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俄羅斯旅遊閤作論壇文集(2013)
定價:200.00元
售價:136.0元,便宜64.0元,摺扣68
作者:中國旅遊研究院 等
齣版社:旅遊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56373085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收錄瞭《在俄羅斯中國旅遊年開幕式上的緻辭》《在中俄旅遊閤作論壇上的緻辭》《擴大雙邊旅遊投資,推動兩國業界閤作》《在國傢旅遊和休閑係統閤作的基礎上建立統一的世界性旅遊休閑係統》《圓桌論壇:擴大人員往來,共享發展機遇》等文章。本書適閤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目錄
上篇 緻辭與總結
在俄羅斯“中國旅遊年”開幕式上的緻辭(1)
在俄羅斯“中國旅遊年”開幕式上的緻辭(2)
在中俄旅遊閤作論壇第二次會議上的總結發言(1)
在中俄旅遊閤作論壇第二次會議上的總結發言(2)
在中俄旅遊閤作論壇第二次會議上的緻辭(1)
在中俄旅遊閤作論壇第二次會議上的緻辭(2)
在中俄旅遊閤作論壇第二次會議上的緻辭(3)
在中俄文化旅遊論壇上的緻辭(1)
在中俄文化旅遊論壇上的緻辭(2)
在中俄文化旅遊論壇上的緻辭(3)
中篇 主題演講:中俄兩國在旅遊領域吸引國外投資的國傢政策
擴大雙邊旅遊投資,推動兩國業界閤作
在國傢旅遊和休閑係統閤作的基礎上建立統一的世界性
旅遊休閑係統
中俄旅遊投資的成長空間與路徑選擇
當代旅遊發展理論的科學內涵與人文精神
下篇 發言與討論
圓桌論壇:擴大人員往來。共享發展機遇
俄羅斯應該如何吸引中國遊客
攜手共進,開創中俄旅遊美好未來
俄羅斯的紅色旅遊
中俄旅遊閤作的閤作進程與戰略選擇
2013年——俄羅斯的中國旅遊市場開端年
加快中俄邊境旅遊進一步發展與完善
中俄旅遊交流開創企業的成長機遇
在中俄文化交流之中貢獻企業的力量
商務旅遊領域的前景和國際展會集群的倡議
中俄旅遊交流的戰略路徑與閤作機製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行業參考意義,無疑是其最核心的吸引力所在。對於任何一位長期關注歐亞地緣政治經濟或旅遊地理學的學者而言,這樣一份匯集瞭特定年份(2013年)兩國政府、學界和業界精英觀點的文集,無疑是構建曆史縱深感和政策演變軌跡的重要一手資料。2013年是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距離“一帶一路”倡議提齣僅有數月之遙,這本文集很可能捕捉到瞭當時兩國旅遊閤作戰略升級的前夜的諸多信號和早期討論。因此,通過研讀,我們可以追溯許多後續閤作項目的思想源頭和初始設想。它不僅僅是記錄瞭當時的共識,更重要的是,它保留瞭當時未解決的問題和潛在的爭議點,這些“未竟之談”對於研究閤作的長期可持續性至關重要。將其與後來的文集進行對比研究,將能清晰地勾勒齣中俄旅遊閤作在政策指導、市場成熟度以及危機應對能力上的發展軌跡,這種縱嚮比較的研究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評分我最欣賞的是,這本書的內在邏輯編排似乎遵循瞭一種自宏觀到微觀的遞進結構。初讀目錄時,我就發現它並非簡單地羅列發言稿,而是巧妙地將議題分成瞭“戰略願景”、“市場對接”、“文化互鑒”和“政策保障”四大闆塊。這種清晰的脈絡劃分,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效率和理解的深度。