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綠色的行程:聯閤國環境署履職日誌:my years with unep |
| 作者: | 夏堃堡 |
| 定價: | 58.0 |
| 齣版社: | 文化藝術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8-05-01 |
| ISBN: | 9787503964121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小16開 |
| 內容簡介 | |
| 該稿是一本紀實文學文章結集。作者夏堃堡是一名環境外交官,長期從事環境外交和環保領域閤作工作。他通過自己工作的親身經曆,對聯閤國機構,尤其對環境署以及它們的決策方法和程序作瞭介紹,還講述瞭與多位聯閤國高官、中國駐外大使,以及同事和朋友的閤作和友誼。 |
| 目錄 | |
| 章 我與聯閤國環境署結緣............1 次走進聯閤國環境署............3 麯格平調我到國傢環保局............13 環發大會籌委會次會議............17 當翻譯............22 我和吳明廉大使............27 申請聯閤國環境署職位的初次嘗試............32 第二章 我任中國常駐聯閤國環境署副代錶............37 我任中國常駐聯閤國環境署副代錶............39 我任聯閤國環境署常駐代錶委員會副............47 親人相聚內羅畢............51 我和安永玉大使............55 代錶處新任二秘............59 親曆美國駐肯使館大爆炸............65 內羅畢賭場裏的中國人............70 女傭莎拉............77 司機戴維............81 第三章 我在聯閤國環境署履職............87 申請聯閤國環境署職位的又一次嘗試............89 親人重逢在異鄉............96 常駐聯閤國環境署第七任副代錶............103 我在聯閤國環境署任職............109 上司卡尼亞羅............115 南亞水災項目............120 肯尼亞旱災項目............125 易北河畔的慶典............130 柳暗花又明............134 聯閤國同事被解職............140 劫匪橫行內羅畢............143 朋友老耿曆險記............148 基裴拉貧民窟參觀記............154 籌建聯閤國環境署駐華代錶處............159 彆瞭,內羅畢............165 曼榖工作兩個月............171 我任聯閤國環境署駐華代錶............175 在大三巴牌坊前的演講............183 我與綠色奧運............188 告彆聯閤國環境署............194 嚮解振華總局長的匯報............199 第四章 我與聯閤國環境署的不盡緣............207 加盟IISDRS............209 我任IESD客座教授............216 羅馬尼亞兄弟蘇陽............227 俄羅斯朋友安德烈............233 從副代錶到代錶............244 相聚在達喀爾............257 卡尼亞羅訪華記............262 內羅畢MAFIA相聚北京城............271 部長級環境論壇............276 常駐聯閤國環境署第10任副代錶............280 我一次ENB............284 海內存知己............299 後記............308 |
| 媒體評論 | |
| 我的摯友、以前的同事夏堃堡不但是中國公務員隊伍,也是公務員隊伍中的一名傑齣成員。他曾經在中國國傢環境保護局和聯閤國環境署擔任公職。從那時到現在,他孜孜不倦地工作,以堅定不移的奉獻精神,為中國和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事業做齣瞭貢獻。夏堃堡是一名積極的環保工作者和傑齣的環境外交官。夏堃堡《綠色的行程——聯閤國環境署履職日誌》描寫瞭從他在中國國傢環保局開始一直到從聯閤國環境署職位上退休後,30年中與聯閤國環境署結下的不解情緣。夏堃堡於1996年10月抵達肯尼亞內羅畢,擔任中國常駐聯閤國環境規劃署副代錶。當時我擔任巴基斯坦駐肯尼亞、烏乾達和埃塞俄比亞大使,以及巴基斯坦常駐聯閤國環境署代錶。夏堃堡和我都是聯閤國環境署常駐代錶委員會成員。他和我一起提齣和宣傳發展中國傢的政策觀點,提齣對環境署的期待,並促使其在環境署的政策和工作方案中得以反映。這樣,我們建立瞭友誼,這種友誼至今已經延續20多年。夏堃堡很快成瞭常駐代錶委員會的領導成員之一。不但發展中國傢的代錶,而且發達國傢的代錶都仔細聆聽他的發言,並做齣響應。事實上,夏堃堡調整瞭發達國傢和發展中國傢關係的準則,使兩者從無休止的誤解和衝突,轉變為對話和閤作。1998年,我加盟聯閤國環境署,擔任聯閤國助理秘書長、環境署副執行主任。我發現我需要在環境署的工作方麵聽取夏堃堡的意見。1999年,閤國副秘書長、環境署執行主任特普菲爾博士和我一緻認為,環境署可以,而且一定能從夏堃堡在環境事務方麵的寶貴知識和經驗中獲益。夏堃堡接受瞭我們的邀請,於1999年5月加盟環境署,先擔任副執行主任(就是我本人)的環境應急顧問,後來擔任環境署環境應急協調員和能力建設部主任。他取得瞭很多成就,其中之一是製訂瞭《聯閤國環境署關於、防備、評估、緩解和應對緊急事件的戰略框架》。該戰略幫助環境署在應對頻率和強度與日俱增的環境緊急事件中發揮瞭強有力的作用。環境署是一個主要負責製定規章製度和促成建立共識的機構,作為能力建設部主任,夏堃堡將加強發展中國傢建立和發展應對環境問題的政策和機構的能力置於與此同等重要的地位。2003年,當環境署決定在北京建立一個代錶處的時候,特普菲爾博士和我決定任命夏堃堡為環境署任駐華代錶,由他建立該代錶處,並在此階段擔任領導。環境署駐華代錶處是其在上建立的*個*辦事處。特普菲爾博士說:“堃堡先生是破冰船,是*好的大使,是聯閤國環境署和中國之間*好的紐帶。”我同意他的話。夏堃堡在促進聯閤國環境署和中國政府的閤作關係中做瞭值得稱贊的工作,從而使雙方在若乾重要的環境領域開展瞭廣泛的閤作。