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地铁玩南京苏州

搭地铁玩南京苏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搭地铁玩南京苏州》编辑部 著
图书标签:
  • 南京
  • 苏州
  • 地铁
  • 旅游
  • 攻略
  • 交通
  • 城市漫游
  • 周末游
  • 自驾游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21100
商品编码:2971313101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搭地铁玩南京苏州

定价:49.80元

作者:《搭地铁玩南京苏州》编辑部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1222211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搭地铁”系列图书由总超过300万册的旅游图书品牌考拉旅行全案策划、化学工业出版社旗下蓝鲸旅行出品。2. 本书首版于2015年,经过6次实地信息更新后,化工版《搭地铁玩南京苏州》囊括29大热门站点、328个旅行热地,一册在手,出行无忧。3. 全书图文并茂,版式简洁时尚,目录索引检索方便,是您在南京苏州旅游、生活的**随身书。

内容提要


目录


A 南京 南京速览 010

搭地铁畅游南京 012
南京10大人气看点 016
南京10大人气美食 020
南京10大人气平民餐馆 024
南京10大购物热地 028
南京10大人气特产 032
1号线
Part 1
036-109
红山动物园站 038
红山森林动物园 038
幕府山景区 039
长江观音景区 040
南京燕子矶公园 041
南京长江大桥 042
南京站站 044
神策门公园 044
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045
阅江楼 046
静海寺 047
玄武门站 048
玄武湖 048
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 051
明城墙公园 051
解放门 052
狮子桥美食街 052
西流湾公园 053
清真韩复兴板鸭店 053
回味鸭血粉丝汤 053
长三角图书批发市场 054
颐和路公馆区 054
国民高法院旧址 056
傅抱石故居 057
明城汇创意休闲街区 057
和平影城 058
青春剧场 058
鼓楼站 059
鼓楼公园 059
九华山公园 060
暨南学堂纪念碑 062
鼓楼广场 062
大钟亭公园 063
六朝松 063
北极阁公园 064
台城 064
鸡鸣寺 065
原“国民”旧址 066
原“中央研究院”旧址 067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067
宋子文公馆 068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 068
珠江路站 069
珠江路科技街 069
南京大学 069
南京大学周边小店 070
拉贝故居 071
万象书坊 071
东南大学 072
先锋书店 073
新街口站 074
新街口 074
南京文化艺术中心 079
世界大戏院 080
尹氏鸡汁汤包(莫愁路总店) 080
芳婆糕团店 081
易记皮肚面 081
石鼓路天主教堂 082
太平南路商业街 082
绿柳居 083
大华电影院 083
三山街站 084
南捕厅街区 084
甘熙故居 084
夫子庙秦淮风景区 085
夫子庙商业区 087
江南贡院 088
瞻园 089
秦淮剧场 090
秦淮人家酒楼 090
李香君故居 091
晚晴楼 091
珍宝舫 092
老张兴 092
蒋有记锅贴店 093
莲湖糕团店 093
永和园 094
奇芳阁 094
六凤居 095
王导谢安纪念馆 095
白鹭洲公园 096
吴敬梓故居 098
糖坊廊 098
东方艺术院 099
中华门站 100
雨花台 100
南京科技馆 102
南京雨花石博物馆 103
中华门 103
天隆寺站 104
菊花台公园 104
浡泥国王墓 105
邓愈墓 105
百家湖站 106
百家湖 106
将军山风景区 107
宿根植物园 108
南唐二陵 108
牛首山 109
2号线
Part 2
110-155
云锦路站 112
南京云锦博物馆 112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13
莫愁湖站 114
莫愁湖公园 114
和平广场 117
朝天宫 117
西祠街区 119
汉中门站 120
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 120
古四眼井 120
乌龙潭公园 121
龙蟠里 124
南京师范大学 125
清凉山 126
大行宫站 128
总统府 128
大行宫广场 131
南京图书馆 131
江苏省美术馆 132
郑和纪念堂 132
南京1912休闲街区 133
南京地质博物馆 133
西安门站 134
梅园新村纪念馆 134
明故宫站 136
明故宫遗址 136
午朝门公园 137
明御河 137
刘长兴 138
创意东8区 138
南京博物院 139
苜蓿园&钟灵街站 140
钟山风景区 140
明孝陵 143
南京海底世界 144
中山植物园 145
梅花山 146
中国现代玉文化艺术苑 147
紫霞湖公园 147
中山陵 148
灵谷寺 150
南京地震科学馆 152
仙鹤门&经天路站 153
栖霞山 153
栖霞寺 154
阳山碑材 155
汤山风景区 155
10号线
Part 3
156-161
奥体中心站 158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158
金陵图书馆新馆 161
滨江公园 161
B 苏州 苏州速览 164
搭地铁畅游苏州 166
苏州10大人气看点 170
苏州10大人气美食 174
苏州10大伴手好礼 178
1号线
Part 1
182-207
木渎站 184
天平山风景名胜区 184
玉山路&苏州乐园站 189
玉山公园 189
苏州乐园 190
索山公园 194
何山公园 194
西环路站 195
苏州高新区 195
苏州市体育中心 195
苏州革命博物馆 196
苏州运河公园 196
寒山寺 197
枫桥景区 197
临顿路站 199
苏州公园 199
观前街 200
万寿宫 200
光裕书场 201
玄妙观 201
罗汉院双塔 202
十全街 202
相门站 203
苏州大学 203
东园 204
苏州动物园 204
狮子林 205
苏州博物馆 205
拙政园 206
耦园 206
东方之门站 207
东方之门 207
金鸡湖景区 207
2号线
Part 2
208-211
山塘街站 210
广济公园 210
山塘街 210
苏州丝绸博物馆 211
北寺塔 211
索引 212-216

