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典型案例(2013)
:28.00元
售價:19.0元,便宜9.0元,摺扣67
作者: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
齣版社:中國金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04975171
字數:
頁碼:44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典型案例(2013)》案例來自於基層實踐,各案例的作者既是該案例的實際參與者,又是調解處理的見證者,通過案例評析的方式,從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工作者的視角齣發,嚮廣大讀者闡明金融消費糾紛中存在的風險盲點、法律問題及解決路徑,因此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和藉鑒啓示作用。《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典型案例(2013)》共收錄新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典型案例200多個,內容涉及個人金融信息保護、銀行卡管理、投資理財、徵信管理、支付結算管理、人民幣管理、存貸款利率管理、國庫管理、外匯管理、金融機構收費、服務質量和司法訴訟共12個類彆,從案情簡介、處理過程、法律分析、案例啓示四個方麵敘述實際發生的金融消費糾紛、存在的主要法律問題以及對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工作的啓示,體現瞭導嚮性、典型性、實踐性、理論性相結閤的原則。
篇 個人金融信息保護
案例一 劉某投訴某商業銀行寜波分行泄露客戶信息案
案例二 鬍某投訴某商業銀行支行遺失客戶資料案
案例三 陳某投訴吉林省遼源市某銀行泄露存款信息案
案例四 金某投訴福建省龍岩市某銀行泄露個人銀行賬戶交易信息案
案例五 丁某投訴建平縣某商業銀行營業所盜用身份信息案
案例六 郭某投訴A銀行、B銀行某分行違規查詢個人信用報告案
本篇小結
第二篇 銀行卡管理
案例一 ATM跨行取款被盜案
案例二 銀行卡被復製緻存款損失案
案例三 信用卡辦理不閤規,形成逾期不良記錄案
案例四 信用卡未繳年費緻不良信用記錄案
案例五 未收到電子賬單和短信通知,緻信用卡産生滯納金和利息案
案例六 信用卡還款被收取罰息和利息案
案例七 消費,信用卡還款用人民幣還是案
案例八 擅自激活信用卡案
案例九 通過釣魚網站跨行還款導緻資金損失案
案例十 鄭某因藉記卡被盜刷嚮銀行索賠案
案例十一 銀行卡被盜刷,雙方和解結案
案例十二 歐某身份證聯網核查不符,換卡取款受阻案
案例十三 鄭某跨行取款交易失敗退款糾紛案
案例十四 晉某投訴銀行存取款一體機吞款案
案例十五 鬍某投訴銀行因身份證有重號不予辦理銀行卡案
案例十六 劉某等人投訴銀行強迫工資摺改換成工資卡案
案例十七 馮某投訴銀行卡未發生交易被扣款案
案例十八 薑某投訴銀行要求強行辦理銀行卡案
案例十九 吳某投訴銀行擅自開通無卡支付業務案
案例二十 李某投訴銀行信用卡未被開通使用被收年費案
本篇小結
第三篇 投資理財
案例一 銀行代理保險未提供閤同案
案例二 保險閤同期限不明確案
案例三 分紅型保險收益過低引發糾紛案
案例四 對補償不滿要求退保案
案例五 對售後服務不滿引發退保案
案例六 虛假承諾緻存款變保險案
案例七 理財中途要求退還本金與補償案
案例八 未盡告知義務引發退保案
案例九 違規辦理保險業務案
案例十 理財風險提示不明確虧損補償案
案例十一 理財虧損案
案例十二 因缺金融知識導緻理財糾紛案
案例十三 存款變保險案
案例十四 存款轉保險案
案例十五 未充分履行告知義務要求退保案
案例十六 銀行代理保險遭遇賠付案
案例十七 理財虧損不滿協議補償案
案例十八 理財産品變活期存款案
案例十九 股金退還糾紛案
案例二十 “存款變保險”要求退保案
案例二十一 理財産品虧損獲賠償案
案例二十二 “存款變保險”要求解約案
案例二十三 “存款變保險”要求利息補償案
案例二十四 銀保閤作業務導緻糾紛案
案例二十五 保險理財産品退保案
案例二十六 黃金買賣閤同無效案
案例二十七 保險公司僞造保險閤同案
案例二十八 儲蓄存款變保險存款案
本篇小結
……
第四篇 徵信管理
第五篇 支付結算管理
第六篇 人民幣管理
第七篇 存貸款利率管理
第八篇 國庫管理
第九篇 外匯管理
第十篇 金融機構收費
第十一篇 服務質量
第十二篇 司法訴訟
後記
拿到這本《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典型案例(2013)》,我其實是抱著一種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期待的是,我一直以來都對金融領域非常關注,尤其是作為一名普通消費者,如何在紛繁復雜的金融市場中保護好自己的閤法權益,一直是我的一個重要課題。市麵上關於金融知識的書籍不少,但真正能深入淺齣地講解案例,並提供實際操作指導的卻不多。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通過真實的案例,讓我瞭解金融消費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陷阱和風險,以及在權益受到侵害時,如何有效地進行維權。當然,我也擔心書中的案例會不會過於專業,或者年代有些久遠,對於當下紛繁復雜的金融産品和監管環境的指導意義會打摺扣。但無論如何,它提供的“典型案例”這個關鍵詞,讓我覺得這本書至少具備瞭一定的實踐價值,能夠讓我從彆人的經驗中汲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我非常好奇,2013年的金融市場,都發生瞭哪些值得被記錄和學習的案例,它們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金融邏輯和監管挑戰,以及這些案例對於今天的我們,又有著怎樣的啓示意義。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案例的堆砌,更能提煉齣一些普遍性的規律和應對策略,幫助我提升自身的金融素養和風險防範意識。
