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第2版)(新坐标大学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29.00元
售价:19.7元,便宜9.3元,折扣67
作者:罗鹏飞张文明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3022791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简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罗鹏飞等编著的《*信号分析与处理(第2版)》介绍了*信号分析、检测与估计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变量基础、*过程的基本概念、*过程的线性变换、*过程的非线性变换、窄带*过程、马尔可夫过程和泊松过程、估计理论、检测理论。本书在内容编排上按照基本理论、应用实例、实验的形式展开,强调对*信号分析与处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系统方法的掌握,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特别是强调MATLAB在*信号分析与处理中的应用,书中给出了大量的例题和信号处理实例,每章后附有研讨题、习题、计算机作业、实验和课程设计内容,部分习题附有答案。
《*信号分析与处理(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信号处理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章 随机变量基础 1.1 概率论的基本术语 1.2 随机变量的定义 1.3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 1.4 多维随机变量及分布 1.4.1 二维随机变量 1.4.2 条件分布 1.4.3 多维分布 1.5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5.1 均值 1.5.2 方差 1.5.3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1.5.4 矩 1.5.5 数字特征计算举例 1.6 随机变量的函数 1.6.1 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1.6.2 多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1.6.3 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字特征 1.7 多维正态随机变量 1.7.1 二维正态随机变量 1.7.2 多维正态随机变量 1.7.3 正态随机变量的线性变换 1.8 复随机变量及其统计特性 1.9 信号处理实例 1.10 MATLAB的统计函数 1.10.1 概率密度和概率分布函数 1.10.2 用MATLAB求随机变量的统计特性 习题 计算机作业 研讨题 附录A 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第2章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2.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及定义 2.2 随机过程的统计描述 2.2.1 随机过程的概率分布 2.2.2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2.3 平稳随机过程 2.3.1 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 2.3.2 平稳随机过程自相关函数的特性 2.3.3 平稳随机过程的相关系数和相关时间 2.3.4 其他平稳的概念 2.3.5 随机过程的各态历经性 2.4 随机过程的联合分布和互相关函数 2.4.1 联合分布函数和联合概率密度 2.4.2 互相关函数及其性质 2.5 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 2.5.1 连续时间随机过程的功率谱 2.5.2 随机序列的功率谱 2.5.3 互功率谱 2.5.4 非平稳随机过程的功率谱 2.6 典型的随机过程 2.6.1 白噪声 2.6.2 正态随机过程 2.7 基于MATLAB的随机过程分析方法 2.7.1 随机序列的产生 2.7.2 随机序列的数字特征估计 2.7.3 概率密度估计 2.8 信号处理实例 2.8.1 脉冲幅度调制信号的功率谱 2.8.2 数字图像的直方图均衡 习题 计算机作业 研讨题 实验 实验2.1 随机过程的模拟与特征估计 实验2.2 数字图像直方图均衡第3章 随机过程的线性变换 3.1 变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 3.1.1 变换的基本概念 3.1.2 线性变换的基本定理 3.2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分析 3.2.1 冲激响应法 3.2.2 频谱法 3.2.3 平稳性的讨论 3.3 限带过程 3.3.1 低通过程 3.3.2 带通过程 3.3.3 噪声等效通能带 3.4 随机序列通过离散线性系统分析 3.5 佳线性滤波器 3.5.1 输出信噪比大的佳线性滤波器 3.5.2 匹配滤波器 3.5.3 广义匹配滤波器 3.6 线性系统输出端随机过程的概率分布 3.6.1 正态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3.6.2 随机过程的正态化 3.7 信号处理实例: 有色高斯随机过程的模拟 3.7.1 频域法 3.7.2 时域滤波法 习题 计算机作业 研讨题 实验 实验3.1 典型时间序列模型分析 实验3.2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分析第4章 随机过程的非线性变换 4.1 非线性变换的直接分析法 4.1.1 概率密度 4.1.2 均值和自相关函数 4.2 非线性系统分析的变换法 4.2.1 变换法的基本公式 4.2.2 Price定理 4.3 非线性系统分析的级数展开法 4.4 信号处理实例: 量化噪声分析 习题 研讨题第5章 窄带随机过程 5.1 希尔伯特变换 5.1.1 希尔伯特变换的定义 5.1.2 希尔伯特变换的性质 5.2 信号的复信号表示 5.2.1 确知信号的复信号表示 5.2.2 随机信号的复信号表示 5.3 窄带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 5.3.1 窄带随机过程的准正弦振荡表示 5.3.2 窄带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 5.4 窄带正态随机过程包络和相位的分布 5.4.1 窄带正态噪声的包络和相位的分布 5.4.2 窄带正态噪声加正弦信号的包络和相位的分布 5.4.3 窄带正态过程包络平方的分布 5.5 信号处理实例——通信系统的抗噪性能分析 5.5.1 几种常见的调制解调技术 5.5.2 解调系统的抗噪性能分析 习题 计算机作业 研讨题 实验 实验5.1 窄带高斯随机过程的产生 实验5.2 语音信号通过非线性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第6章 马尔可夫过程与泊松过程 6.1 马尔可夫链 6.1.1 马尔可夫链的定义 6.1.2 马尔可夫链的转移概率及矩阵 6.1.3 切普曼柯尔莫哥洛夫方程 6.1.4 齐次马尔可夫链 6.1.5 平稳链 6.1.6 马尔可夫链中状态分类 6.1.7 遍历性 6.2 隐马尔可夫模型(HMM) 6.3 马尔可夫过程 6.3.1 一般概念 6.3.2 切普曼柯尔莫哥洛夫方程 6.4 独立增量过程 6.4.1 独立增量过程定义 6.4.2 泊松过程 6.4.3 维纳过程 习题 计算机作业 实验 通信信道误码率分析第7章 估计理论 7.1 估计的基本概念 7.2 贝叶斯估计 7.2.1 小均方估计 7.2.2 条件中位数估计 7.2.3 大后验概率估计 7.3 大似然估计 7.4 估计量的性能 7.4.1 性能指标 7.4.2 无偏估计量的性能边界 7.5 线性小均方估计 7.6 小二乘估计 7.6.1 估计原理 7.6.2 估计性能 7.7 波形估计 7.7.1 波形估计的一般概念 7.7.2 维纳滤波器 7.8 信号处理实例 7.8.1 距离估计 7.8.2 目标跟踪 习题 计算机作业 研讨题 实验 维纳滤波实验——噪声中语音信号的恢复第8章 检测理论 8.