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醫骨傷科學
定價:37.10元
作者:樊粵光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040245165
字數:
頁碼:30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醫骨傷科學(中醫藥類專業用)》供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中醫學專業學生使用,還可供從事中醫藥或中西醫結閤的臨床醫師、教學與科研人員閱讀參考,也是國傢執業中醫師資格考試的重要參考書。
內容提要
《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醫骨傷科學(中醫藥類專業用)》由全國各中醫院校長期從事中醫骨傷科教學的一綫專傢、教授共同編寫完成。《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醫骨傷科學(中醫藥類專業用)》分總論和各論兩大部分共10章,總論介紹中醫骨傷科發展簡史、損傷的分類與病因病機、診斷、治法、創傷急救;各論包括骨摺(四肢骨摺、軀乾骨摺)、脫位、傷筋、內傷和骨病,基本概括瞭中醫骨傷科學的專業範圍。全書概念清楚,定義準確,層次分明,語言流暢簡潔,適教適學;根據內容需要插入較多圖錶,直觀生動,簡明易懂。附錄部分為常用方劑。
目錄
總論
章 中醫骨傷科發展簡史
第二章 損傷的分類與病因病機
節 損傷的分類
第二節 損傷的病因
一、外因
二、內因
第三節 損傷的病機
一、氣血病機
二、髒腑經絡病機
三、筋骨病機
第三章 診斷
節 四診
一、望診
二、聞診
三、問診
四、切診
第二節 骨與關節檢查
一、肢體力綫、長度和周徑測量
二、關節活動範圍測量
三、肌力檢查
四、臨床檢查法
第三節 影像學檢查
一、x綫檢查
二、CT檢查
三、磁共振成像
第四節 其他檢查
一、肌電圖檢查
二、骨密度檢查
三、穿刺檢查
第四章 治法
節 藥物治療
一、內治法
二、外治法
第二節 手法
一、手法運用原則
二、手法的作用
三、施行手法的注意事項
四、正骨手法
五、理筋手法
第三節 外固定
第四節 手術
第五節 功能鍛煉
一、分類
二、作用
三、注意事項
四、全身各部位功能鍛
第五章 創傷急救
節 急救技術
第二節 清創術
第三節 創傷性休剋
第四節 骨筋膜室綜閤徵
第五節 擠壓綜閤徵
各論
第六章 骨摺
節 概論
第二節 上肢骨摺
一、鎖骨骨摺
二、肱骨外科頸骨摺
三、肱骨乾骨摺
四、肱骨髁上骨摺
五、肱骨外髁骨摺
六、尺骨鷹嘴骨摺
七、橈骨頭骨摺
八、橈尺骨骨摺
九、尺骨上1/3骨摺閤並橈骨頭脫位
十、橈骨下1/3骨摺閤並下橈尺關節脫位
十一、橈骨遠端骨摺
十二、手部骨摺
腕舟骨骨摺
掌骨骨摺
指骨骨摺
第三節 下肢骨摺
一、股骨頸骨摺
二、股骨粗隆間骨摺
三、股骨乾骨摺
四、股骨髁上骨摺
五、髕骨骨摺
六、脛骨平颱骨摺
七、脛腓骨乾骨摺
八、踝部骨摺
九、足部骨摺
距骨骨摺
跟骨骨摺
蹠骨骨摺
第四節 軀乾骨骨摺
一、肋骨骨摺
二、脊柱骨摺脫位及脊髓損傷
三、骨盆骨摺
第七章 脫位
節 概論
第二節 顆頜關節脫位
第三節 肩關節脫位
第四節 肘關節脫位
第五節 小兒橈骨頭半脫位
第六節 月骨脫位
第七節 掌指關節及指間關節脫位
第八節 髖關節脫位
第九節 膝關節脫位
第十節 蹠跗關節脫位
第八章 傷筋
節 概論
第二節 軀乾傷筋
一、落枕
二、頸椎病
三、腰部扭挫傷
四、腰部勞損
五、腰椎間盤突齣癥
六、腰椎管狹窄癥
七、梨狀肌綜閤徵
第三節 上肢傷筋
一、肩關節周圍炎
二、肱骨外上髁炎
三、橈骨莖突腱鞘炎
四、腕管綜閤徵
五、指伸、指屈肌腱斷裂
六、屈指肌腱腱鞘炎
第四節 下肢傷筋
一、髖關節-過性滑膜炎
二、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
三、膝交叉韌帶損傷
四、膝關節半月闆損傷
五、踝關節扭挫傷
六、跟腱損傷
七、跟痛癥
第九章 內傷
節 概論
第二節 頭部內傷
一、腦震蕩
二、腦挫裂傷
三、腦乾損傷
四、顱內血腫
第三節 胸部內傷
一、胸部屏挫傷
二、氣胸
三、血胸
第四節 損傷內證
第十章 骨病
節 化膿性骨髓炎
一、急性化膿性骨髓炎
二、慢性骨髓炎
第二節 化膿性關節炎
第三節 骨關節結核
一、脊柱結核
二、髖關節結核
三、膝關節結核
第四節 類風濕性關節炎
第五節 強直性脊柱炎
第六節 膝骨關節炎
第七節 骨質疏鬆癥
第八節 痛風性關節炎
第九節 股骨頭壞死
第十節 拇趾外翻
第十一節 骨腫瘤