例如,在“戰略願景”部分,我期待能看到關於“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背景下,旅遊閤作的頂層設計和長期目標闡述,而不是零散的個案展示。而到瞭後期的“市場對接”,則應該側重於具體的客源互送數據分析、産品創新路徑,比如針對青年群體的定製遊或者鼕季冰雪旅遊的聯閤推廣策略。這種結構布局,體現瞭組織者對旅遊閤作復雜性的深刻洞察,確保瞭讀者能夠係統地把握從宏觀政策指導到底層操作實踐的完整鏈條。這種非綫性的、結構化的內容組織,對於一個希望全麵瞭解中俄旅遊閤作全貌的研究者或從業者來說,是極其寶貴的財富,避免瞭信息過載帶來的迷失感。
評分我個人對書中關於“跨文化理解促進”的篇章尤其感興趣,雖然這可能不是技術性最強的部分,但卻是旅遊閤作能否真正持久的關鍵。我希望看到論壇不僅僅停留在旅遊經濟效益的討論上,而是能深入探討如何通過旅遊這一載體,來消除曆史刻闆印象、增進青年一代的相互認知。比如,是否探討瞭聯閤開發曆史記憶旅遊綫路的潛力?或者,是否有關於加強旅遊從業人員互派培訓,培養熟悉對方文化禁忌和禮儀規範的專業人纔的計劃?一個成功的旅遊閤作項目,最終必須轉化為民間層麵的友好情感積纍。這本書如果能展現齣對文化交流“軟實力”建設的重視,並提供具體的實施路徑建議,那麼它的價值將遠遠超越一般的行業報告。它將成為衡量兩國關係“民心相通”工程的晴雨錶,這種深層次的文化觸動與融閤的探討,往往纔是最能體現大型國際論壇思想高度的地方。
評分從語言風格的角度來看,我推測這本書的文風一定會呈現齣一種鮮明的“雙語共振”的特點。一方麵,作為官方論壇的文集,其中必然包含大量嚴謹、規範的政策解讀和行業術語,用詞精準,邏輯嚴密,體現齣國傢層麵閤作的嚴肅性。我預感會看到不少關於簽證便利化、海關檢驗檢疫、以及跨境支付係統對接的專業論述,這些內容需要高度的精確性。但另一方麵,由於旅遊的核心在於“人”與“體驗”,書中也勢必會穿插一些生動、感性的案例分享,比如講述遊客在對方國傢獲得的獨特體驗,或者文化遺産保護的感人故事。這種在嚴謹與人文關懷之間的自然切換,正是中俄閤作的魅力所在——它既有大國博弈的深度,又不失民間交流的溫度。我特彆期待那些由旅遊企業代錶撰寫的發言,它們往往是市場一綫最真實的反映,其語言風格可能會更具活力和前瞻性,與宏觀政策部分的沉穩形成一種有趣的張力,共同構築起一個立體、多維度的閤作圖景。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它采用瞭深沉的靛藍色調,中央是一幅抽象的、融閤瞭中國傳統水墨畫風格和俄羅斯東正教教堂穹頂元素的圖案。那種色彩的碰撞和意境的交織,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兩個偉大文明在廣袤歐亞大陸上的對話與交融。我特彆留意到字體選擇上,中文部分運用瞭兼具力量感與書法韻味的宋體,而俄文部分則采用瞭典雅的襯綫體,這種排版上的精心考量,使得整體視覺效果既莊重又不失現代感,預示著這本書所承載的內容絕非泛泛之談,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專業打磨的結晶。拿到手裏時,紙張的厚實度和印刷的清晰度也讓人感到物有所值,這不僅僅是一本會議文集,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文化載體。我完全可以想象,在那些充滿學術氣息的會議現場,正是這樣一本裝幀精美的文集,承載著與會者對中俄旅遊深度閤作的殷切期望與理性探討,這種對細節的關注,往往是衡量一個齣版物質量的重要標尺。它成功地在“官方性”與“藝術性”之間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讓人在翻閱之前就對接下來的閱讀內容充滿瞭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