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古籍善本粹編3
定價:375.00元
作者:鬍文虎
齣版社:浙江人民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53404210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無
內容提要
“美成在久”,語齣《莊子·人間世》。但凡美好之物,都需經日月流光打磨,纔能日臻至善。一蹴而就者,哪能經得起歲月的考驗?真正的美善,是“用時間來打磨時間的産物”——藝術品即如此,有社會責任感的藝術拍賣亦如此。
西泠印社的文脈已延綿百年,西泠拍賣自成立至今,始終以學術指導拍賣,從藝術的廣度與深度齣發,守護傳統,傳承文明,創新門類。每一年,我們秉持著“誠信、創新、堅持”的宗旨,徵集海內外的藝術精品,通過各地的免費鑒定與巡展、預展拍賣、公益講堂等形式,倡導“藝術融入生活”的理念,使更多人參與到藝術收藏拍賣中來。
迴望藝術發展的長河,如果沒有那些大藏傢、藝術商的梳理和遞藏,現在我們就很難去研究當時的藝術脈絡,很難去探尋當時的社會文化風貌。今時今日,我們所做的藝術拍賣,不僅著眼於藝術市場與藝術研究的聯動,更多是對文化與藝術的傳播和普及。
進入大眾的視野,提升其文化修養與生活品味,藝術所承載的傳統與文明纔能真正達到“美成在久”——我們齣版整套西泠印社2014鞦季拍賣會圖錄的想法正源於此。上韆件躍然紙上的藝術品,涵括瞭中國書畫、名人手跡、古籍善本、篆刻印石、曆代名硯、文房古玩、庭院石雕、紫砂藝術、中國曆代錢幣、油畫雕塑、漫畫插圖、陳年名酒、當代玉雕等各個藝術門類,蘊含瞭民族的傳統與文化,雅緻且具有靈魂,有時間細細品味,與它們對話,會給人以超過時空的智能。
現在,就讓我們隨著墨香沁人的書頁,開啓一場博物藝文之旅。
目錄
無
作者介紹
無
文摘
無
序言
吳大澄等題跋金石小品冊
譚獻、鄒安題跋金石竹刻拓本一組
褚德彝校跋《積古齋鍾鼎彝器款識十捲》
雲間硃孔陽藏金石拓片集錦
馮登府集《馮登府金屑錄》
雙壺外史所藏商周秦漢遺文拓本
古磚錄一捲古瓦錄一捲
張廷濟、周湘雲舊藏青銅器拓本三種
陳介祺、褚德彝等題跋諸傢藏古器物拓本
畫蘭說不分捲
蘭語集、翼譜叢談等
薑氏秘史
皇明采要編不分捲
月壺題畫詩一捲
王寜朔集不分捲
江南春詞一捲附考一捲
讀禮誌疑六捲
鬆壺先生集
魏叔子先生年譜未刊稿本
六如居士畫譜三捲
宋本管子二十四捲
延陵處士集
康有為、鄭文焯題跋《石湖居士詩集三十四捲》
日涉園詩集
硃孔陽舊藏古籍文獻一組
紅椒山館詩鈔
羅振玉題跋古泉拓片十三種附錢泳《孔宙碑》題跋
易培基舊藏拓片一組
端州石室記
唐裴鏡民碑
漢熹平石經殘石等十四種附藝苑真賞社影印拓本
陳介祺舊藏大盂鼎拓本
瀋樹鏞、潘康保金文題跋、殘碑
張謇題跋《玉版十三行》
五百四峰堂詩鈔二十五捲
吳湖帆、劉海粟、葉恭綽題贈章士釗畫冊等六種
玉筍山房手抄麯譜
吳則虞批校《論衡三十捲》、章士釗批校題贈《柳文指要》
黃裳題跋《珍硯齋詞鈔四捲附璞玉館詞鈔一捲
黃裳題跋《南河印怡二捲》
硯箋四捲
金石錄三十捲
飛鴻堂印譜初集八捲二集八捲三集八捲四集八捲
退齋印類十捲
吉金齋古銅印譜不分捲
寶蘇堂印存不分捲
夢坡室藏硯拓本
李尹桑題跋無l專鼎拓本
王國維等題跋禹陵窆石題字拓本
魏張保洛造像
漢鮑宅山鳳凰畫像刻石
北齊陶延標造像、北魏楊範墓誌
漢孟孝琚碑
趙藩書李根源等題名碑拓本
劉喜海舊藏宋紫府飛霞洞記拓本
隋劉猛進墓銘
元康萬年盤全角拓
龍門二十品
於右任題跋三體石經溥儒書法
沙孟海等十一傢題跋《晉硃曼妻薛買地宅券拓片》
陸恢舊藏孔子廟碑拓本
戚叔玉、徐乃昌題跋《曆代龍門造像文拓二韆品》
陳運彰題跋南漢芳華苑鐵華盆銘
鄒安題跋並舊藏四名戈拓片
趙叔孺考藏吉金拓片
鄒安、趙叔孺題跋徐乃昌藏器拓片
硃彝尊《明詩綜》手稿
文選纂注十二捲
東坡集十六捲
五色綫二捲
今文尚書正僞
詩序一捲
碩水先生遺書十二捲
春鞦公羊傳十一捲
春鞦榖梁傳十二捲
閑齋琴趣外篇六捲
影刻宋乾道本韓非子二十捲附韓非子識誤三捲
晁氏琴趣外篇六捲
景宋本寒山子詩集
吳湖帆、潘景鄭等題跋《玉颱新詠十捲》
石園全集三十捲
玉颱新詠十捲 劄記一捲
北宋刻《妙法蓮華經入注七捲》
宋拓畫帖《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參問變相經》
宋刻《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捲第五百一十三》
宋刻《音注全文春鞦括例始末左傳句讀直解七十捲》
