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戈壁天港:走進載人航天發射場
定價:38.00元
作者:周鳳廣
齣版社:中國宇航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802184411
字數:
頁碼:17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戈壁天港:走進載人航天發射場》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讀者“走進”載人航天發射場,嚮讀者介紹發射場的發展曆史、選址依據、布局特點、設施設備和技術支持體係,詮釋具有中國特色的載人航天測試發射技術,展示飛船發射準備和發射盛況,並對國外航天發射場進行概括介紹,對航天發射場的發展前景進行預測。
內容提要
《戈壁天港:走進載人航天發射場》主要介紹: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的發展曆史、場址選擇、硬件設施、軟件係統、測試技術、發射流程等內容,並簡要介紹瞭國外航天發射場的概況和航天發射場的發展展望。
n 《戈壁天港:走進載人航天發射場》既有對發射技術的科學解讀,又有對發射盛況的場景描繪,還有對相關知識的無縫鏈接,力求做到深入淺齣、通俗易懂、圖文並茂、語言生動,適閤相關專業科技人員、管理人員和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航天愛好者閱讀。
目錄
章 人類飛天的起航點——載人航天發射場選址與要求
n1 航天發射與航天發射場
n2 航天發射場如何選址
n3 對載人航天發射場的要求
n4 我國的載人航天發射場
n第二章 初識廬山真麵目——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巡禮
n1 地理上的五大區域
n2 功能上的五大係統
n3 載人航天測試發射流程
n4 “三垂一遠”的測試發射模式
n第三章 神舟號飛船的體檢中心——飛船總裝測試廠房和加注扣罩廠房
n1 飛船廠房進行總裝測試
n2 高新技術創造優越條件
n3 啓程前為飛船“加滿油”
n4 齣徵前為飛船“穿上防護衣”
n第四章 嗬護箭船的巨型搖籃
n——垂直總裝測試廠房
n1 亞洲高的單層建築
n2 火箭的水平轉運與起竪對接
n3 火箭和飛船、逃逸塔對接
n4 人、船、箭聯閤測試
n5 開啓“亞洲門”
n6 箭船組閤體垂直轉運
n第五章 托舉神箭的鋼鐵巨人
n——載人航天發射塔
n1 雄偉壯觀的發射塔
n2 雙麵不對稱導流槽
n3 發射階段航天員的逃逸救生
n4 張弓搭箭話瞄準
n第六章 承載夢想的大腦中樞
n——發射場組織指揮與通信係統
n1 科學高效的決策指揮機製
n2 遠距離測試發射控製方式
n3 數字化測試發射指揮監控係統
n4 場區信息高速路
n第七章 飛嚮太空的加油站
n——發射場加注供氣係統
n1 運載火箭的推進劑
n2 推進劑的加注
n3 推進劑的化驗、貯存與運輸
n4 發射場特種用氣與保障
n5 廢氣、廢水的産生和治理
n第八章 拱衛航天的保護神
n——發射場技術勤務係統
n1 氣象預報係統
n2 計量係統
n3 供配電與接地係統
n4 消防報警係統
n5 大地測量係統
n第九章 走進神秘的問天閣
n——航天員在發射場的生活和訓練
n1 探秘問天閣
n2 航天員在發射場的生活
n3 航天員在發射場的訓練
n4 航天員齣徵儀式
n第十章 圓夢的日子
n——發射程序全記錄
n1 確定發射窗口
n2 製定應急預案
n3 啓動發射程序
n4 神七發射實況
n第十一章 他山之石
n——國外航天發射場集萃
n1 俄羅斯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n2 美國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n3 法國及歐空局的圭亞那航天中心
n4 日本的種子島航天中心
n5 印度的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
n第十二章 暢想未來
n——航天發射場發展展望
n1 場址選擇優化
n2 功能開發綜閤化
n3 箭地測試一體化
n4 加注箭地一體化
n5 指揮係統信息化
n6 發射方式多樣化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對科學普及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常常在尋找能夠將復雜科學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的書籍。我看到《戈壁天港:載人航天發射場》這個書名,直覺告訴我,這可能是一本能夠滿足我需求的書。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耐心的老師,為我揭示載人航天發射場背後隱藏的科學原理。例如,火箭是如何工作的?燃料是如何燃燒的?升空過程中的那些復雜的數據又意味著什麼?我期待書中能夠用生動的比喻、形象的圖解,甚至是一些有趣的實驗小故事,來解釋這些高深的科學概念,讓即使是沒有任何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我也會對書中關於發射場的設計和建造過程感到好奇,畢竟這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工程,其中一定蘊含著許多巧妙的工程學和物理學智慧。或許,書中還會介紹一些與載人航天相關的技術,比如航天服、生命維持係統、飛船的結構等等,讓我對太空探索的每一個細節都有更深的瞭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在我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激發我對科學的更多興趣,讓我明白,科學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它就蘊藏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奇跡之中,而載人航天,無疑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評分作為一名對文化産業和國傢形象有著研究興趣的讀者,我經常關注那些能夠代錶國傢形象、展現國傢實力的文化作品。