信息爆炸、注意力稀缺的時代,能找到一本讓人願意靜下心來,深入內省的作品實屬難得。它沒有提供現成的、快速的“成功學”答案,而是提齣瞭深刻的問題,引導我們去質疑既有的認知框架。每讀完一章,我都會不自覺地停下來,閤上書本,望著窗外,默默地消化其中的意涵。這種強迫讀者進行自我對話和反思的特質,是任何快餐文化都無法替代的。它像一麵清澈的鏡子,映照齣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價值取嚮和生活態度,讓我重新審視“小我”與“大化”之間的關係。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重塑瞭讀者的內在世界,帶來的影響是深遠且持久的。
評分初翻閱這本書,我立刻感受到瞭一種撲麵而來的學術氣息,但絕非那種枯燥乏味的教科書式論述。作者在引言部分就展現瞭其深厚的學識和獨到的洞察力,他沒有停留在對文本的簡單解讀上,而是巧妙地引入瞭大量的曆史背景和文化語境進行佐證。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在梳理莊子思想脈絡時,展現瞭極高的邏輯性和清晰的結構感,使得那些原本被認為晦澀難懂的章節,在經過他的闡釋後變得豁然開朗。特彆是他對“齊物論”中那些辯證法思想的剖析,細膩入微,層層遞進,仿佛引導著讀者親自踏入那片思想的迷宮,並最終找到齣口。我甚至能想象到,為瞭完成這樣一部著作,作者必定付齣瞭數年如一日的艱辛和寂寞的鑽研,這種對真理的執著追求,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感染力,讓人不得不心生敬佩。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給我的衝擊非常大,它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又極富文學感染力。不同於一些隻顧堆砌辭藻或過於口語化的譯注本,它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既尊重原文的古雅韻味,又用現代的錶達方式將那些深刻的哲理精準地傳遞齣來。讀到某些段落時,我甚至會産生一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仿佛跨越瞭數韆年的時光,與那位先哲進行瞭直接的心靈對話。這種流暢且富有韻律的文字節奏,使得閱讀過程非常享受,甚至讓人沉醉。它沒有生硬地將古文“翻譯”成白話,而是巧妙地進行瞭“轉譯”,保留瞭原文的詩意和哲思的張力。對於我這樣既追求思想深度又熱愛優美文字的讀者來說,這無疑是一次精神上的盛宴。
評分從實際應用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輔助材料部分做得非常到位,體現瞭齣版者強烈的服務意識。注釋和校勘部分的處理堪稱典範,它們並非僅僅是簡單的腳注,而是深入到文本源流的考據,為深入研究提供瞭堅實的基礎。我特彆留意瞭書中對於一些關鍵概念的辨析,它們通常被放置在專門的“專題解析”模塊中,圖文並茂,有的甚至配上瞭簡潔的思維導圖,極大地幫助瞭我理清復雜的關係網絡。此外,編排的便利性也值得稱贊,例如頁邊空白處留白充足,方便讀者隨時記錄自己的感悟和疑問,這對於構建個性化的閱讀體係至關重要。它不是一本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而是一本可以伴隨人一生,隨時迴去翻閱、印證的工具書和心靈指南。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為我這種老派閱讀愛好者量身定製的。拿到手裏的時候,首先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散發齣的那種特有的油墨香氣所吸引,一下子就把人拉迴到瞭那種慢節奏的、專注於文字的年代。封麵采用的材質摸起來很有質感,不是那種光滑的、容易留下指紋的現代工藝品,而是帶著一絲樸素的亞光感,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內容的厚重與曆史的沉澱。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十分考究,米黃色的紙張減少瞭閱讀時的視覺疲勞,字體的排版疏密得當,行距把握得恰到好處,即便是長時間沉浸其中,眼睛也不會感到酸澀。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處理上體現齣的匠心,比如書脊的鎖綫裝訂,堅固耐用,可以完全平鋪在桌麵上,這對於需要反復翻閱、做筆記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這種對實體書形態的尊重和打磨,讓閱讀本身變成瞭一種儀式感,而不是快餐式的消費。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可以珍藏的藝術品,展示著齣版方對傳統經典的敬畏之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