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閤布綫實用教程——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用書(計算機技術專業)

綜閤布綫實用教程——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用書(計算機技術專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濤 著
圖書標籤:
  • 綜閤布綫
  • 布綫技術
  • 計算機技術
  • 中等職業教育
  • 教學用書
  • 網絡工程
  • 信息技術
  • 通信技術
  • 實訓教程
  • 專業課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廣影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006289
商品編碼:29692476077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05-09-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綜閤布綫實用教程——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用書(計算機技術專業)

定價:24.60元

售價:16.7元,便宜7.9元,摺扣67

作者:楊濤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09-01

ISBN:978712100628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講述瞭綜閤布綫係統的發展,全麵介紹瞭綜閤布綫係統中常用的傳輸介質、連接器連接硬件等,分彆論述瞭綜閤布綫的各個子係統的設計方法,講述瞭如何設置綜閤布綫的施工環境,如何在綜閤布綫施工中保護人身安全,如何預防事故的發生;介紹瞭綜閤布綫施工前的準備,各種管道、綫纜的布放,如何安裝、端接各種電纜,如何安裝相關設備;講述瞭各種電纜的測試,綜閤布綫係統的測試,詳盡論述瞭相關測試設備;綜閤布綫係統的電磁乾擾、接地保護、屏保護、電氣保護也有相應的論述。綜閤布綫係統的整個設計方案使用實例做瞭完整的介紹。此書還針對學生進行瞭若乾個實驗的設計。
  本書是為中等職業學校師生編寫的教材,也供從事綜閤豐綫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本書還配有電子教學參考資料包,包括教學指南、電子教案及習題答案。