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8.2 判决准则 8.2.1 贝叶斯准则 8.2.2 极大极小准则 8.2.3 纽曼皮尔逊准则 8.3 检测性能及其蒙特卡罗仿真 8.3.1 接收机工作特性 8.3.2 检测性能的蒙特卡罗仿真 8.4 复合假设检验 8.4.1 贝叶斯方法 8.4.2 一致大势检验 8.4.3 广义似然比检验 8.5 多元假设检验 8.6 噪声中信号的检测 8.6.1 高斯白噪声中确定的检测 8.6.2 佳接收机的性能 8.7 信号处理实例 8.7.1 加性高斯信道中基带数字传输 8.7.2 双门限检测器 8.7.3 模式识别(分类) 习题 计算机作业 研讨题 实验 实验8.1 检测性能的蒙特卡罗仿真 实验8.2 图像模式识别部分习题参考答案参考文献
我得说,这本书的习题设计简直是“魔鬼”级别的,当然,这话是褒义的。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只提供一些照搬书本例题的简单计算题。这里的习题很多都设置了陷阱,需要你真正理解背后的原理才能解出来,特别是那些涉及系统分析和最优估计的部分。我记得有一道关于维纳滤波器的题,要求在特定的信噪比条件下求解滤波器系数,光是推导过程就让我卡了整整一个下午。不过,一旦茅塞顿开,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教材后面的附录部分也很有价值,它没有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对一些关键的定理和引理进行了详细的证明过程阐述,这对于想往理论方向深究的同学来说,提供了极好的参考。它不光是教你怎么“用”工具,更是在教你“造”工具,这种教学理念,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普通课本的范畴。
评分这本教材的封面设计确实挺吸引人的,色彩搭配比较沉稳,字体选择也显得专业。我刚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厚度和分量所震撼,一看就知道内容很扎实。迫不及待地翻开目录,发现它对信号处理的基础概念梳理得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傅里叶分析到随机过程的理论,层层递进,逻辑性很强。我特别欣赏它在引入新概念时,总是会先给出一个直观的物理背景或实际应用场景,而不是直接抛出复杂的数学公式,这对于我们这些初次接触这个领域的学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比如,它对白噪声和高斯过程的讲解,就结合了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噪声模型,让人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些内容。而且,书中的插图和图示也做得相当到位,很多抽象的数学变换,通过图示就能变得可视化,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难度。整体来看,这本书的编写风格是非常严谨且注重培养读者的工程直觉的,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令人称赞。纸张的质感很好,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更重要的是,它的数学符号和公式的排版非常规范,间距适中,变量和下标的区分清晰可见,这在处理复杂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积分符号时尤为重要,避免了阅读上的歧义。我之前用过一些印刷质量不佳的书,光是辨认一个上标或下标就得花不少时间,但这本教材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此外,书中对一些历史背景和重要学者的介绍穿插得恰到好处,比如在介绍卡尔曼滤波时,简要提到了它在航天领域的突破性应用,这让人在学习技术细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学科的发展脉络和其深远的工程意义,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枯燥乏味,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老实讲,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偏向于学术性的,它追求精确和无歧义,这使得初学者在面对某些章节时可能会感到有一定的阅读门槛。它不会用太多花哨的词汇来粉饰太平,而是直截了当地阐述数学逻辑。对于自学能力较弱或者数学基础不够扎实的同学来说,可能需要搭配老师的精讲或者辅导材料才能完全消化吸收。不过,一旦你跨过了这个“初期门槛”,你会发现这种严谨的叙述方式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它培养了我们用数学语言精确描述物理现象的能力。这本书的每一章结构都非常完整,通常以一个清晰的目标开始,经过严密的理论推导,最后以一个总结性的应用展望收尾。这种结构化的学习体验,让我觉得每学完一章,我的知识体系就稳固了一块,而不是零散地记住了几个孤立的概念。
评分从一个有着多年工程经验的“过来人”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其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的完美平衡。它并没有沉溺于纯粹的数学构造,而是紧密结合了现代信号处理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盲源分离、自适应滤波等高级主题,都有相当篇幅的介绍。虽然是本科教材,但它的深度已经触及到研究生阶段的一些核心内容,这使得我们这些已经工作的人员在回顾基础时,也能发现新的理解角度。尤其是它对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的交替使用,非常符合工程师的思维习惯——在不同的域中寻找最简洁的解决方案。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可能是在软件实现和仿真示例方面可以再多增加一些基于MATLAB或Python的实际代码片段,让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更加丝滑顺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