附錄 常用中藥方劑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樊粵光,1954年10月生,生於廣東,籍貫山西長治。1970年5月參加工作,1973年11月入黨。1983年畢業於廣州中醫學院醫療專業,畢業後留校從事臨床、科研、教學工作,1988—1990年被公派到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醫學院進修學習二年,1998年聘為碩士研究生導師,2000年破格晉升為主任中醫師,2001年被聘任為教授;2001年再次到美國學習、交流一個月。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知識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停留在對傳統知識的簡單羅列,更注重將現代科學研究的成果融入其中,形成瞭一種古今結閤的獨特視角。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論述病因病機時,那種嚴謹的推導過程,仿佛帶著讀者一步步走入病理發生的深處。讀起來,不再是死記硬背的條文,而是一種對生命科學的探索與體悟。舉例來說,對於某一常見骨摺的描述,書中不僅詳述瞭傳統的手法復位要點,還引入瞭先進的影像學診斷標準和現代手術指徵的討論,這種全麵的視角對於培養臨床思維至關重要。書中大量的案例分析也極具啓發性,它們並非憑空捏造,而是貼近臨床實際,讓人在閱讀時就能感受到未來麵對真實病患時的責任感和操作的精準性要求。
評分這本書的學術價值體現在其嚴謹的文獻引用和理論體係的構建上。通篇閱讀下來,能明顯感受到作者群在教材編寫上的良苦用心和深厚功力。不同章節間的知識銜接處理得極其巧妙,比如對某一損傷的分類,不僅有傳統中醫的辨證分型,還參考瞭現代醫學的分類標準,形成瞭一個多維度交叉的認知框架。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應對未來多學科交叉研究和臨床實踐的年輕一代來說,是極其寶貴的財富。它幫助我們打破瞭學科壁壘,學會用更宏大、更包容的視角去審視和解決問題。此外,書後附帶的參考文獻列錶也十分詳盡,為有誌於繼續深造和研究的讀者指明瞭方嚮,體現瞭對學術規範的尊重。
評分作為一名正在努力提升臨床技能的學習者,我最看重的是教材的實用性和操作指導的詳盡程度。這本書在這方麵的錶現堪稱典範。對於推拿、正骨等傳統手法,文字描述得細緻入微,每一個動作的起始點、力度、角度,都有明確的指示,讓人感覺就像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在手把手地教導。更難得的是,它還強調瞭操作過程中的“度”的把握,比如力度的輕重緩急與患者體質、病情的關聯性,這體現瞭中醫注重整體觀和個體化的精髓。我嘗試對照書中的圖文,在模擬操作中感受瞭一下,感覺其指導的可靠性非常高。它沒有空泛的理論說教,而是直接導嚮“如何做”和“為什麼這樣做”,這對於快速形成有效操作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平實而富有感染力,讀起來毫不枯燥乏味,反而有一種沉浸式的體驗。作者們似乎深知,麵對浩瀚的醫學知識海洋,如何用最精煉、最人性化的語言去引導讀者,是考驗其教學水平的關鍵。即便是那些看似晦澀的古代醫籍原文引用,也能被作者用現代清晰的語句加以闡釋和注釋,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我尤其喜歡它在論述一些經典醫案時的敘事方式,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對個體生命體徵的細膩關懷。這種既有科學的精準,又有醫學的人文溫度的寫作風格,讓我每次捧讀都感到心胸開闊,對中醫藥的博大精深有瞭更深層次的敬畏與熱愛。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典雅的墨綠色調,配上燙金的標題,顯得既莊重又不失學術氣息。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物有所值。尤其是目錄編排,邏輯性極強,從基礎理論到臨床實踐的過渡非常自然流暢,讓人一眼就能把握全書的脈絡。我個人非常看重教材的清晰度和易讀性,這本教材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字體大小適中,排版疏密得當,即使是像我這樣需要長時間閱讀醫學專業書籍的人,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而且,書中穿插的插圖和錶格製作得極為精良,很多復雜的解剖結構或手法演示,通過這些圖示能夠迅速建立直觀印象,這比單純的文字描述有效得多,可以說為深入理解專業知識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