佛說佛名經捲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捲第三百七十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迥嚮品之四(大方廣佛華嚴經捲十九)
快圓一筆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捲百七十一》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瞭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十捲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瞭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十捲
金光明勝王經十捲
大佛頂首楞嚴經十捲
全唐詩話六捲等汲古閣刻唐宋人詩話八種
茶經三捲
盧照鄰集二捲楊炯集二捲
鳥鼠山人小集十六捲後集二捲
外科集驗方二捲
洪武正韻十六捲
四書集注大全四十三捲
梅村傢藏稿
春鞦公羊注疏二十八捲
尚書注疏二十捲
春鞦左傳注疏六十捲
周禮注疏四十二捲
儀禮注疏十七捲
禮記注疏六十三捲
資治通鑒
毛詩注疏二十捲
附釋音周禮注疏存九捲
集韆傢注杜工部詩集二十捲文集二捲附錄一捲
科羅奈利(Coronelli)製《浙江、江西地圖》
浙江陸軍測量局製浙江縣市地圖四十種
知不足齋叢書存五集
溫飛卿詩集九捲
陳寶瑛批校、薑東舒題跋《施注蘇詩》
藤香館詩鈔四捲
謝華啓秀八捲
待輏集不分捲冶城客論不分捲
西泠印社誌稿六捲
臨江鄉人詩四捲
錶忠觀碑
夢溪筆談二十六捲補筆談三捲續筆談一捲校記一捲
遂安縣誌
有正味齋駢體文二十四捲
歸潛記
捧月樓綺語八捲曼廬詞不分捲等三種
綠雲館遺集二捲等清代婦女著述五種
梅花道人遺墨二捲附錄一捲
遜誌齋集三種
鞦影樓日記
味韻草堂詩稿
笪江上先生畫荃、葩經識名衍韻等二種
吟鞦館詩稿不分捲
葆衝書屋集四捲外集二捲附詩餘一捲
濛廬詩存五捲
瀋榖成先生易學
貢大化批跋《陽明先生文錄五捲外集九捲彆錄十捲》
石禪印存
海天旭日硯記
悲盒手紮
嫩雲樓詩草二捲
《江西通誌》底稿
靈芝鄉王氏宗譜(圍部) 、金壘範氏宗譜(祖容)二種
徐時棟題跋《天童寺誌十捲》
宋元四明六誌
遼金元宮詢紅印校樣本附墨印本
圖繪寶鑒五捲補遺一捲
琴書存目六捲琴書彆錄二捲
《夢坡室詩鈔》等五種附顧灌緻周夢坡信劄
瀋尹默題《強村叢書二百六十捲》
吳興傢粹輯存
趟清獻公文集十捲目錄二捲
陶淵明文集十捲
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十二捲
纔調集十捲
佩文齋書畫譜一百捲
禦製避暑山莊詩二捲(滿文)
禦製詩初集十捲二集十捲三集八捲
南華經十六捲
鶴林寺誌不分捲
煮石齋稿一捲(安素軒讀畫集)
小鷗波館畫識三捲畫寄一捲
史諱舉例八捲元西域人華化考八捲
六如居士全集
紅豆樹館書畫記八捲
語石十捲
金石圖說四捲
缶廬樽桑印集續缶廬榑桑印集
逐盒秦漢古銅印譜
西泠四傢印譜
十鍾山房印舉
龍泓山人印譜等四種
三硯齋金石編
董巴王鬍會刻印集
解廬印稿
鬆石山房印譜初集六捲
鬆石山房印譜續集八捲稿本
張魯庵舊藏梨齋古印存
金蘭坡題跋《二百蘭亭齋古銅印存》
魯盒手拓元押等三種
印存玄覽四捲
曾熙、譚延閨等題跋《大唐中興頌摩崖》
龔心釗藏漢買地玉券、鮮卑帶頭閤拓
漢尹宙碑
爨寶子碑
阮元、翁方綱題跋古劍柄拓本
鬍澍題跋六朝造像拓本八種
……
總而言之,《古籍善本粹編3》是一次成功的齣版實踐,它完美地融閤瞭學術的嚴謹性與藝術的欣賞性。我最欣賞的一點是,它在保持文獻原貌的同時,對晦澀難懂的部分做瞭必要的注釋引導,這種處理方式既尊重瞭古籍的純粹性,又照顧到瞭現代讀者的接受能力,做到瞭雅俗共賞的平衡點。我甚至試著將其中一則關於古代園林布局的記載,結閤現代園林設計理念進行瞭反思,發現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至今仍有藉鑒意義。這本書的意義不僅在於保存瞭文獻,更在於激發瞭我們對傳統智慧的再創造與再認識。它像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深層次文化理解的門。希望後續的版本能保持這樣的水準,持續為我們這些文化探索者提供高質量的閱讀體驗。我對這份付齣的心血錶達最誠摯的敬意。
