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科技發明的曆史長河
定價:28.00元
售價:19.0元,便宜9.0元,摺扣67
作者:劉民朝
齣版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4-04-01
ISBN:9787543922921
字數:168000
頁碼:19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教科文行動”由中央電視颱科教頻道始創,曆經三載,熔鑄瞭當代中國科教興國戰略的時代精神,熔鑄瞭科教頻道對“教育品格、科學品質、文化品位”一以貫之的追求,熔鑄瞭中央電視颱領導,科教頻道領導、編創、管理等方麵電視人的勇氣、智慧與心血,熔鑄著廣大電視觀眾的希冀,終於成長為一個獲得瞭同行贊譽、具有社會影響力而富於特色的電視文化品牌。 中央電視颱於2001年創立科教頻道,電視文化傳播始踏上專業化徵程。曆次“教科文行動”不遺餘力,不耽繁復,可謂“韆淘萬漉雖辛苦”,也隻是經編緯輯瞭中外文化成果中的不及九牛一毛。但在電子傳播時代,它更像是種子,已經不斷播撒於廣泛的社會受眾渴求知識的心田之中。 科教頻道於2003年暑期編創的“教科文行動”,分為文學、美育、曆史、地理、自然、科技、綜閤等7大版塊,播齣全程曆時60多日,全套節目題材廣泛,內容充實,視角獨特,在生動的聲畫世界中滲透著深沉哲思與人文關懷。
為方便觀眾對電視節目的深層理解和對相關文化知識的掌握,探索一條跨媒體的文化傳播途徑,中央電視颱社教節目中心與上海科學技術文獻齣版社閤作,整閤“2003年暑期教科文行動”等一批節目資源,將其納入圖書齣版之列,並命名為中央電視颱科教頻道“教科文行動——給頭腦的基本儲存”。 叢書共分8個分冊,分彆為《探索宇宙的神奇奧秘》(原天文篇)《極具挑戰的地球故事》(原地理篇)《尋找失落的世界遺産》(原曆史篇)《改變人類的科學活動》(原科技篇)《古今中外的文學盛宴》(原文學篇)《藝術殿堂的心動之旅》(原綜閤篇)《動物世界的生存法則》(原自然篇)《科技發明的曆史長河》(原天工開物)。 這樣,電視“教科文行動”終於帶著蓬勃的姿采走齣電視,落實到廣大觀眾及讀者的手中、心中。觀眾、讀者如在閱讀中感到一些或契閤或啓迪或便利,就算是科教頻道電視人藉《教科文行動》叢書的齣版而送上的點點金沙吧。 ·在中華文明的曆史長河中; ·哪些科技發明改變瞭我們的生活; ·是誰構築瞭燦爛的華夏文化。
作為一名對科學史略知一二的愛好者,我一直覺得市麵上的很多關於科技史的書籍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過於淺嘗輒止。而《科技發明的曆史長河》這本書,則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它沒有使用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也沒有僅僅羅列枯燥的年代和事件,而是以一種敘事性的方式,將那些塑造瞭我們世界的重大發明娓娓道來。我最欣賞的是它對發明背後“為什麼”的探索。比如,為什麼在那個特定的時代,某項發明會應運而生?是什麼樣的社會需求、技術積纍或甚至是偶然的靈感,促成瞭它的誕生?書中通過對曆史背景的細緻描繪,以及對人物動機的深入剖析,讓我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每一項發明所處的時代脈絡。例如,蒸汽機的發明,不僅僅是熱力學原理的運用,更是工業革命的序麯,它如何改變瞭生産模式,如何推動瞭城市化進程,如何引發瞭新的社會階級和矛盾,這些內容都被描繪得淋灕盡緻。讀完這些篇章,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那些偉大的變革之中,與那些偉大的頭腦進行著跨越時空的對話。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閱讀體驗。《科技發明的曆史長河》以其廣博的視野和精煉的語言,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科技發展奧秘的大門。我尤其欣賞作者在選擇案例時的獨具匠心,既包含瞭那些耳熟能詳的重大發明,如蒸汽機、電力、計算機,也挖掘瞭不少鮮為人知卻同樣意義非凡的科技進步。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農業技術演變的章節,從最早的耕作工具到現代的基因工程,食物的生産方式是如何一步步改變瞭人類的生存狀態,進而影響瞭人口增長、社會形態甚至文明的遷徙。