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查干诺尔传奇—一个老知青如何面对荒漠化
定价:56.00元
作者:郑柏峪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0199813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查干诺尔传奇—一个老知青如何面对荒漠化》基本是对郑柏峪环境保护活动、查干诺尔治理经过和科学观点的总结和阐述。
来自大城市的郑柏峪热爱草原和查干诺尔湖。他从对查干诺尔水源的探究中了解了浑善达克沙地和锡林郭勒草原。回到北京以后他依然对草原和查干诺尔湖爱恋,对日益恶化的草原十分忧虑。在机构改革后他提前退休,义无返顾的重回草原进行草原生态公益活动。
在查干诺尔咸水湖干涸引起生态恶化以后,他和科学家一起探索治理办法。在找到成功的治理措施后,联络大企业进行查干诺尔治理项目,并成功治理了查干诺尔盐碱干湖盆。
在查干诺尔治理中他遇到不少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科学问题,他收料,钻研学习,在许多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目录
章 神奇查千诺尔湖和幽秘“沙窝子”
初见查干诺尔湖
查干诺尔的传奇故事
查干诺尔也有水怪传说
“沙窝子”
“乌里雅斯太”
浑善达克沙地一“花园沙漠”
浑善达克沙地的人文遗迹
浑善达克沙地的泉泽溪湖
查干诺尔湖的水源河流
浑善达克沙地的水及水沙运动解析
浑善达克沙地水系统:有资格争取世界自然遗产
第二章 锡林郭勒草原和天然草原畜牧业
走进锡林郭勒大草原
300万年前大自然的杰作——阿巴嘎火山群
点数草原动物
解密草原植物
天然草原畜牧业的独特之处
理解草原文明
第三章 生态恶化的草原已今非昔比
生态恶化中的查干诺尔湖和高格斯太河
生态恶化中的锡林郭勒草原
生态恶化中的浑善达克沙地
生态恶化中的草原动植物
草原上的风沙
沙尘暴的基本表述
我国荒漠化的基本态势
国家防沙治沙措施
荒漠化加剧的自然原因
荒漠化加剧的人为原因
第四章 为了第二故乡我要站出来
为什么查干诺尔的事情我不能不管
想爱草原就要付出
科学的认识是在错误和挫折中得来的
要找到科学真谛就要继续学习
自费科学考察拍摄资料片
第五章 天堂查千诺尔如今好似
查干诺尔湖干涸爆发了盐碱尘暴
科学家怎么说
消息公开以后的不同声音
不速之客
碱蓬
共轭亚油酸
第六章 亲历盐碱尘暴和固尘压碱试验
“雪原”大诺尔
试验开始了
我拍摄到了盐碱尘暴
试验成功了
问题大了
2006年的沙尘暴
给总理写信
第七章 查千诺尔干盐湖治理终获成功
2006年的尴尬
朴祥镐和“生态和平亚洲”
真的成了
种子难题
项目开始了
这是失败吗
波折、挫折和经验
前四年的巨大成功
治理成果的科学评估
天呐,水又回来了
第八章 简单的科学不简单
弄清荒漠化科学
科学常识怎么成了问题
沙尘化学和PM2.
北京尘暴降尘成分的检测报告
科考的印证
近些年关于沙尘暴和植树造林的议论
第九章 深层次的科学问题之一
西北多盐碱2侣
北非一欧亚荒漠区的相似性
特殊的地质现象和“喜马拉雅山隆起说”
“黄土高原风成说”也是说荒漠化的
李希霍芬的“盐草原”
聚焦干盐湖
第十章 深层次的科学问题之二
亿万年来的地质演变
地中海曾经干涸
高低变化的海面
北非一欧亚区的环境演变与人类起源真的相关吗
第十一章 我看荒漠化
需要有新观点
“盐碱荒漠说”概述
再说“喜马拉雅山隆起说”
再说忒提斯海干涸
风选过程及演化方向
碱化过程
耐盐植物在草原形成中的作用
以新观点锁定我国的沙尘暴发源区
关注北京西北方向的生态问题
第十二章 我观今后
查干诺尔治理经验的扩展
产业开发的前景
耐盐碱植物的开发
成功的启示
培育公众的公益环保意识
作者介绍
郑柏峪,男,汉族,籍贯河北遵化县,1947年6月10日生人;大学本科,中员。居住地:北京市西城区西便门外大街4号院2号楼207室,邮编100045;联络手机13911120471。
1954年进入育才学校(前延安保育院小学)上小学和初中;1963年考入北京四中上高中。
1968年从北京四中来内蒙古锡盟阿巴嘎旗查干诺尔镇(乡)红旗嘎查(村、队)插队,曾任嘎查领导班子委员、副队长、代理书记。
1981年回到北京,在轻工业部任公务员、副处长、处长。
1983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科毕业。
1985年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
1999年国家轻工业局撤消,作者满30年工龄提前退休,带着对第二故乡生态恶化的忧虑和还首都蓝天碧水的责任心,开始自费到草原志愿从事生态保护活动。
2002年查干诺尔咸水湖干涸以后,郑柏峪全身投入查干诺尔盐碱干湖盆的治理上,他和中科院科学家一起,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排除大风低温、盐碱灼烧皮肤等重重困难,连续多年自费在查干诺尔干湖盆进行种植耐盐碱植物(碱蓬)试验,面积达上千亩,基本摸清了治理盐碱尘暴和荒漠化的途径。从2008年开始,在韩国“生态和平亚洲”(NGO)的斡旋和组织下,现代汽车(集团)决定出资支持开展“查干诺尔干湖盆治理项目”,郑柏峪担当项目顾问,准备在在5年的时间内,在查干诺尔盐碱干湖盆上种植耐盐碱植物——碱蓬,让50平方公里(75000亩)白茫茫的盐碱干湖盆变成绿色!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项目取得巨大成功,五年里播种面积超过了75000亩,三分之二的湖盆被绿色植物覆盖。项目不仅创造了我国治理盐碱干湖盆方面的先例,对我国的荒漠化防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示范意义,而且具有世界影响。
由于在生态保护方面的表现,自2005年以来郑柏峪连续多年被评选为“国资委直属机关党员”。在建国60周年和建党90周年,他都被列为表彰的“党员”。
2011年1月,在《人民日报》社举行的“环球人物榜‘绿动中国’环保高层论坛”将2010年“绿色贡献奖”授予了他。同年初,“2010年度公益中国颁奖大典”评选他“*民间公益人物奖”。2011年10月,郑柏峪出席了“联合国荒漠化大会第十次会议(UNCCD COP10)”,查干诺尔治理项目列为大会展览项目。
众多媒体对郑柏峪环保活动和查干诺尔治理成功进行了报导,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气象台、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众多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标题就带着一种神秘感和故事性,让我对“查干诺尔”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虽然我还不了解具体内容,但“传奇”这个词已经点燃了我对其中故事的期待。我会想象,在那个遥远而又充满挑战的年代,一位年轻的知识青年,是如何在广袤的荒漠中,一步步书写属于自己的不平凡人生。他会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又会如何凭借着一腔热血和智慧,去对抗那吞噬一切的荒漠化?是孤独的抗争,还是与当地人民的并肩作战?是个人命运的沉浮,还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我会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那个时代的独特气息,以及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成长。