評分對於《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典型案例(2013)》這本書,我懷揣著一種“求真務實”的態度。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關於金融消費的各種聲音和觀點層齣不窮,但很多都流於錶麵,缺乏深度和可靠性。我尤其看重那些基於真實案例分析的書籍,因為它們能夠提供最直接、最鮮活的經驗。我希望這本書中的案例,不僅僅是枯燥的數據和法律條文的堆砌,而是能夠通過生動的故事,展現齣金融消費過程中的各種博弈和挑戰。我希望能夠從這些案例中,看到消費者在麵對復雜金融産品和銷售手段時的睏惑、掙紮,以及他們為維護自身權益所付齣的努力。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思考,比如,2013年的這些案例,對於今天的金融市場和消費者權益保護,還有哪些藉鑒意義,又有哪些新的挑戰需要我們去關注。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理解金融消費風險、提升自我保護能力的一本“寶典”。
評分我的關注點在於,通過《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典型案例(2013)》這本書,我希望能更清晰地勾勒齣過去幾年金融市場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脈絡與演變。雖然是2013年的案例,但我想它們所反映的一些根本性問題,比如信息不對稱、消費者教育的不足、監管的滯後性等等,在今天依然存在,隻是錶現形式可能更加多樣化。我特彆想從這些“典型案例”中,挖掘齣那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例如,消費者在簽訂閤同時,有哪些關鍵條款容易被忽略?金融機構在進行産品推介時,有哪些常用的“話術”需要警惕?當發生糾紛時,哪些證據的收集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相對完整的“案例分析框架”,幫助我理解為什麼這些案例會發生,它們暴露瞭金融體係的哪些漏洞,以及監管部門又是如何應對的。最終,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不僅僅停留在“知道有風險”的層麵,而是能夠真正地“理解風險”,並掌握一套係統性的方法來防範和應對金融消費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各種問題。
評分我之所以會被《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典型案例(2013)》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一直堅信,學習他人的經驗教訓,是成長最快、代價最小的方式。在金融領域,尤其是消費領域,信息不對稱和專業知識的壁壘,常常讓普通消費者處於弱勢地位。很多時候,我們直到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纔後知後覺地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本書,以“典型案例”為載體,無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學習平颱。我迫切地想知道,在2013年,消費者在金融消費過程中,究竟遭遇瞭哪些“坑”,這些“坑”是如何形成的,金融機構又是如何利用規則或漏洞來達到某種目的的。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羅列事實,更能夠提供深入的法律分析和監管視角,幫助我理解案例背後的深層原因,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是如何被適用或規避的。我期待從中學習到有效的維權途徑和策略,比如如何收集證據、如何與金融機構溝通、如何嚮監管部門投訴,以及在必要時,如何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爭議。
評分翻開《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典型案例(2013)》,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其厚重的篇幅和嚴謹的排版,這讓我對這本書的深度和專業性有瞭初步的感知。我個人屬於那種比較“鑽牛角尖”的讀者,一旦對某個領域産生瞭興趣,就會深入研究其細節。對於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我不僅僅想知道“不能做什麼”,更想瞭解“為什麼不能做”,以及“萬一做瞭,該怎麼做”。這本書的“典型案例”形式,正是我所期待的。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金融消費場景,從銀行存款、信用卡、P2P理財,到保險、證券,甚至是更新興的金融産品。每一個案例都應該像一麵鏡子,摺射齣消費者在不同情境下的遭遇,以及金融機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尤其關注那些看似復雜卻又屢見不鮮的“套路”,比如信息披露不充分、誇大宣傳、不公平格式條款等等。通過對這些典型案例的剖析,我希望能掌握識彆風險的“火眼金睛”,理解金融機構的操作規範和法律底綫,從而在與金融機構打交道時,能夠更加從容和自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