這讓我意識到,科技並非僅僅是實驗室裏的冰冷數據,而是與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息息相關的。書中還巧妙地運用瞭許多曆史趣聞和生動細節,讓原本可能枯燥的曆史變得妙趣橫生。我仿佛看到瞭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進行的實驗,聽到瞭富蘭剋林在雷雨中捕捉閃電的驚險瞬間。這本書讓我對人類智慧的無窮創造力充滿瞭敬畏,也對未來的科技發展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科技發明的曆史長河》讀起來真是讓人大開眼界!我一直對人類的創造力感到著迷,而這本書簡直就是一部宏大的史詩,記錄瞭從遠古時代點燃的第一簇火苗,到現代社會閃耀的芯片技術,人類是如何一步步突破自身局限,將夢想變為現實的。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發明背後故事的深入挖掘,比如最早的輪子,也許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隻是一個簡單的圓盤,但它徹底改變瞭運輸和貿易的方式,為文明的進步奠定瞭基石。還有印刷術,它不僅解放瞭知識,更點燃瞭思想的火炬,讓信息得以廣泛傳播,深刻影響瞭後世的社會結構和文化發展。書中對每一項重大發明都做瞭詳細的闡述,不僅介紹瞭發明的原理和過程,更著重分析瞭其産生的社會背景、對當時及後世的影響,以及發明者背後的人生故事。我尤其被那些在逆境中堅持不懈、甚至付齣生命代價的科學傢和發明傢的精神所打動,他們的智慧和勇氣,是推動人類文明不斷嚮前發展的最強大的動力。翻閱這本書,就像穿越瞭數韆年的時光,親眼見證瞭人類智慧的光芒是如何照亮前路的。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品味一壇陳年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作者在梳理科技發展脈絡的同時,並沒有拘泥於綫性敘事,而是巧妙地穿插瞭不同領域、不同時期發明之間的相互影響和關聯。我特彆注意到書中關於通信技術發展的部分,從烽火狼煙到電報,再到電話和互聯網,每一種技術的進步都建立在前一代技術的基礎上,並且極大地加速瞭信息的傳播速度,從而為後續的科技創新提供瞭更肥沃的土壤。這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模式,在書中被展現得淋灕盡緻。我發現,很多看似獨立的科技突破,其實背後都隱藏著錯綜復雜的因果關係,而且往往是多個學科的交叉融閤纔最終促成瞭偉大的發明。書中對工業革命期間機械製造技術的革新,以及其如何反過來促進瞭科學儀器的發展,這種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被描繪得非常精彩。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科技史,更是一部關於人類如何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不斷超越自我的曆史。
評分我是一位對科普讀物情有獨鍾的普通讀者,一直以來都對科技是如何發展起來的感到好奇。這本書《科技發明的曆史長河》簡直就是滿足瞭我所有的期待!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寶藏,裏麵裝滿瞭關於人類最瞭不起的智慧結晶。我特彆喜歡書中那些生動形象的描述,比如,在講述電的發現時,作者用瞭許多引人入勝的比喻,讓我這個對物理學不太懂的人也能大緻理解電磁感應的原理。它沒有高高在上地講解理論,而是將復雜的科學概念融入到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中。我讀到關於愛迪生的故事,他為瞭找到閤適的燈絲材料,進行瞭成韆上萬次的實驗,那種堅持和毅力讓我深受感動。還有關於飛機的發明,從萊特兄弟最初簡陋的飛行器,到如今噴氣式飛機的齣現,這中間跨越瞭多少人的智慧和汗水,書裏都一一呈現。我最欣慰的是,這本書沒有遺漏那些對我們日常生活影響深遠卻常常被忽視的小發明,比如拉鏈、指南針,甚至是衛生紙的演變。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卻深刻地改變瞭我們的生活方式,這本書讓我對這些“幕後英雄”充滿瞭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