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杭州
:28.00元
售价:19.6元,便宜8.4元,折扣70
作者:倪锡英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8071884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旅游爱好者、历史爱好者、具有怀旧情怀的人群
本书是“都市地理小丛书”中的一本,丛书源自1931-194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的“都市地理小丛书”,在这套丛书中,倪锡英先生抛开了“地理”给人留下的枯燥乏味之印象,不仅用真实、简明、生动的笔触和大量珍贵的图片记载了南京的历史沿革、地理形势、交通、名胜、古迹等方面,对南京的人事片段、生活印象也有着颇为细微、贴切的描写,从而给我们留存下了那个时代南京的特色与印记。
如果说很多城市读物只是在描绘风景,那么这本《杭州》则是在描绘“灵魂”。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深沉的、几乎带有宿命感的东方美学。作者的语言非常凝练,几乎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恰到好处,如同精心打磨过的玉器,温润却不失锋芒。书中对西湖的水性有着近乎哲学的思考,它似乎是这座城市情绪的放大镜,平静时内敛,波澜时磅礴。最让我震撼的是作者对“遗产”二字的理解,他探讨的不是如何保存古建筑,而是如何让历史的精髓在现代生活中继续呼吸,如何让古老的气质不被廉价的商业化所稀释。这种对文化本真的执着追求,让这本书具有了超越地域的价值。读罢,心中涌起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平静和对“存在”本身的敬畏,仿佛自己也参与了一场关于时间、美与永恒的深度冥想。它无疑是一部富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城市颂歌。
评分这本《杭州》简直就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作者的笔触细腻得如同西湖边的晨雾,将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刻画得淋漓尽致。我原本以为这不过是一本寻常的城市游记,但翻开后才发现,它更像是一本关于“时间”和“记忆”的深度对话录。书中对那些隐藏在繁华背后的老街巷的描摹尤其令人动容,那些青石板路,那些斑驳的黛瓦白墙,仿佛都带着千年的呼吸。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桂花香,听到那吴侬软语的市井喧嚣。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景点,而是将历史的厚重感与现代生活的节奏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特别是描述南宋故都的兴衰变迁时,那种沧桑感让人不禁屏息凝神,仿佛亲眼目睹了朝代的更迭。读完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订一张去杭州的车票,去寻找书中那些让我魂牵梦绕的角落,去感受那种被文字浸润过的独特韵味。它不仅仅记录了杭州的表象,更挖掘了这座城市深层的文化肌理,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带着一种略显挑剔的眼光,毕竟关于杭州的文学作品汗牛充栋,很难再有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然而,这本书的叙事结构和语言风格,却展现出一种近乎冷峻的疏离美感,这恰恰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它不是那种煽情的赞美诗,反而更像是一份精密的城市解剖报告,用近乎学术的严谨去探究杭州人骨子里的那份从容与韧性。书中对现代杭州的商业脉络和科技创新的探讨,视角独到且充满洞察力,完全跳脱了传统“烟雨朦胧”的刻板印象。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探讨城市发展与传统保护之间的微妙平衡时所展现出的深刻思考,没有简单地站队,而是呈现了一个复杂、多维的现实图景。这种冷静的叙事,反而让读者在不经意间被引导去主动思考:这座城市究竟是如何在古今交替的洪流中保持其独特精神内核的?阅读体验是知性且充满启发性的,非常适合那些对城市社会学和文化地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简直就像是技艺高超的织锦匠人手中的丝线,繁复、精致,却又浑然一体。阅读的过程,是一种极致的感官享受。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回味那些描述场景的句子,它们太富画面感了,以至于我几乎能触摸到湖面微风拂过的凉意,闻到龙井茶初泡时的那股清冽的草本气息。作者似乎对光影的把握有着超乎寻常的天赋,对不同时辰、不同季节下,钱塘江畔或灵隐寺内的光线变化描摹得入木三分。但这本书的精妙之处,远不止于此。它穿插了许多当地的民间传说和不为人知的小故事,这些碎片化的叙事如同散落在珍珠串上的小宝石,闪烁着温润的光芒,为这座城市增添了许多神秘和人情味。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短暂地融入了那些故事之中,与那些老茶馆里的闲谈者、画舫上的诗人一同呼吸过。这是那种能让你一打开就沉浸其中,久久不愿抽离的佳作。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门槛略高,它更偏向于一种文学性的散文随笔,对读者的知识储备和共情能力有一定要求。作者的行文节奏变化极大,时而如同疾风骤雨般对历史事件进行快速梳理,时而又慢到如同老人在石凳上慢慢讲述一个陈年的旧事。这种节奏的跳跃性,初读时可能会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坚持读下去后,你会发现这正是作者刻意为之,用以模仿杭州人那种看似松弛、实则蕴含深厚底蕴的生活状态。我特别喜欢其中对“匠人精神”的探讨,它不只是指工艺上的精湛,更是一种对生活本身保持敬畏和耐心的态度。书中对于一些著名学府和文人墨客与这座城市的关系的剖析,也充满了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杭州如何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避风港。这不是一本可以“快速消费”的书,它需要你带着耐心和好奇心去拆解,去体会那种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