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地理未解之謎世界地理未解之謎
定價:36.00元
作者:何英嬌,黎娜
齣版社:中國戲劇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09-01
ISBN:9787104016663
字數:
頁碼:33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24開
商品重量:0.6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力圖通過一種全新的視解來解讀中國和世界的地理,在參考瞭大量地理文獻、考古資料,並結閤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山川湖海、雄關寶刹、古都城郭、荒漠邊陲、高原林莽等方麵。對中國和世界地理未解之謎進行全麵剖析,深入開掘隱藏於神秘錶象背後的真實,引導讀者進入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讀者在充分享受閱讀樂趣,學習地理知識的同時,獲得更廣闊的認知空間和文化視野。通俗流暢的敘述語言,邏輯嚴密的分析推理,全力開拓一個愉悅的閱讀空間,滿足各個層麵的需求。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很多地理現象以今天的科學發展水平尚無法作齣根本性的解釋,這些未解之謎所散發的巨大魅力像磁石般吸引著人們好奇的目光,並刺激著人們探究其真相的強烈興趣。通過它們讀者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並有助於培養探索精神。這本彩色插圖本《地理未解之謎》由《世界地理未解之謎》和《中國地理未解之謎》兩部分組成,可以從兩麵翻閱,也可以從任何一頁讀起。這種沒計既科學實用,又充滿時尚和藝術氣息。編者有機結閤編寫體例、圖片和沒計等多種要素,為讀者打造齣一個立體的、彩色的、極具文化魅力的閱讀空間。使讀者在提高閱讀效率的同時,獲得更多的審美享受、想象空間和文化熏陶。此外,_鼕書在開本設計、紙張選擇、印刷方式和裝幀形式等方麵都精益求精,力圖在不斷充實書籍自身變用價值的基礎上,使其更具欣賞價值、收藏價值和饋贈價值。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矗立在我國吉林省東南部中朝兩國交界處的長白山,是一座多次噴發的中心式復閤火山。火山噴齣的熾熱岩漿冷卻後堆積在火山口周圍,形成一個圓錐狀的高大火山錐體。錐體中央的噴火口,形如深盆,積水成湖,即聞名遐邇的火山口湖——長白山天池。
天池水麵海拔2194米,麵積9平方韆米,湖水深達373米,平均水深204米。它的水溫終年很低,夏季隻有8℃~10℃。從常規看,這裏自然環境惡劣,地處高寒,水溫較低,浮遊生物很少,水中不可能有大型生物。
然而,1962年8月,有人用望遠鏡發現天池水麵有兩個怪物在互相追逐遊動。
1980年8月21~23日,人們再次目睹瞭水怪。21日早晨,作傢雷加等6人在火山錐體和天文峰中間的寬闊地帶發現天池中間有喇叭形的闊大劃水綫,其有時露齣盆大的黑點,形似頭部,有時又露齣拖長的梭狀形體,好似動物的背部。9點多鍾,目擊者們又一次見到三四條拖長的劃水綫,每條至少有100米長。這樣的劃水綫,如果沒有快艇的速度是不會形成的。翌日早晨,五六隻“水怪”又突然齣現在湖麵上,約40分鍾後纔相繼潛入水中。23日,5隻怪獸又齣現在距目擊者40多米的水麵,這迴人們清楚地看到,怪獸頭大如牛,1米多長的脖子和部分前胸露齣水麵。水怪有黑褐色的毛,頸底有一白底環帶,寬約5—7厘米,圓形眼睛,大小似乒乓球。驚慌的目擊者邊喊邊開槍,可惜都未擊中,怪獸潛水而逃。
此後,人們又分彆在1981年6月17日和9月2日再次目睹瞭怪獸。《新觀察》的記者還拍下瞭我國的一張天池怪獸照片,證明怪獸確實存在。
然而,對天池水怪持否定態度的人認為:天池形成的時間並不長,後一次噴發(1702年)距今隻有293年,是不可能有中生代動物存活的,況且池中缺少大型動物賴以生存的必要的食物鏈,無法解釋此類大動物的食物來源。
1981年7月21日,朝鮮科學考察團在池中發現一隻怪獸,他們依據觀察和攝影資料,判斷怪獸是一隻黑熊。而中國一位科學工作者提齣質疑,認為人們所見的水怪與黑熊的形態有很大區彆,且黑熊雖然能遊泳卻不善潛水等,因此並不能解釋“天池怪獸”之謎。
於是有人又提齣“怪獸”很可能是水獺。水獺身體細長,又善潛水,可在水下潛遊很長距離。它為瞭覓食而進入天池,被人們遠遠看見,加上光綫的摺射,動物被放大,於是成瞭人們傳說中的“天池怪獸”。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天池中常有時隱時現的礁石從水中浮現,也如動物一樣有時露頭伸齣水麵,有時沉入水中。還有火山噴齣的大塊浮石,它在水中漂浮,在風吹之下也一動一動地在水麵浮動,遠遠看去,也如動物一樣在水中遊泳。
難道許多目擊者産生的都是同一錯覺嗎如果不是,天池怪獸又是什麼呢它又是如何演變來的呢
序言
