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西方文化的30異類
定價:38.00元
售價:25.8元,便宜12.2元,摺扣67
作者:孫宜學
齣版社:上海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208076396
字數:264000
頁碼:36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本書以現代的眼光,對以19世紀90年代為中心的歐美唯美主義與頹廢主義思潮的精英人物(威廉·羅伯遜、約翰·羅斯金、瓦爾特·佩特、喬治·摩爾等)重新進行闡釋,提煉他們人生的精華,其榮光華彩與憂思苦痛均在書中得以展現。
內容提要
19世紀90年代,一大批以唯美主義者和頹廢派自居的藝術傢以《黃麵誌》和《薩伏依》兩種雜誌為中心,招搖過市,特立獨行,呼朋引類,此唱彼和,把世紀末的歐洲文壇攪鬧得聲色紛呈,形成瞭當時歐洲文壇上的一大景觀,被稱為“紫紅色十年”(mauve decade),更餘音裊裊延續到今,在新時代的文壇上泛起漣漪和迴響。本書以現代的眼光對這些天纔重新進行闡釋,提煉他們人生的精華,其榮光華彩與憂思苦痛均在書中得以展現。
目錄
作者介紹
孫宜學,同濟大學中文係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外文學關係研究、翻譯研究,已齣版學術專著六部、譯著七部,主編四種叢書,發錶學術論文四十餘篇。2004年曾赴英國愛丁堡大學英文係進行訪問研究。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頗具匠心,那一種既古典又帶著一絲不安的色彩搭配,仿佛在暗示著其中蘊含著不尋常的故事。而“西方文化的30異類”這個書名,更是直接點燃瞭我內心深處的好奇。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文明進步,往往不是來自於一帆風順的坦途,而是來自於那些在風雨中挺立,敢於挑戰既定規則的個體。我特彆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讀到那些被曆史的洪流有意或無意地淹沒,卻又以其獨特的個性和思想,深刻影響瞭西方文化發展軌跡的人物。我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是那些在藝術上開宗立派的先行者,在哲學上顛覆傳統的思想巨匠,抑或是那些在科學領域,用非傳統的視角探索未知世界的勇士。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如何細緻地勾勒齣這些“異類”的人生軌跡,分析他們思維的獨特性,以及他們是如何在不被理解甚至被誤解的環境下,迸發齣耀眼的光芒,並最終在西方文化的版圖上,刻下屬於自己的深刻烙印。這本書給我一種強烈的預感,它將是一次對“主流”觀念的挑戰,一場對曆史真相的重新挖掘。
評分初讀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所傳達的一種“反思”的力量。我們總是習慣於從宏大敘事的角度去理解曆史,去歌頌那些被奉為圭臬的人物和事件。然而,這本書的名字“西方文化的30異類”,一下子就將我的注意力引嚮瞭那些“非主流”的存在。這讓我産生瞭一種強烈的預感,這本書或許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們看到西方文化發展過程中那些不被輕易提及,但卻至關重要的“另類”聲音。我設想著,作者會如何去挖掘這些“異類”的經曆,他們的思想是如何孕育而生的,又為何會與當時的社會格格不入。我希望看到的是,不僅僅是對這些人物的簡單羅列,而是對他們如何挑戰傳統、打破陳規,以及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瞭西方文化的發展脈絡,甚至是在更深遠的意義上,塑造瞭我們今天所理解的“西方文明”。這本書給我一種感覺,它是在鼓勵我們打破固有的認知框架,去關注那些被邊緣化的聲音,去理解那些不被贊揚,卻同樣具有曆史價值的存在。
評分這套書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本曆史讀物,不如說是一本思想的挖掘機。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感覺沉甸甸的,不是書本身的重量,而是它所承載的可能包含的深刻洞見。我一直覺得,真正的創新和變革,往往不是來自那些循規蹈矩的“主流”,而是源於那些敢於“走偏”的靈魂。所以,“30異類”這個概念,就足以讓我産生濃厚的興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引領我進入那些被我們熟悉的宏大敘事所掩蓋的角落,去發現那些被主流曆史選擇性遺忘的個體。我期望看到作者如何剖析這些“異類”的思維模式,他們是如何在自己的時代裏,發齣不一樣的聲音,甚至是被誤解、被排斥。更重要的是,我想瞭解他們的“異類”之處,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變瞭西方文化的走嚮,甚至是推動瞭文明的進步。我腦海裏浮現的,是那些在藝術上獨樹一幟的先鋒派,在哲學上挑戰傳統的思想傢,或者是在科學領域敢於提齣顛覆性猜想的科學傢。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看到,曆史的長河並非是筆直的,而是充滿瞭各種岔路和暗流,而這些“異類”,正是那些暗流中的重要推動者。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帶著一種叛逆不羈的氣息,燙金的標題“西方文化的30異類”在深邃的背景下閃耀,仿佛是在邀請讀者一同踏上一段探索邊緣地帶的旅程。我一直對那些挑戰主流、顛覆認知的人物和思想深感興趣,所以這本書的名字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拿到書的那一刻,就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我尤其期待書中對那些被曆史洪流忽視,但卻以其獨特方式深刻影響瞭西方文明進程的“異類”的解讀。我想象著,作者會不會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地揭開這些人物不為人知的動機,分析他們與時代格格不入的原因,以及他們的思想和行動如何像一顆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激蕩起層層漣漪。我希望能讀到關於藝術傢、哲學傢、科學傢,甚至是社會運動傢,那些不甘平庸,敢於質疑權威,用自己的生命書寫非凡篇章的故事。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承諾著一場智識上的冒險,一次對“正常”與“異常”邊界的重新審視。我希望它能給我帶來驚喜,讓我看到一個不那麼光鮮亮麗,但卻更加真實、更加動人的西方文化發展圖景。
評分拿到這本《西方文化的30異類》,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打破常規的勇氣。我一直覺得,曆史的魅力往往體現在那些不被主流所認可,但卻以其獨特的方式深刻影響瞭時代的人物身上。這本書的名字就精準地抓住瞭這一點,它預示著一場深入挖掘西方文化邊緣地帶的探索。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義和選擇這“30位異類”的?他們是藝術傢、哲學傢、科學傢,還是革命者?他們的“異類”之處體現在哪些方麵?是思想上的叛逆,行為上的不羈,還是對社會規範的挑戰?我期待的不僅僅是他們的故事,更希望看到作者如何分析他們與他們所處時代的互動,他們是如何在不被理解甚至是被排斥的環境下,堅持自己的理念,並最終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這本書給我一種感覺,它是在鼓勵我們打破對“成功”和“主流”的單一標準,去發現那些在默默中改變世界的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