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民間節日
定價:10.50元
作者:喬繼堂著
齣版社:天津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7-01
ISBN:978720106643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18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節日在我們的生活中絕不僅僅是點綴裝飾,它從種種方麵實實在在地調節著我們的生活,維係著社會關係,凝聚著也體現著民族精神。就“調世”而言,節日可以讓我們的身心得以小憩,使生活豐富多彩,我們幾乎不能想象沒有節日的生活。就“維係”而言,四時八節的親友問候、饋贈,春節時的拜年,鼕至節的嚮長輩獻襪、請老師宴饗,都是其體現。而節俗活動中體現的重視天人和諧、關心親情戚誼、追求紅火圓滿等等,均反映瞭我們民族的好尚和追求,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
我們今天生活中的節日,可謂應有盡有,如果細加推尋,也許一年中的每一天幾乎都要成瞭節日。對節日加以分類,首先可以分齣傳統節日和現代節日。在傳統節日中,也還可以從功能、主體等方麵進行分類。比如從主體來分,就可以分齣官方節日和民間節日、宗教節日,我們的這本小冊子就是專門介紹民間節日的。其實,我國的傳統節日是大眾、官宦乃至皇室都要過的,之所以把民間與官方並立,意味著本書排除瞭那些官傢規定的節日,比如皇帝生日的所謂“萬壽節”,也不介紹相應節日中國傢祀典的情.節。對於宗教節日,以大眾參與程度為選擇,比如浴佛節、觀音誕等大眾參與較多的則加以介紹。此外,行業性的紀念節日也屬民間節日,但因其主體的局限性,本書基本不作介紹。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著豐厚的內容,但這裏的簡略介紹已經足以讓我們瞭解每一個節日的形成背景、發展脈絡、節俗活動、節物時品。瞭解瞭這些,我們的節日會過得更為充實、寫意。
目錄
立春日——迎春鞭春勸農耕
春節——三元復始拜新年
破五——解除,開業上工
元宵節——花燈處處鬧社火
填倉節——添倉補天祈年豐
龍抬頭節——扶龍熏蟲剃龍頭
花朝節——花開蝶舞春光美
寒食節——禁火寒食念子推
清明節——掃墓祭先伴宴遊
上巳節——麯水流觴踏青行
立夏節——迎夏薦新吃補食
浴佛節——浴佛捨豆結法緣
端午節——避毒食粽賽龍舟
夏至節——祛病健身夏至麵
六月六——曬衣曝書浴貓狗
立鞦節——咬鞦防痢戴楸葉
嘗新節——嘗新薦新品收成
七夕節——鵲橋相會乞巧忙
中元節——照冥賑孤荷花燈
中鞦節——拜月賞月慶團圓
孔子誕辰——中華民族的聖誕節
重陽節——登高賞菊插茱萸
寒衣節——寒衣燒化送先人
鼕至節——扶陽履長敬師長
臘八節——臘日臘祭臘八粥
祭竈節——糖瓜祭竈過小年
除夕——一夜連雙歲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老實說,一開始我對《民間節日》這本書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以為會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知識堆砌。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獨特的敘事風格深深吸引瞭。他仿佛是一位老者,坐在搖椅上,用他那飽經滄桑的嗓音,嚮我們講述那些古老而又熟悉的故事。書中對節日的描述,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的習俗,而是深入到節日産生的社會背景、人們的情感需求,以及這些節日如何塑造瞭中國人的性格和價值觀。例如,在描寫清明節時,作者不僅僅講瞭掃墓祭祖,還深入探討瞭“慎終追遠”的孝道文化,以及春天萬物復蘇,生命輪迴的哲學思考。這種多維度的解讀,讓我覺得書中的每一個節日都有瞭生命。而且,作者的語言非常有畫麵感,讀到關於夏至的描寫時,仿佛我能感受到烈日當頭,蟬鳴陣陣,人們忙碌但又充滿活力的場景。這本書讓我對中國的傳統節日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更加理解瞭那些代代相傳的習俗背後所蘊含的智慧。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一直以來,我都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總感覺對那些代代相傳的民間節日瞭解得不夠深入。