目錄

章 綜閤布綫概論
1.1 通信係統
1.2 綜閤布綫
1.3 智能建築和綜閤布綫的關係
1.4 傢居布綫
1.5 標準化組織
1.6 綜閤布綫術語
第2章 網絡傳輸介質
2.1 電纜定義和類型
2.2 電纜構成
2.3 同軸電纜
2.4 光縴
2.5 光纜
第3章 通信硬件和連接器
3.1 連接器的概念
3.2 非屏蔽雙絞綫連接器
3.3 屏蔽雙絞綫連接器
3.4 同軸電纜連接器
3.5 光縴連接器
3.6 連接硬件
3.7 其他類型的布綫硬件
第4章 綜閤布綫設計
4.1 綜閤布綫係統設計要領
4.2 工作區設計
4.3 水平子係統設計
4.4 乾綫子係統設計
4.5 設備間子係統設計要點
4.6 管理間子係統設計要點
……
第5章 工程安全
第6章 綜閤布綫施工
第7章 綜閤布綫係統的保護
第8章 電纜測試設備
第9章 銅纜的測試和故障排除
0章 光纜的測試和排障
1章 綜閤布綫方案
2章 實驗
附錄A 復習題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現代通信與網絡接入技術》 一、本書概述 《現代通信與網絡接入技術》是一本麵嚮信息通信技術領域,特彆是寬帶接入、無綫通信、移動通信、物聯網(IoT)及相關網絡應用技術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用書。本書旨在為學生構建堅實的信息通信技術基礎,引導學生掌握當前及未來通信網絡的核心技術、設備原理、係統設計、安裝調試及維護管理等關鍵技能,培養學生具備在現代通信與網絡建設、維護、運營和應用等崗位上工作的能力。 本書內容緊密結閤行業發展趨勢和職業崗位需求,理論知識講解深入淺齣,實踐操作訓練貼近實際工作場景。通過學習本書,學生不僅能理解通信技術的發展脈絡,更能熟練運用相關工具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為進一步深造或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二、本書結構與內容詳解 本書共分為九章,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掌握現代通信與網絡接入技術的核心知識。 第一章:通信技術發展概覽與基礎概念 本章首先梳理通信技術從早期模擬通信到當前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曆史進程,使學生對通信技術的宏觀演進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接著,係統介紹通信係統的基本組成要素,包括信源、信宿、信道、調製解調、編碼解碼等,並通過生動的實例解釋信息傳輸的原理。 重點闡述瞭通信係統的幾個關鍵指標,如帶寬、信噪比、傳輸速率、誤碼率等,以及它們在實際通信係統中的重要意義。此外,本章還將介紹數字通信中的基本概念,如比特、字節、碼元、波特率、比特率等,為後續章節的學習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第二章:固定網絡接入技術 本章聚焦於當前和未來廣泛應用的固定網絡接入技術,重點講解其原理、架構和部署。 DSL(數字用戶綫路)技術: 詳細介紹xDSL係列技術,包括ADSL、ADSL2+、VDSL2等,解析其如何在傳統的銅質電話綫上實現高速數據傳輸。講解其工作原理、信道劃分、調製方式以及與傳統電話信號的共存機製。 光縴接入技術(FTTx): 這是本章的核心內容。深入剖析光縴通信的優勢,以及FTTx(Fiber to the X)係列技術,包括FTTH(Fiber to the Home)、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FTTC(Fiber to the Curb)等的區彆與特點。詳細講解光縴的傳輸原理、光信號的産生與接收、光器件(如光模塊、光縴連接器、光分路器)的功能與應用。講解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技術,包括GPON、EPON等,重點闡述其無源分光網絡架構、OLT、ONU/ONT設備的作用與工作流程,以及上行和下行的數據傳輸機製。 Cable Modem接入技術: 介紹利用有綫電視同軸電纜網絡進行數據接入的技術,包括DOCSIS(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標準。講解其上行和下行頻段劃分、調製解調方式以及與HFC(Hybrid Fiber-Coaxial)網絡的結閤。 其他接入技術簡介: 簡要介紹如電力綫通信(PLC)等新興的固定接入技術,拓展學生的視野。 第三章:移動通信技術 本章深入講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演進及其核心原理,重點涵蓋2G、3G、4G及5G技術。 移動通信係統架構: 介紹移動通信係統的基本組成,包括移動終端、基站(BTS)、基站控製器(BSC)、核心網(MSC、HLR、VLR等)以及它們之間的通信流程。 蜂窩通信原理: 詳細講解蜂窩組網原理,包括小區劃分、頻率復用、切換(Handover)機製、乾擾抑製等,解釋移動通信為何能夠實現用戶在移動中的連續通信。 2G、3G、4G技術解析: 分彆介紹GSM(2G)、WCDMA/CDMA2000(3G)、LTE(4G)等關鍵技術。重點講解其采用的信道編碼、多址方式(FDMA, TDMA, CDMA, OFDMA)、調製技術以及數據傳輸速率等特點。 5G移動通信技術: 本章將花費大量篇幅介紹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講解5G的核心願景(eMBB, mMTC, uRLLC),關鍵技術包括Massive MIMO、毫米波通信、網絡切片(Network Slicing)、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等。闡述5G的新空口(NR)設計理念,以及其在增強移動寬帶、海量機器類通信和超可靠低時延通信方麵的應用前景。 第四章:無綫局域網(WLAN)與藍牙技術 本章聚焦於短距離無綫通信技術,特彆是Wi-Fi和藍牙。 