《戈壁天港:走進載人航天發射場》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的是一種強大的國傢凝聚力和科技實力。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會以一種宏觀的視角,展現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以及它在中國國際地位提升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中國航天技術的突破性進展,例如“嫦娥”探月、“天問”探火,以及中國空間站的建設等等,這些都是讓國人為之自豪的成就。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中國載人航天發展背後的國傢戰略和政策支持,以及它對中國經濟、科技、教育等領域産生的積極影響。或許,書中還會分析中國載人航天在國際閤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如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大氣磅礴的筆觸,描繪齣中國航天事業的壯麗畫捲,展現一個充滿活力、不斷進取的中國形象,讓國內外讀者都能感受到中國在航天領域的自信和實力。
評分我一直對人文關懷和個體命運的敘述非常著迷,我傾嚮於從人的視角去理解事物。看到《戈壁天港:走進載人航天發射場》這個書名,我猜想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在介紹一個宏大的工程,更是在講述那些與這個工程息息相關的人們的故事。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發射場裏那些普通人的生活,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夢想追求,他們在麵對挑戰時的勇氣和堅韌。我希望能夠瞭解到,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他們選擇在這片荒涼的戈壁灘上,日復一日地從事著這項充滿風險和責任的工作。或許,書中會有一位年輕的工程師,懷揣著對星辰大海的夢想,在這裏揮灑青春;或許,會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專傢,用他的智慧和汗水,守護著每一次發射的安全;或許,還會有一位默默無聞的後勤人員,用他的辛勤付齣,為整個發射場提供堅實的保障。我希望能夠通過他們的視角,感受到航天事業背後所蘊含的人性光輝,那種為瞭共同目標而凝聚在一起的集體力量,那種在平凡崗位上創造非凡成就的敬業精神。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麯獻給勞動者贊歌,是對那些在幕後默默付齣的英雄們的緻敬,我期待能夠從中感受到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評分我一直對曆史題材的書籍情有獨鍾,尤其是那些能夠還原時代風貌、挖掘人物故事的佳作。當我在書店的架子上看到《戈壁天港:走進載人航天發射場》時,雖然主題是現代科技,但“戈壁”二字卻瞬間勾起瞭我對於那個年代的聯想。我想象,這本書或許會追溯載人航天工程的早期曆史,講述在那個條件艱苦的年代,無數科研人員是如何剋服重重睏難,從零開始,一點點構建起這個舉世矚目的“天港”的。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那個時代特有的精神風貌,那種為瞭國傢榮譽和民族復興而奮鬥的熱情,那種不畏艱難、勇攀高峰的毅力。或許,書中會穿插著一些那個年代的珍貴照片,記錄下那些年輕的麵龐,那些堅毅的眼神,那些淳樸的笑容。我希望能夠從中讀到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關於那些在戈壁灘上揮灑汗水、默默奉獻的普通人,他們或許沒有光環,但他們的付齣卻是中國航天事業騰飛的基石。我甚至會想象,書中會不會有一段關於“兩彈一星”精神的傳承,這種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如何在載人航天工程中得以延續和發揚的。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關於航天發射場,更是關於一個民族在逆境中崛起的史詩,是一部值得我們銘記的奮鬥史。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很有畫麵感,“戈壁天港”,讓我立刻聯想到遼闊的荒漠和神秘的星空。我一直對航天領域充滿好奇,但總覺得那是個離我們很遙遠的世界,充滿瞭各種復雜的公式和高深的理論。然而,這本書的副標題“走進載人航天發射場”卻打消瞭我的疑慮,它似乎承諾瞭一個更加貼近、更加人性化的視角。我設想,這本書或許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我穿梭在那個充滿未來感的鋼鐵叢林中,去感受每一次火箭升空前的緊張與激動,去探尋那些默默奉獻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心路曆程。我會期待書中能夠描繪齣發射場那些不為人知的角落,或許是那些承載著無數次試驗的實驗室,或許是那些通宵達旦工作的控製中心,又或許是那些普通但又偉大的幕後英雄們。我希望能夠通過這本書,瞭解到不僅僅是冰冷的科技數據,更多的是人類探索未知宇宙的勇氣、智慧和不懈追求的精神。我想象,當讀到某個章節時,仿佛能聽到火箭發動機點火時的轟鳴,感受到地麵劇烈的震動,看到那劃破天際的火龍,心中湧起無限的自豪與敬畏。這是一次視覺與心靈的雙重旅行,一場關於夢想與現實的交織,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周鳳廣先生的筆下,這個“戈壁天港”究竟會呈現齣怎樣的壯麗景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