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金融风险报告(2015)
定价:69.00元
作者:王曼怡,周晔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6382444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金融风险报告(2015)》内容简介:互联网金融因自身的高渗透性将加剧风险,流动性陷阱可引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报告就降低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提出了六大举措:处置存量债务;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实施趋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尽快推动汇率改革,继续扩大人民币浮动区间;加强资本项目开放中的宏观审慎管理,完善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的期限搭配,准备满足美国QE退出时市场需要的外汇流动性;继续做大、做深中国的金融市场。
目录
研究报告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风险研究报告
一、国际资本流动概况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驱动因素及其衍生的风险
三、中国国际资本流动及风险概况
四、基于预防国际资本流动的优外汇储备量测算
六、总结
全球股票市场运行与风险分析报告
一、2014年全年与2015年上半年全球市场总体情况分析
二、全球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信息统计分析
三、全球股票指数统计分析与风险研究
四、2015年下半年展望及总结
金融市场发展与货币国际化
一、金融市场的发展与货币国际化:理论层面的分析
二、测度子金融市场对货币国际化影响效应的实证模型构建
三、金融市场的稳定与货币国际化:宏观审慎监管
四、结论及建议
天使投资:国外经验与发展研究报告
一、国际天使投资发展概况
二、中国天使投资发展概况
三、中国天使投资问题与对策
中国大类金融资产配置风险研究报告
一、中国大类金融资产配置概况
二、中国主要大类金融资产现状分析
三、未来大类金融资产配置风险关注点
四、大类金融资产配置风险测算
五、对中国大类金融资产配置发展的建议
中国对冲基金与量化投资发展报告
一、对冲基金与量化投资简介
二、对冲基金与量化投资行业现状
三、对冲基金与量化投资策略表现
四、对冲基金与量化投资发展趋势
中国股票市场及股权类衍生品市场风险研究报告
一、中国股票市场的现状
二、2014—2015年中国股票及股权类衍生品市场主要风险状况分析
三、股票及股权类衍生品市场风险展望
研究论文
涉农贷款、货币政策和违约风险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实证分析模型
四、变量和数据
五、涉农贷款、货币政策对贷款违约的影响
六、涉农贷款违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七、结论
银行一体化下的美、德、英、日信贷联动分析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及问题提出
三、模型、数据与条件
四、结论与启示
中国参照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理论框架与实证考察
引言
一、文献回顾
二、汇率制度识别的理论框架与模型设计
三、中国汇率制度的实证考察
四、总结与进一步讨论
基于规划的股票市场情景元素生成:以波动率模型为例
一、引言
二、基于波动率模型生成情景元素
三、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情景生成概率修正方法
四、应用实例
五、结论
中国天使投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一、引言
二、中国天使投资的发展
三、中国天使投资的政策
四、反思、对策与展望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企业产品创新影响的研究
一、引言
二、文献与影响机制分析
三、模型构建与数据描述
四、估计结果与分析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每次翻开一本关于国家经济金融的著作,我总是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仿佛能窥探到一股强大的、驱动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暗流。这次是《中国金融风险报告(2015)》,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警示的意味,让我对书中可能揭示的潜在危机充满了好奇。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渴望了解那些可能在不经意间影响到我生活、我的投资,甚至是我未来职业发展的大局。2015年,中国经济正经历着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从“新常态”的提出到供给侧改革的酝酿,每一个节点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机遇。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梳理和审视这些风险的绝佳视角。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对一些具体的风险点进行深入剖析,比如汇率波动、资本外流、信贷风险的传导路径等等,这些都是让普通人感到不安却又难以捉摸的因素。作者能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金融术语和模型转化成普通大众能够理解的洞察,这将是我衡量这本书价值的重要标准。
评分一本厚重的书,封面设计庄重,传递出一种专业、严谨的学术气息。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质感让人对其中蕴含的信息充满期待。虽然我个人并非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但长期以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抱有浓厚兴趣,特别是对那些可能影响经济走向的潜在风险因素。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是2015年,这个年份在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其内容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当时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这些挑战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又可能引发哪些连锁反应。我尤其关心书中对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影子银行等问题的分析,这些话题在当时备受关注,也确实对后来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作者们在这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深度,能否为我揭示出一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复杂机制,这是我阅读的重点。我相信,一本高质量的报告,不仅能提供数据和事实,更能引发深层次的思考,帮助读者建立起对宏观经济运行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一本关于中国金融风险的报告,尤其是出版于2015年这个充满变数的年份,无疑是一份值得深入研究的资料。作为一名对宏观经济有一定关注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认为理解金融风险对于把握国家经济脉搏至关重要。这本书的作者王曼怡和周晔,两位名字虽然对我来说略显陌生,但其研究领域和报告的性质,让我相信他们能够提供专业且深刻的洞察。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当时中国金融体系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可能埋藏的隐患,例如信贷扩张的度、资产价格的泡沫、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带来的冲击等等。一个好的金融风险报告,应该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体检报告”式的清晰认知,指出存在的“病灶”和“亚健康”状态,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判。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对不同类型风险的相互关联性以及可能产生的“蝴蝶效应”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帮助读者构建一个更全面的风险认知体系。
评分对于《中国金融风险报告(2015)》这本书,我主要想从它所代表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专业视角来谈谈我的期待。2015年,中国金融业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一方面,经济的持续增长为金融业提供了沃土,但另一方面,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和新的风险点也日益显现。在这本书中,我希望能够看到对当时中国金融体系整体健康状况的全面评估,以及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的预警。作者王曼怡和周晔,两位名字的出现,让我对其研究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有了一定的期待。他们是否能够通过翔实的数据、严密的逻辑,勾勒出当时金融风险的全貌,并对风险的来源、演变路径以及可能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我特别关心书中对不同领域风险的分类和阐释,例如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新挑战。一本好的报告,不仅要指出问题,更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建议,或者至少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评分拿到《中国金融风险报告(2015)》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它的分量。厚重的篇幅和专业性的封面设计,让我意识到这是一本需要认真对待的读物。我个人并非金融领域的科班出身,但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其中潜藏的风险因素,一直抱有强烈的好奇心。2015年,这个时间节点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无疑是充满挑战和转型的一年。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对当时金融市场现状的详尽描绘,以及对潜在风险的深度剖析。我希望作者能够带领我理解那些复杂的数据和理论,让我能够洞悉可能影响经济稳定的关键点。书中对房地产、地方债、影子银行等热点问题的分析,是我特别关注的部分。它们是否能够清晰地揭示出风险的成因、蔓延路径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一本优秀的报告,不仅要呈现事实,更要提供思考,让我能够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