作者介绍


《搭地铁玩南京苏州》编辑部是国内旅游图书编撰团队。

文摘


序言



踏浪古今,漫游江南: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盛宴 本书并非一本单纯的旅游攻略,它更像是一本精心编织的文化邀请函,邀您一同走进那片承载着千年历史、孕育出无数传奇的江南沃土。我们将一同跨越时空的界限,从古至今,从历史的深处走向现代的繁华,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的厚重,用心灵感受它的温情与灵动。 第一章:水墨丹青,江南初印象 江南,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朦胧的美感。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生活意境。在这里,小桥流水人家,白墙黛瓦,青石板路,烟雨朦胧,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流动的画卷。 我们将在这一章里,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江南最本真的模样。从那些婉约的诗词歌赋中,我们探寻江南文化的源头。《诗经》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诗句,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淳朴的年代,看到了农人辛勤劳作的身影,听到了吴侬软语的歌唱。唐诗宋词中,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他们对江南的赞美与眷恋。白居易的“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些诗句不仅是优美的文字,更是对江南风物的生动写照,是对江南精神的凝练概括。 我们将深入探究江南的地理特征,理解“水”对于江南的重要性。纵横交错的水系,滋养了这片土地,也塑造了这里人民的生活方式。从运河的千年漕运,到家家户户的枕河而居,水赋予了江南独特的韵味和灵气。我们将追溯运河的辉煌历史,感受它作为经济动脉和文化纽带的深刻影响。想象当年舟楫往来,货物川流不息的景象,体味那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 除了自然风光,我们还将聚焦江南的人文风情。江南人以其温良恭俭让的品德闻名于世,他们的生活哲学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智慧,追求着宁静致远的生活方式。我们将走进那些古镇的深巷,聆听老人们讲述家族的兴衰,感受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在那些古老的祠堂里,我们触摸历史的痕迹,了解家族的传承与变迁。在那些精美的园林中,我们体会“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感悟中国传统美学的极致。 第二章:烟雨楼台,历史的回响 江南,是历史的厚重之地,是无数王朝兴衰的见证者。在这里,我们不仅能看到小桥流水,更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我们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回到吴越争霸的春秋时期,感受勾践卧薪尝胆的决心,体验范蠡西施的传奇爱情。在那些古老的城墙下,我们仿佛还能听到金戈铁马的嘶吼,感受到战火纷飞的硝烟。 进入秦汉,这里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区域,南方经济的腾飞从这里开始。三国时期,孙权在此建立吴国,留下了赤壁之战的壮丽史诗。东晋南渡,士族在此繁衍,文人雅士带来了中原的文化,与江南本土文化融合,孕育出了独特的江南文化。 唐宋时期,江南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经济的高度繁荣,文化的空前昌盛,使得江南成为了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诗歌、绘画、书法、园林艺术等都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我们将在这一章里,深入探究那些在江南留下了足迹的文人墨客,了解他们在这里的生活与创作,感受他们对江南的热爱与情怀。 元明清时期,江南的经济地位依然举足轻重,商品经济的发展更加迅猛,为当时的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这里也是思想文化交流的活跃地带,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艺术家。 我们将不仅仅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简单罗列,更会尝试去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今日的江南。例如,大运河的开凿,它如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格局,又如何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的延伸,如何让江南的丝绸走向世界,又如何将异域的文化带入江南。 我们还会关注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角落,发掘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那些普通百姓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奋斗与牺牲,同样是构成江南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史料的细致考证和生动解读,我们将为读者呈现一个立体、鲜活的历史江南。 