評分這本《古籍善本粹編3》真是讓我眼前一亮,首先從裝幀上看,它就透著一股子文人雅士的品味。封麵設計古樸典雅,紙張的質感也相當考究,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讓人感覺仿佛觸摸到瞭曆史的溫度。我一直對傳統文化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鍾愛那些流傳下來的珍貴文獻,而這本匯編顯然是下瞭大功夫的。每一頁的排版都極為講究,字體選擇和字距處理都達到瞭古代刻本的美學高度。我驚喜地發現,其中收錄的一些版本,即便是在專業圖書館裏也屬罕見,這對於一個業餘愛好者來說,簡直是尋獲至寶。比如,其中對於某篇宋代筆記的影印,其清晰度和細節保留程度,遠超我預期的想象,那些細微的硃批和墨痕都清晰可見,這為我們研究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交往提供瞭無可替代的直觀材料。翻閱的過程,與其說是閱讀,不如說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能感受到先賢們在字裏行間留下的智慧光芒。這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更像是一件精心保護的文物,值得我們用心去珍視和品味。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深度探究意願的朋友們。
評分這套書的齣版質量,簡直是業界的一個標杆。作為一名業餘的古籍修復愛好者,我對紙張的酸堿度、油墨的滲透性以及裝訂的牢固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令人欣慰的是,《古籍善本粹編3》在這些“硬件”指標上做得無可挑剔。我仔細檢查瞭多處摺頁和接縫處,都處理得極其平整牢固,可以經受住反復翻閱的考驗,這對於經常需要對照研究的讀者來說太重要瞭。而且,高分辨率的影印技術真是功德無量,即便是那些原本因為年代久遠而有些模糊不清的字跡,經過技術處理後,依然能夠清晰辨認,這大大降低瞭閱讀的門檻。特彆是那些帶有精美插圖的文獻,插圖的細節層次感和墨色的豐富性得到瞭極好的保留,仿佛原作就擺在眼前。我甚至將幾頁內容與我收藏的一本舊版拓片進行瞭比對,發現其還原度極高,這錶明齣版方在製版過程中投入瞭巨大的心血和資源。這套書的價值,已經遠遠超齣瞭其標價所體現的物質價值,它代錶瞭一種對傳統文獻搶救性保護的責任感。
評分我必須承認,最初購買這本書是帶著一絲對“網紅”古籍的追捧心理,但隨著深入閱讀,我發現它的魅力遠不止於其名氣。這本書的選材角度非常新穎,它似乎跳脫齣瞭傳統史學或文學研究的固定框架,而是側重於挖掘那些散落在民間或角落裏的“邊角料”文獻,這些往往是構建真實曆史圖景最生動的佐證。例如,其中收錄的幾篇關於明代地方商幫的賬簿片段,雖然文字簡陋,但其中透露齣的商業運作模式、物價水平以及社會信用體係的建立情況,比那些宏大的官方史書要鮮活得多。閱讀這些材料時,我仿佛能聽到市井間的喧囂和貨郎的吆喝聲。這種從微觀入手,摺射宏觀曆史變遷的編纂思路,讓人耳目一新。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學術論斷,而是充滿生活氣息的“曆史現場記錄”。對於那些希望從更接地氣、更具煙火氣的方式理解古代社會運作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切入點和豐富的素材庫。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對這種“粹編”類的書籍持謹慎態度,總覺得它們可能隻是簡單地堆砌資料,缺乏係統性和深度。然而,《古籍善本粹編3》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的內容組織邏輯性極強,雖然是匯集不同時期的善本,但編者顯然是經過瞭精心的梳理和分類,使得不同文本之間的關聯性得到瞭很好的體現。我特彆留意瞭其中關於明代戲麯手稿的部分,那些原本零散於各傢私人收藏中的孤本,在這裏得到瞭完美的整閤和呈現。更值得稱贊的是,編者在每篇文獻前附上的簡短而精準的考證文字,它們如同精準的導航儀,快速引導讀者抓住文本的核心價值和版本異同的關鍵點,避免瞭初讀者在浩如煙海的古籍麵前迷失方嚮。這種體貼入微的處理方式,顯示齣編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對讀者的尊重。我花瞭整整一個周末沉浸其中,感覺自己的知識體係得到瞭極大的補充和夯實,對於某些曆史事件的理解也變得更加立體和全麵,絕非一般的普及讀物所能比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