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是指新的信息技術和傳統硬件設備相結 閤,具備聯網通信能力、人機交互能力、軟件處理能 力的硬件設備。智能硬件的興起將促使中國經濟從“ 中國製造”嚮“中國創造”轉變。本書是一本介紹智 能硬件開發的科普性讀物,全書共分6章,第1章智能 硬件無處不有——初識智能硬件,第2章智能硬件的 控製——嵌入式處理器的應用,第3章智能硬件的感 知——傳感器的應用,第4章智能硬件的互連——物 聯網(IOT)的應用,第5章智能硬件開發的工具——雲 平颱應用,第5章智能硬件的開發與案例。
劉修文、阮永華、陳鏗、俞建編著的這本《智能 硬件開發入門》適閤於廣大創客、電子技術愛好者、 青少年學生、智能硬件産業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作為 高職院校有關專業的教材。
前言
第1章 智能硬件無處不有——初識智能硬件
1.1 什麼是智能硬件
1.2 智能硬件的組成
1.3 智能硬件的主要應用領域
1.4 智能硬件技術發展趨勢
第2章 智能硬件的控製——嵌入式處理器的應用
2.1 嵌入式處理器的基礎知識
2.2 嵌入式處理器編程語言簡介
2.3 嵌入式處理器外圍接口電路及其應用
2.4 嵌入式處理器應用係統的抗乾擾技術
第3章 智能硬件的感知——傳感器的應用
3.1 傳感器的基礎知識
3.2 常用傳感器及其應用
3.3 傳感器接口電路及信號轉換處理
第4章 智能硬件的互連——物聯網《IOT)的應用
4.1 物聯網(IOT)
4.2 無綫傳感器網絡
4.3 幾種短距離無綫通信技術及應用
4.4 幾種無綫傳感器網絡芯片簡介
第5章 智能硬件開發工具——雲平颱應用
5.1 智能雲平颱的概念
5.2 幾種智能雲平颱簡介
第6章 智能硬件的開發與案例
6.1 智能硬件的開發流程
6.2 智能硬件的開發規範管理
6.3 智能硬件開發案例簡介
附錄 基於Linux嵌入式軟件開發
參考文獻
整體來看,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乎其書名所暗示的“入門”範疇。它成功地架設起瞭一座從純粹的電子愛好者跨越到具備獨立設計和調試能力的初級硬件工程師之間的橋梁。我發現自己不再滿足於照搬書中的代碼,而是開始嘗試替換傳感器、修改通信協議,甚至思考如何優化現有代碼的能耗。這種由“模仿者”嚮“創造者”轉變的心理驅動,是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它不是一本讓你看完就能立即做齣一個能賣錢的産品指南,但它絕對是一本能教會你如何思考硬件設計問題、如何係統性地解決開發中遇到的各種疑難雜癥的絕佳教材。特彆是最後幾個章節關於物聯網(IoT)連接和數據上傳的部分,提供瞭一個非常現代化的視角,讓我意識到,我手中的小闆子不再是孤立的設備,而是龐大網絡中的一個節點。這本書給予我的,是紮實的底層知識和麵嚮未來的視野,讓我對未來的學習方嚮更加清晰和充滿期待。
評分關於工具和環境的搭建部分,這本書的處理方式顯得異常細緻和務實。我記得很多在綫教程在環境配置上總是語焉不詳,導緻我花費大量時間在解決驅動衝突和庫文件找不到的問題上。然而,這本書提供瞭一個詳盡的清單,不僅列齣瞭硬件采購的推薦型號(並且給齣瞭備選方案,考慮到瞭不同預算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它為不同操作係統(Windows、macOS、甚至Linux)的開發者提供瞭定製化的安裝流程指南。特彆是對特定IDE(集成開發環境)的插件配置,它用截圖的方式一步步演示,讓整個過程變得透明化。我原本最害怕的就是這些前期準備工作,總覺得那是通往真正開發前的一道高牆。但這本書通過這種精雕細琢的指導,極大地降低瞭入門的門檻。我甚至感覺,這本書本身就充當瞭一套非常完善的“開箱即用”工具包說明書,確保讀者能迅速地從“準備階段”切換到“動手實踐階段”,極大地提高瞭學習效率和信心。
評分當我翻到關於傳感器數據采集和信號處理的那幾個章節時,我開始真正體會到這本書的深度瞭。它沒有滿足於停留在“讀到數字值”這個淺層麵上,而是深入探討瞭數據采集中的常見陷阱,比如噪聲過濾、漂移校正以及如何選擇閤適的采樣率。這些內容往往是那些輕量級的快速入門指南會直接跳過,但它們恰恰是決定一個智能硬件産品能否“可靠工作”的關鍵所在。作者在這裏引入瞭一些基礎的數學模型和濾波算法,比如簡單的移動平均和更復雜的卡爾曼濾波概念的引入,但處理得非常巧妙,沒有讓復雜的數學公式占據主導地位,而是側重於解釋這些算法在解決實際硬件問題中的應用場景和效果對比。這種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的寫法,讓我開始思考,原來一個看似簡單的溫度計,背後也蘊含著如此精妙的工程權衡。這極大地提升瞭我對“智能”二字的理解,它不再是魔術,而是嚴謹的科學與工程的結閤。
評分讀完前三章,我不得不說,作者在內容組織上的功力著實瞭得。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精準,沒有那種一上來就拋齣復雜概念讓人望而卻步的毛病。它采取瞭一種非常平滑的“螺鏇上升”教學法。比如,在介紹完基本的數字邏輯後,立刻就引入瞭一個簡單的LED閃爍程序作為即時反饋,這種即時成就感對於保持學習動力至關重要。我尤其欣賞它對“為什麼”的解釋。很多入門書籍隻是告訴你“這樣做”,但這本書會深入剖析“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來處理信號”,這對於建立深層次的理解非常有幫助。我注意到,在涉及軟件編程的部分,作者似乎偏愛使用一種非常注重可讀性的編程風格,大量的注釋和模塊化的代碼結構,讓我這個剛接觸嵌入式編程的人也能輕鬆跟上思路,而不會被一堆語法糖搞暈。那種感覺就像是有人在我身邊,一邊敲著鍵盤,一邊小聲提醒我:“看,這裏的變量命名要規範哦,以後維護起來會輕鬆很多。”這種潛移默化的好習慣培養,比單純教會我寫齣能運行的代碼要寶貴得多。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吸引人,那種深邃的藍色背景搭配著簡潔的白色和亮眼的橙色字體,立刻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是一個對新興科技充滿好奇的業餘愛好者,看到“智能硬件開發入門”這個名字時,內心的小火苗立刻就被點燃瞭。我原本對電子工程知之甚少,隻停留在能給我的電腦升級內存條的水平,但總覺得現在的世界萬物互聯,如果能親手做齣一個能與我互動的“小玩意兒”,那該多酷啊!所以,我滿懷期待地翻開瞭第一章。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耐心的老師,能把那些晦澀難懂的電路圖、代碼邏輯,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娓娓道來。我特彆關注它是否會詳細介紹幾種主流的開發平颱,比如Arduino、樹莓派或者ESP32係列,畢竟實踐纔是硬道理。如果它能配上清晰的實物照片和分步指南,那就太棒瞭。我期待它能從最基礎的元器件識彆講起,逐步過渡到傳感器的數據讀取、執行器的控製,最終能讓我搭建起一個像“智能傢居環境監測站”這樣的完整項目。這本書的份量看起來很紮實,希望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有大量的實戰案例支撐,能讓我這個新手少走彎路,順利點燃我的第一個硬件創意火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