或许,他会从最初的迷茫无措,到逐渐坚定信念,甚至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绿洲。这种在逆境中崛起,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故事,总是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我也会思考,那个时代的“知青”身上,究竟承载了怎样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他们的人生轨迹,又如何与中国的社会变迁紧密相连?这本书,或许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一段集体记忆的片段,一段关于青春、奉献与坚韧的史诗。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立刻勾起了我对于过往岁月的怀旧感。上世纪的知青岁月,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篇章。而“查干诺尔”这个地名,则带有一种神秘而辽阔的想象空间。主人公“一个老知青”,意味着他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他的回忆,必然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我会想象,当年的他,是怀揣着怎样的理想和憧憬,踏上这片土地?而“荒漠化”这个词,则预示着他所面临的现实是多么的严峻和残酷。他又是如何在这片被命运抛弃的土地上,与日益严峻的环境抗争,寻找生机?我猜测,书中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困难的描写,更会展现出主人公在逆境中的成长与蜕变。他或许会从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智慧的实干家。他的勇气,他的毅力,他的智慧,都将在这片荒漠中得到最好的磨砺。我也会期待,书中能够描绘出那个年代特有的朴实情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扶持的力量。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剪影,一段关于青春、奋斗和奉献的壮丽史诗。
评分“查干诺尔传奇”这个标题,听起来就充满了史诗般的色彩,让人联想到波澜壮阔的故事。而“一个老知青如何面对荒漠化”,则将故事的主题聚焦于个体在宏大自然和社会变革中的抗争与适应。我预想这本书会是一部充满个人主义色彩的英雄史诗,主人公可能以其独特的个性和坚韧的意志,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我会好奇,他最初是抱着怎样的心态来到查干诺尔?是响应号召,还是追逐梦想?而当他真正面对那片逐渐吞噬绿色的荒漠时,他内心的感受又是怎样的?是震撼?是无奈?还是不屈的斗志?我会期待书中能够细致地刻画他与荒漠化斗争的过程,他可能尝试过各种方法,也可能遭遇过无数的失败,但他从未放弃。这种在绝境中寻找希望,在孤独中坚持信念的精神,定能深深打动读者。同时,我也会关注主人公在面对荒漠化时,如何去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是否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去拥抱一种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这本书,或许会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面对环境挑战时,所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评分我猜测这本书会是一次深刻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标题中的“荒漠化”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变化,更是对生命、对生存环境的严峻考验。“老知青”的身份,则暗示了主人公的经历丰富,他可能经历了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饱经沧桑的老者的转变,而这一切的背景,都与荒漠的侵蚀息息相关。我会期待作者能够细致地描绘出荒漠化的过程,以及它对当地生态、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主人公又是如何在这个日渐严酷的环境中,寻找出路,甚至做出改变的?他或许会尝试各种方法来治理荒漠,比如植树造林,或者探索新的农业技术。他的坚持,他的不屈,他的智慧,都将是故事的核心。我也会关注主人公在面对如此宏大的自然力量时,内心的感受。是恐惧?是绝望?还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是否会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或许会带给我关于环境保护的深刻启示,让我们反思人类活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评分从书名“查干诺尔传奇”来看,这绝对是一部充满地方特色和时代烙印的作品。我想象中的“查干诺尔”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它可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可能承载着特殊的意义。“老知青”的视角,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点。他不仅是一个经历者,更是一个见证者,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串联起了那个时代和那个地域的故事。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查干诺尔独特的风土人情,比如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习俗,他们的语言,以及他们与这片土地的情感联系。同时,我也希望能够看到主人公如何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融入当地,与当地人民建立深厚的感情,甚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他所面对的“荒漠化”,或许不仅仅是自然灾害,更可能包含了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比如生产方式的改变,生活观念的冲突等等。他如何在这些挑战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保持内心的纯粹,并做出有意义的贡献?这本书,我想会是一幅生动的人物画卷,也是一曲关于坚韧不拔、扎根边疆的赞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