第三章:丝竹雅韵,文化基因的传承 江南的文化,是其最引以为傲的财富。它不仅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流淌在江南人血液中的基因。 我们将首先聚焦江南的文学艺术。宋词的婉约,明清小说的繁荣,都与江南这片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将细读那些描绘江南风物、抒发江南情怀的文学作品,感受文字的力量,体会作者的情感。那些在江南诞生的文学巨匠,他们的作品不仅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巅峰,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 江南的绘画艺术,以其独特的写意风格和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从顾恺之的“人物神情,仿佛正在对面”到明四家的笔墨丹青,江南画派的画家们用画笔描绘了江南的山水之美,生活之趣,精神之高。我们将品读那些传世名画,理解其背后的意境与哲学。 园林艺术更是江南文化的一朵奇葩。苏州园林的精致典雅,杭州园林的清新自然,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我们将带领读者走进那些闻名遐迩的园林,解读它们的设计理念,欣赏它们的精巧构思,感受其中蕴含的东方美学。从一草一木,一亭一榭,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 除了这些显性的文化艺术,我们还将深入探究江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弹的悠扬婉转,昆曲的唱念做打,苏绣的针针传情,以及那些世代相传的民俗风情,都构成了江南独特的文化魅力。我们将采访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坚守与创新,感受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江南的饮食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精致的淮扬菜,到小巧玲珑的苏式点心,江南的食物不仅满足了味蕾,更体现了江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我们将介绍那些经典的江南美食,分享它们的制作方法和背后的故事,让读者在味蕾的体验中,感受江南的独特韵味。 第四章:时代新章,江南的现代风采 时光流转,江南并非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它也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我们将目光投向现代江南,关注那些充满活力的城市。快速发展的经济,日新月异的科技,正在重塑着这片古老的土地。我们将探访那些充满创新活力的科技园区,了解江南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崛起。 同时,我们也会关注江南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努力。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江南也在积极拥抱现代文明,将古老的文化与现代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例如,现代化的剧场里上演的昆曲,古老建筑改造而成的艺术空间,都展现了江南文化的新风采。 我们还将关注江南人民的生活方式。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江南人民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的追求。我们将在这一章里,展现现代江南人的生活图景,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他们的梦想与追求。 这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江南体验。它不仅仅是关于景点和美食的介绍,更是对江南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的深入解读。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读者能够真正地“走进”江南,感受它的温度,理解它的深度,爱上这片美丽的土地。它是一场心灵的旅行,一次文化的洗礼,一次穿越古今的漫游。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值我对周边游产生浓厚兴趣的阶段,尤其想避开自驾的拥堵和停车的烦恼,地铁出行无疑是最佳选择。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精准——就是围绕着地铁网络来构建整个游玩攻略。我最欣赏的是它对“换乘效率”的考量。很多攻略书只是告诉你“坐几号线”,这本书则会详细分析不同线路之间的换乘时间,甚至会根据客流高峰期给出建议,比如“早上九点前尽量避免在XX站换乘XX线”。这种级别的细致,简直是为我这种时间观念比较强的人量身定做的。此外,它对“地铁站内美食”的挖掘也十分到位,很多隐藏在站厅或出站口附近的宝藏小吃,如果不是本地人指点,我可能一辈子都发现不了。这些零散却美味的体验,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在地生活”的感知。比起那些只关注景点门票和开放时间的传统攻略,这本书更像是教你如何融入城市脉搏的“生活流”指南,非常贴合现代都市人的快节奏和对生活品质的要求。

