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子与电器技术基础
:35.00元
售价:25.6元,便宜9.4元,折扣73
作者:陈国云
出版社:中国质检出版社(原中国计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502631017
字数:459000
页码:29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0kg
《电子与电器技术基础》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电子电路基础部分和电子电器知识部分。电子电路基础部分一共分为五章,即电学基础知识、半导体器件基础、放大器基础知识、反馈与振荡电路、稳压电源原理;电子电器知识部分共分三章,分别是收音机基础知识、电视机的基本原理、激光视盘机知识。通过《电子与电器技术基础》的学习,使非电专业甚至文科专业的学生也能理解和掌握常见电子电路的基本常识,了解和熟悉基本的视听电子设备——收音机、电视机、激光视盘机的基本原理。各章末均附有思考练习题,用以帮助读者巩固学习效果。
这本书的排版和细节处理堪称业界典范。字体选择清晰易读,关键术语和公式都用粗体或斜体做了明确区分,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最值得称道的是书中那些高质量的插图。电路图的绘制极其规范,元件符号标注准确无误,这对于培养我们规范的工程习惯非常有益。尤其是在讲解电磁兼容性(EMC)基础时,书中展示的PCB布局的“好”与“坏”对比图,直观地揭示了设计细节对信号完整性的巨大影响。相比我之前看的几本进口教材,这本书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结合国内的行业标准和常见元器件的实际参数,这使得书本上的知识点可以直接投射到我们未来的工作场景中去,避免了“水土不服”的尴尬。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简洁大气,黑白灰的搭配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拿到手里,分量感十足,就知道里面内容肯定很扎实。我主要对其中的模拟电路部分很感兴趣,书中对晶体管的工作原理讲解得非常透彻,图文并茂的分析让我这个初学者也感觉豁然开朗。特别是关于反馈放大器的章节,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负反馈如何改善电路性能,这对于打好基础至关重要。书中还包含了一些经典实验的步骤和预期结果,这让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非常实用。我个人觉得,如果能再多一些最新的半导体器件的应用案例就更完美了,比如MOSFET在现代电源管理中的高级应用,不过作为基础教材,目前的深度和广度已经非常出色了。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超乎想象。它不仅仅是教科书,更像是一本“万用参考手册”。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测试和测量技术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示波器、万用表、频谱分析仪等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甚至包括如何避免探头引入的负载效应。这些内容在很多纯理论书籍中是被简单带过的,但对于实际动手调试来说,却是最关键的“拦路虎”。我按照书中的指导,成功地在实验台上排除了一次复杂的共模噪声问题,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工程信心。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完美地搭建了从黑板上的理论模型到实际电路板上的物理实现之间的桥梁,让冰冷的电子技术充满了可操作的温度。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篇章结构印象非常深刻。它没有像其他教材那样上来就堆砌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采取了一种非常“接地气”的讲解方式。比如在介绍数字逻辑电路时,作者首先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与门”、“或门”的概念,然后才逐步过渡到布尔代数和卡诺图的化简。这种由浅入深的叙述逻辑,极大地降低了入门的心理门槛。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来啃读其中关于时序逻辑的部分,书中对触发器的建立时间、保持时间和毛刺问题的讨论,细腻得让人佩服。它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手把手地带你走过那些曾经让你困惑的技术难点。唯一的遗憾是,随书附带的光盘中,配套的仿真软件版本稍微有些老旧了,如果能提供兼容最新主流EDA工具的链接或指导文件,对学生的实践环节会是巨大的帮助。
评分坦白说,我最初拿到这本书是抱着应付考试的心态。但很快,我发现自己被其中对“为什么”的深入探讨所吸引。它没有止步于“是什么”和“怎么做”,而是深入挖掘了技术背后的物理原理。比如在解释RLC电路的瞬态响应时,作者不仅给出了微分方程的解,还详细分析了阻尼系数对系统行为的影响,让我们理解了电路的“性格”。这种对理论深度的追求,让这本书不仅适合本科生作为入门教材,也适合已经工作一段时间、希望回炉重塑扎实理论基础的工程师作为参考书。如果非要挑剔,或许是书中关于新兴电力电子器件(如SiC/GaN)的篇幅略显保守,但考虑到其“基础”的定位,这种审慎也是可以理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