Wi-Fi技術(IEEE 802.11係列): 詳細介紹Wi-Fi技術的發展曆程,從802.11a/b/g到802.11n/ac/ax(Wi-Fi 6)。講解其物理層(PHY)和媒體訪問控製層(MAC)的工作原理,包括OFDM、MIMO、MU-MIMO等關鍵技術。介紹無綫接入點(AP)和無綫終端(Station)的功能,以及SSID、安全加密(WPA2/WPA3)等配置。 藍牙技術: 介紹藍牙技術(IEEE 802.15.1)的應用場景和工作原理。講解其主從設備模式、Piconet和Scatternet概念,以及經典藍牙(BR/EDR)和低功耗藍牙(BLE)的區彆與特點。 無綫網絡安全: 討論Wi-Fi和藍牙網絡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第五章:物聯網(IoT)通信技術 本章深入探討物聯網的通信技術,它是連接海量終端、實現萬物互聯的關鍵。 物聯網概述: 介紹物聯網的概念、架構、關鍵技術和應用領域。 低功耗廣域網(LPWAN)技術: 重點介紹NB-IoT(Narrowband IoT)和LoRa(Long Range)等LPWAN技術。分析其在功耗、覆蓋範圍、連接密度和成本方麵的優勢,以及適用的場景(如智能抄錶、環境監測、智慧農業)。 短距離物聯網通信: 結閤第四章內容,簡要迴顧Zigbee、BLE等在物聯網中的應用。 物聯網通信協議: 介紹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CoAP(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等輕量級物聯網應用層協議,以及其在物聯網通信中的作用。 第六章:網絡基礎設備與互聯互通 本章介紹構建通信網絡所必需的基礎網絡設備及其在互聯互通中的作用。 交換機(Switch): 講解二層交換機(MAC地址學習、轉發)、三層交換機(IP地址路由)的工作原理。介紹VLAN(虛擬局域網)的作用和配置,以及PoE(Power over Ethernet)技術。 路由器(Router): 闡述路由器的基本功能,包括數據包轉發、路由選擇。介紹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協議(如RIP, OSPF, BGP)的基本概念。 無綫接入點(AP)與網關(Gateway): 講解AP的作用,以及網關在不同網絡間連接中的關鍵角色。 網絡拓撲與連接: 介紹常見的網絡拓撲結構(星型、總綫型、環型、網狀型)及其優缺點,並講解不同設備間的物理連接方式(網綫、光縴、無綫)。 第七章:網絡協議與通信模型 本章係統講解支撐現代網絡通信的協議體係和分層模型。 OSI七層參考模型: 詳細介紹OSI模型的各層功能(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錶示層、應用層),幫助學生理解信息在網絡中如何傳輸和處理。 TCP/IP四層/五層模型: 介紹當前事實標準的TCP/IP協議族,將其與OSI模型進行對比,重點講解TCP/IP模型中的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及物理層)。 關鍵傳輸協議: 深入講解TCP(傳輸控製協議)和UDP(用戶數據報協議)的特點、工作機製、可靠性與效率的權衡,以及它們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選擇。 網絡層協議: 介紹IP(Internet Protocol)協議(IPv4和IPv6),包括IP地址、子網掩碼、ARP(地址解析協議)、ICMP(Internet控製報文協議)等。 應用層協議: 介紹DNS(域名係統)、HTTP/HTTPS(超文本傳輸協議/安全超文本傳輸協議)、FTP(文件傳輸協議)、SMTP/POP3/IMAP(電子郵件協議)等常用應用層協議。 第八章:網絡安裝、調試與測試 本章側重於實踐操作,指導學生掌握通信與網絡設備安裝、調試和測試的基本技能。 設備安裝規範: 介紹網絡設備(交換機、路由器、AP、ONU/ONT等)的物理安裝要求,包括機房環境、布綫規範、設備固定、電源連接等。 基本配置與調試: 學習使用命令行界麵(CLI)和圖形用戶界麵(GUI)對網絡設備進行基本配置,如IP地址配置、VLAN劃分、端口配置、無綫SSID和安全設置等。 網絡連接測試: 掌握使用Ping、Traceroute、Netstat等命令進行網絡連通性測試和故障排查。 信號質量測試: 學習使用光功率計、綫纜測試儀等專業工具對光縴和網綫進行信號質量測試。 無綫網絡勘測與優化: 介紹無綫網絡覆蓋範圍的勘測方法,以及AP部署和信道選擇的優化技巧。 第九章:網絡安全與維護 本章強調網絡安全的重要性,並介紹日常網絡維護的基本方法。 網絡安全基礎: 介紹常見的網絡安全威脅(如病毒、木馬、DDoS攻擊、釣魚攻擊、非法接入等),以及網絡安全的基本原則。 安全防護措施: 講解防火牆、入侵檢測/防禦係統(IDS/IPS)、VPN(虛擬專用網絡)、安全審計等安全設備和技術。 無綫網絡安全加固: 重點介紹SSID隱藏、MAC地址過濾、強密碼策略、WPA3加密等無綫安全配置。 網絡故障排除與診斷: 學習係統性的故障排除流程,包括故障現象分析、原因定位、解決方案實施及驗證。 網絡監控與管理: 介紹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等網絡管理工具,以及設備性能監控、日誌分析等日常維護工作。 網絡優化與升級: 討論如何根據網絡使用情況進行性能優化和適時進行設備或技術的升級。 三、教學特色與目標 本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每章都配有相應的案例分析和實踐操作指導,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在操作中鞏固理論知識。本書的目標是培養具備以下能力的專業技術人纔: 1. 紮實的理論基礎: 能夠理解現代通信與網絡接入技術的原理,掌握相關的標準和協議。 2. 熟練的操作技能: 能夠熟練安裝、配置、調試和維護各類通信與網絡設備。 3. 敏銳的問題解決能力: 能夠獨立分析和解決通信網絡中齣現的常見問題。 4. 前沿技術意識: 能夠關注通信技術發展的新動態,為未來職業發展打下基礎。 通過學習《現代通信與網絡接入技術》,學生將為投身於蓬勃發展的通信、互聯網、物聯網等行業做好充分的準備。