评分

对于一个喜欢自己规划行程的“自由行”爱好者来说,我最看重的是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可靠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过多冗余的背景介绍,而是直奔主题——如何到达。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对南京和苏州两地的地铁系统在不同时间段的运营差异也有所提及,比如节假日末班车时间可能会提前,这一点极其关键,避免了深夜滞留的尴尬。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一些特殊地点的交通提示,比如去一些郊区园林,虽然不是直达地铁,但它给出了从最近的地铁站出发,转乘公交或共享单车的详细路径和预估时间,这种“最后一公里”的覆盖,是很多纯粹的地铁指南所欠缺的。这本书的操作性极强,我甚至可以将它打印出来,随身携带,因为它所有的信息点都是围绕着“快速决策”和“精准导航”来组织的,对于我这种不喜欢在手机上频繁查看地图的人来说,纸质书的直观性无可替代。

评分

说实话,市面上的旅游书籍汗牛充栋,但大多都充斥着千篇一律的“网红打卡点”介绍,读起来非常模式化。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似乎更注重“慢节奏”的深度体验,虽然主题是地铁,但它引导你去探索的却是地铁沿线那些被忽略的角落。我尤其喜欢它关于“文化街区步行游览”的那几章。它会告诉你,从某个地铁站出来后,最佳的步行路线是什么,应该先去哪个安静的街巷感受一下老建筑的韵味,然后再去人声鼎沸的商业区。这种动静结合的节奏感,让我感觉自己在旅行中找到了平衡点。书中对于“如何利用地铁避开人潮”的建议也特别实在,比如建议游客在周末的上午十点前,尽量选择相对偏远的地铁站出行,这样能保证在核心景区刚开门时,就能享受到相对清净的时刻。这种“反向操作”的智慧,真正体现了作者对这座城市旅游淡旺季的深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官方宣传。

评分

我带着这本书去了一趟苏州,最大的感受是它成功地将“旅行”与“通勤”的概念进行了有趣的融合。这本书的书写风格非常轻快、口语化,读起来就像一个热情的朋友在旁边给你实时讲解。它没有把地铁站仅仅当作到达景点的中转站,而是把每个站周边的小型生活圈也纳入了探索范围。比如,它会推荐在某个不出名的老城区地铁站下车,去寻找当地人排队的早餐店,这种“为了一口吃的,绕远路也值得”的旅行哲学,完全戳中了我这个吃货的G点。而且,它对于“如何携带行李搭乘地铁”也给出了一些建议,比如避开早高峰,或者在某些大站出口的无障碍设施使用指南,这些都是教科书上找不到,但日常出行中又非常实用的内容。这本书真正教会我的不是去哪里,而是“怎么去”和“在路上可以做什么”,让枯燥的地铁通勤时光充满了期待和探索欲。

评分

这本《搭地铁玩南京苏州》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活泼,色彩明亮,一看就知道是本适合说走就走、轻松出行的指南。我拿到这本书后,首先被它清晰的版式吸引了,里面的地图和线路图做得非常直观,对于像我这样不太擅长看复杂交通图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我特别喜欢它对各个地铁站周边景点的介绍方式,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罗列,而是加入了许多实用的“避坑”小贴士。比如,它会告诉你哪个出口离最美的老字号最近,哪个站点的换乘通道最容易迷路,或者哪个站出去后可以直接连通到某个商场的地下通道,这些细节在实际旅行中真的太重要了。而且,书里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南京和苏州城市历史的小故事,让我在规划行程的同时,也能对路过的每一站多一份人文的理解,而不是走马观花。比如,讲到新街口站,它不光提了购物,还顺带讲了那片区域的历史变迁,瞬间让我的旅行变得有深度起来。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结合得恰到好处,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本地朋友在手把手教你如何高效又舒服地玩转这两个城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