拿到《民間節日》這本書,我原本以為隻是簡單地介紹一下節日的由來和習俗,沒想到它竟然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而是用非常生動、細膩的筆觸,將每一個節日背後蘊含的故事、情感和生活方式娓娓道來。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春節的描寫,它不僅僅是吃年夜飯、放鞭炮,更是對傢庭團聚、辭舊迎新的情感升華,以及對來年風調雨順、五榖豐登的美好期盼。作者深入挖掘瞭不同地區春節的細微差彆,比如北方的餃子和南方的年糕,還有各地獨特的拜年方式,這些細節都讓我覺得無比親切和真實。讀到關於元宵節的段落時,仿佛我都能聞到空氣中彌漫的湯圓香氣,看到人們提著燈籠在夜市裏穿梭,那種熱鬧和喜慶撲麵而來。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這些熟悉的節日,不再是簡單的日曆標記,而是鮮活的生活畫捲。
評分說實話,我購買《民間節日》這本書,純粹是因為它的封麵設計很吸引我,那種古樸又不失雅緻的風格,讓我一眼就覺得它不同於市麵上那些普通的節日介紹類書籍。拿到手後,果然沒有讓我失望。作者在敘述上非常有技巧,常常會從一個小的生活片段切入,然後層層剝繭,引齣整個節日的背景和意義。例如,在講到端午節時,他並沒有直接講屈原投江,而是先描繪瞭一個南方水鄉,孩子們在河邊嬉戲,大人們忙碌著包粽子、劃龍舟的場景,這種生活化的描繪一下子就將讀者帶入瞭那個氛圍。接著,作者纔娓娓道來關於龍舟競渡和粽子的傳說,以及這些習俗背後寄托的對健康、平安的祈願。這種寫法讓我覺得那些古老的節日不再是束之高閣的文獻,而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書中還涉及瞭一些我從未聽說過的冷門節日,比如一些少數民族獨特的慶典,讓我對中國的節日文化有瞭更廣闊的認知。總而言之,這本書在內容深度和敘述方式上都給我帶來瞭驚喜。
評分我是一個對文化細節非常敏感的讀者,而《民間節日》這本書正是滿足瞭我這種挑剔的需求。作者在梳理每一個節日時,都展現齣瞭極高的學術素養和人文關懷。他並非簡單地羅列,而是通過對曆史文獻、民間傳說、器物服飾等多方麵的考證,來還原節日的真實麵貌。讀到關於重陽節的部分,我特彆驚訝於書中對“登高”這一習俗的多重解讀,不僅僅是強身健體,更是對生命高遠追求的象徵,以及對長輩健康長壽的祝願。而且,作者在書中穿插瞭一些有趣的民間諺語和俗語,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卻往往最能反映一個節日的精髓和人們的真實生活狀態。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一些地區性節日,如苗族的“姊妹節”的描寫,讓我看到瞭中國節日文化的多元和豐富,也感受到瞭不同民族在節日中所錶達齣的獨特情感和價值觀。這本書讓我覺得,每一個節日都是一個濃縮的文化符號,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和研究。
評分我最近一直在尋找一些能讓我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讀物,而《民間節日》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它不像某些快餐式的文化普及讀物,而是充滿瞭作者個人的思考和感悟。在閱讀過程中,我能明顯感受到作者對中國傳統節日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對這些節日承載的文化精髓的珍視。他不僅僅是在介紹一個節日,更是在解讀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精神寄托。例如,在談到中鞦節時,書中對“團圓”這一核心意象的解讀,讓我深刻體會到中國文化中對傢庭的重視。不僅僅是物理上的聚會,更是心靈上的契閤與慰藉。作者還引用瞭一些古詩詞和民謠,為節日增添瞭文學色彩,讓整個閱讀體驗更加豐富。讀完關於七夕節的部分,我忽然覺得,那些古老傳說中的愛情,雖然形式不同,但其中對忠貞、對思念的情感,在今天依然能夠引起共鳴。這本書讓我覺得,每一個節日都是一個故事,都值得我們去傾聽、去感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