用戶評價

評分

最值得稱贊的一點是,這本書非常注重將理論與最新的行業實踐緊密結閤,顯示齣極強的時效性和前瞻性。在涉及網絡安全和未來趨勢的部分,它沒有簡單地羅列概念,而是結閤瞭當下企業對物聯網(IoT)和PoE(以太網供電)部署的需求,詳細講解瞭如何為這些新興應用設計可靠的物理層基礎設施。比如,對於PoE供電的綫纜損耗計算和發熱管理,書中給齣瞭非常具體的負載案例分析和預防措施,這在以往的教材中是很少見的深入探討。這種對前沿技術融閤點的關注,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如何布綫”的指南,更像是“如何構建麵嚮未來的信息基礎設施”的戰略參考手冊。它教會我們不僅要看清眼前的工程圖紙,更要抬頭看看未來十年網絡技術可能的發展方嚮。

評分

我對這本教程的章節編排邏輯感到非常滿意,它采用瞭一種非常貼閤實際工程進度的敘事方式。從最基礎的綫纜識彆、工具準備開始,一步步深入到復雜的拓撲結構設計和最後的測試驗收環節,邏輯鏈條極其順暢,幾乎是手把手地帶著讀者走完瞭整個項目的生命周期。特彆是關於光縴熔接和認證測試的那幾個章節,講解得極為細緻入微,那些復雜的參數和操作步驟,被作者用大量清晰的流程圖和現場實景照片完美地結閤起來,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觸這些高精尖技術的學習者,也能快速抓住核心要領,避免瞭傳統教材那種乾巴巴的理論灌輸。我記得上次在現場遇到一個棘手的多模光縴衰減問題,翻開這本書的相應章節,裏麵的故障排查樹形圖立刻幫我定位瞭問題所在,這種“即時救火”的能力,是衡量一本實用教程價值的硬指標,這本書無疑是高分通過的。它真正體現瞭“授人以漁”的教學理念。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一種非常平實、口語化又兼具權威性的獨特混閤體。它沒有使用過多晦澀難懂的學術術語來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種像經驗豐富的老技師在耳邊指導的語氣來闡述復雜的概念。例如,在講解跳綫管理和理綫時,作者會穿插一些“過來人”的忠告,比如“韆萬不要為瞭省事把標簽貼在容易被遮擋的位置”,這些小小的經驗之談,價值韆金,它們是課堂上老師三言兩語帶過,但恰恰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關鍵細節。這種接地氣的錶達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門檻,讓非技術背景的初學者也能迅速建立起對專業工作的敬畏心和操作的自信心。文字中透著一股務實和真誠,讓人感覺作者是真正熱愛這個行業,並且真心希望讀者能把這些知識學以緻用,而不是僅僅應付考試。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在機房和綜閤布綫工程現場摸爬滾打的人量身定做的。封麵那沉穩的深藍色調,配上清晰有力的書名,一看就知道內容是紮實可靠、絕不花哨的實操指南。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內頁紙張的選擇,厚實且不易反光,長時間對著圖錶和綫纜走嚮看下來,眼睛的疲勞感明顯減輕瞭不少,這對於我們每天需要處理大量技術資料的用戶來說,簡直是一個福音。而且,這本書的開本適中,無論是放在工具包裏隨身攜帶,還是放在工位上隨時查閱,都非常方便。要知道,在布綫這種需要即時參考的專業領域,工具書的“便攜性”和“耐用性”與技術內容的深度同等重要。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看得齣齣版社對目標讀者的使用習慣有著深入的洞察和貼心的考慮,絕不是那種隻注重內容堆砌而忽略瞭用戶體驗的普通教材。它的存在,更像是一個可靠的夥伴,而不是一本束之高閣的理論大部頭。

評分

這本書在內容深度上展現齣的專業性令人印象深刻,完全超越瞭我對“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用書”的傳統預期。它並非停留在簡單介紹“怎麼擰螺絲”的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背後的行業標準和規範,例如TIA/EIA和ISO/IEC標準的引用和對比分析就做得相當到位。書中對不同傳輸介質(雙絞綫、光縴、同軸電纜)的物理特性、電磁兼容性(EMC)要求以及不同等級布綫的性能指標差異,都有獨到的見解和詳實的論證。這對於希望未來能從事設計和監理崗位的讀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理論基礎。作者顯然對當前全球通信基礎設施的發展趨勢有著深刻的把握,書中提及的A類、D類信道測試要求,以及對未來數據中心高速互聯的預見性描述,都讓這本書的“保質期”大大延長,而不是學完就過時的“快消品”教材。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