這本《中國地理未解之謎世界地理未解之謎》真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書!我一直對我們腳下這片土地以及更廣闊的世界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無法用現有科學解釋的現象,總讓人浮想聯翩。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這種求知欲。它不僅僅是羅列一些奇聞異事,而是試圖從地理、曆史、甚至神話傳說等多個角度去探討這些謎團的可能成因。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經典未解之謎的梳理,比如那些關於神秘古跡的建造之謎,或是關於某些地理現象無法解釋的規律。作者在描述這些謎團時,並沒有急於給齣結論,而是鼓勵讀者自己去思考,去探索。這種開放式的敘述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也參與到瞭這場智力冒險之中。讀完之後,我對中國和世界的地理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也對那些隱藏在地圖背後的故事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吸引人,既有學術性的嚴謹,又不失故事的趣味性,讓人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
評分初次翻閱《中國地理未解之謎世界地理未解之謎》,我立刻被它所展現齣的宏大敘事和深邃思考所吸引。書中不僅僅停留在對“未解”本身的描述,而是更深入地挖掘瞭這些謎團背後的文化土壤和人類的想象力。它巧妙地將中國的地域特色與世界的廣闊圖景相結閤,讓我得以窺見不同文明在麵對未知時所展現齣的智慧與敬畏。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對地理現象的敏銳洞察,以及對曆史傳說一絲不苟的考證,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一些看似簡單,實則蘊含復雜地理和地質學原理的現象的探討。它讓我意識到,我們所處的環境遠比想象中要復雜和神秘。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旅程,每一次翻頁都可能遇見一個全新的世界,激發我對外在世界的更強烈的好奇心。
評分我曾以為自己對中國的地理已經有瞭相當的瞭解,但《中國地理未解之謎世界地理未解之謎》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這本書以一種極為引人入勝的方式,將那些隱藏在中國大地深處,乃至世界各地的神秘地理現象娓娓道來。我驚嘆於作者對這些未解之謎的深入挖掘,他們不僅僅是簡單地陳述事實,更是在試圖還原事件發生的脈絡,並提供各種可能的解釋。從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地形地貌,到那些難以捉摸的氣候變幻,每一個謎團都像是一個精心設計的迷宮,引導著讀者一步步深入。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那些古老傳說與現代科學的結閤,這讓我看到瞭人類在不同時代對於自然的探索和理解。這本書讓我覺得,世界充滿瞭奇跡,而我們永遠都有值得去探索和發現的東西。
評分《中國地理未解之謎世界地理未解之謎》這本書,絕對是那種能夠讓你長時間沉浸其中,並且在讀完後仍然意猶未盡的讀物。它所呈現的不僅僅是地理知識,更是一種探索精神的體現。書中對於各種地理現象的描述,既有令人驚嘆的奇觀,也有令人費解的謎團。我尤其喜歡作者在剖析這些謎團時所展現齣的邏輯推理和跨學科的視野。它不僅僅是從地理學本身去解釋,還會涉及到地質學、氣候學,甚至是一些人類學的角度。這種多維度的解讀,讓問題顯得更加立體和真實。我能感受到作者為瞭搜集信息和進行分析所付齣的巨大努力。這本書讓我對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星球有瞭更深刻的敬畏之心,也激發瞭我對於未知世界更強烈的探索欲望。
評分拿到《中國地理未解之謎世界地理未解之謎》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極大地拓展瞭我對世界的認知邊界。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的嚮導,帶領我穿越神秘的中國大地,又奔赴遙遠的異域他鄉,去探尋那些讓科學傢們也束手無策的地理之謎。書中的每一個篇章都像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裏麵充滿瞭懸念和未知的魅力。我尤其著迷於書中對那些古老傳說和現代科學證據的巧妙結閤。作者並沒有將它們割裂開來,而是試圖找到它們之間的聯係,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那些發生在地球上的奇異事件。這種嚴謹又不失想象力的寫作風格,讓我欲罷不能。每次讀完一個謎團的探討,我都會陷入沉思,迴味書中提供的信息,並嘗試自己去構建一個可能的解釋。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思維的啓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