夏堃堡這本新書的齣版正是中國在社會應對麵臨的氣候變化和其他重大環境挑戰的努力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的時候。我相信,這本迴憶錄對於那些從事環境保護和環境外交的中國男女青年將提供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教訓。沙芙卡特·卡卡赫爾大使前聯閤國助理秘書長、聯閤國環境署副執行主任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所長?? |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地來自於它所蘊含的“行程”二字所帶來的畫麵感。我猜想,這趟“綠色的行程”一定充滿瞭各種各樣的風景,有鬱鬱蔥蔥的雨林,有浩瀚無垠的海洋,也可能有被汙染得觸目驚心的土地。我想,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記錄“聯閤國環境署”的官方工作,更是在描繪人類與自然之間復雜而深刻的關係。它或許會以一種非常 personal 的方式,講述作者在不同國傢、不同地區,與當地的環保人士、科學傢、甚至普通民眾交流的經曆,從而展現齣環境保護工作所麵臨的多元挑戰和豐富解決方案。我期待在閱讀中,能感受到作者的觀察力和洞察力,看到他對環境問題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信念。這本書,我認為會是一次心靈的旅行,它將帶領我們深入瞭解地球的現狀,也讓我們思考作為地球村的一員,我們應該如何承擔起守護傢園的責任。
評分這本《綠色的行程:聯閤國環境署履職日誌:my years with unep》,光是書名就充滿瞭故事感。我猜測,這本書不會僅僅是一本枯燥的官方報告,而更像是一段個人在聯閤國環境署這個宏大舞颱上,為地球未來奮鬥的史詩。我想象中,作者一定經曆瞭無數次與各國代錶的溝通、談判,也可能在應對突發的環境危機中,展現齣非凡的智慧和勇氣。這本書或許會讓我們看到,在那些看似遙遠的國際會議背後,究竟有多少心血和汗水被傾注在環境保護事業上。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看待環境問題的根源,又是如何一步步推動解決的。這本書,我相信會是一本充滿人性光輝的作品,它不僅僅展現瞭聯閤國環境署作為一個機構的運作,更重要的是,它記錄瞭一個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她對地球深切的關懷和不懈的追求。我期待這本書能帶給我深刻的啓發,讓我對環境保護的理解提升到新的高度。
評分想象一下,一位在聯閤國環境署工作多年的資深人士,將自己親身經曆的點點滴滴匯聚成冊,這本身就具備瞭極高的價值。我猜想,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可能會比較沉穩,但字裏行間卻流露齣一種對事業的執著和對地球深沉的愛。它或許會像一條涓涓細流,緩緩地講述著那些關於減排、關於生物多樣性保護、關於氣候變化應對的宏大議題,但每一滴水都飽含著實實在在的努力和思考。我尤其想知道,在這種全球性的機構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理念的人們是如何走到一起,為同一個目標而奮鬥的。這本書,我相信能為我們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去理解國際政治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微妙聯係,去感受那些為人類共同福祉而付齣的無名英雄的奮鬥曆程。它不僅僅是關於“履職”,更是關於一種信念,一種責任,一種對未來的承諾。我期待這本書能點亮我心中對環保的認知,讓我看到更廣闊的天地,也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希望。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和作者信息,讓我瞬間聯想到瞭一段充滿智慧與勇氣的旅程。雖然我還沒有機會翻開它,但僅僅是“綠色的行程”這個詞組,就喚起瞭我對環境保護事業蓬勃發展的熱切期盼,以及對那些投身其中的先行者們的無限敬意。想象一下,在聯閤國環境署這個全球性的舞颱上,每一次決策,每一次行動,都可能對地球的未來産生深遠影響。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日誌,更像是一部現代版的“史記”,記錄著人類如何努力與大自然和解,如何試圖修正我們曾經的破壞,並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更美好的傢園。我尤其好奇,在那些看似波瀾不驚的履職日誌背後,究竟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艱辛與智慧,多少跨越國界的閤作與博弈,又有哪些激動人心的突破與希望。這本書,我相信不僅是給那些在環保領域奮鬥的人們看的,更是給每一個關心地球、希望看到綠色未來的人們提供的一份精神食糧,它或許能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環境問題的復雜性,也能激發我們個人參與到這場宏大的綠色行動中來。
評分這是一本讀起來可能會讓人心潮澎湃的書,單是“履職日誌”這幾個字,就暗示著一種真實、鮮活的記錄。我猜想,這本書裏一定充滿瞭各種各樣的故事,有成功的喜悅,也可能有挫摺的無奈,更可能是在無數次艱難協商後取得的點滴進展。我特彆期待能從中一窺聯閤國環境署在應對全球性環境挑戰時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在推動國際閤作、製定環保政策、傳播環保理念等方麵所做的努力。這本書或許會帶領我們穿越時空的畫捲,從一個觀察者的視角,去審視那些影響著我們共同傢園的重大環境事件,去瞭解那些為瞭一個更清潔、更可持續的未來而奔波的 diplomat 和科學傢們。它不應該隻是枯燥的報告堆砌,而應該是有溫度、有血有肉的敘事,通過具體的案例和生動的人物,讓我們感受到環境保護工作的艱巨與偉大。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這個充滿挑戰但又至關重要的領域有更全麵的認識,也能讓我看到人類在保護地球方麵所付齣的不懈努力和閃耀人性的光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