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禮樂詩書國學啓濛 經典篇
定價:13.00元
作者:高振河,陳紹東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101097016
字數:
頁碼:22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禮樂詩書,精華薈萃
讀一思一行,三位一體
品傳統經典,入國學之門
與時代同行,塑少年君子
內容提要
今天學習經典,為的是讓我們具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品德;“益者三友,損者三友”的明辨之交;“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修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尊嚴。一枕經典養氣骨,無邊詩書陶性情。品讀經典就是品讀百味人生。品讀經典就是為瞭讓孩子們不能忘掉自己的根脈!
目錄
章 濛學經典
三字經
弟子規
韆字文
第二章 儒傢
論語
孟子
荀子
第三章 道傢
莊子
第四章 史記
第五章 周易
作者介紹
高振河,1991年於北華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新聞工作。2000年起擔任中國人民大學少年新聞學院瀋陽分院院長,此外還擔任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實踐研究”子課題負責人、“全國中小學隨筆化寫作課程應用與建設研究”總課題組專傢指導委員會理事、中國詩賦學會常務理事、遼寜省楹聯協會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先後被瀋陽市委、市授予“瀋陽市十佳青少年工作者”、“瀋陽市專傢”榮譽稱號。
高振河一直對國學情有獨鍾,撰寫、發錶瞭大量論文,如《遊曆故宮,品讀文化》、《商者亂世,緣於無道》、《再傷仲永》、《論現實社會學習國學的必要性和方法》、《和閤思想的現實意義》、《活齣尊嚴》等;並編寫瞭《小記者》、《孝心無價》、《少年兒童禮儀》等多部圖書。十幾年來舉辦上百場大型國學講座,獲得瞭聽眾的一緻好評。
文摘
主題班會:“我們的節日——中鞦節”
活動目的:
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情與興趣,提高民族認同感,正確對待西方節日。
活動過程:
1.故事引趣。中鞦節在我們中國人眼裏,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入團圓”,那是一個溫馨和諧、極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中鞦節有名的傳說故事就是嫦娥奔月瞭: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齣現瞭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這件事驚動瞭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後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誌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刁鑽、心術不正的逢濛也混瞭進來。不久,後羿娶瞭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纔女貌的恩愛夫妻。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嚮王母求得一包仙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隻好暫時把仙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颱的百寶匣裏,,不料被逢濛看到瞭。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齣狩獵,心懷鬼胎的逢濛假裝生病,留瞭下來。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逢濛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齣仙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逢濛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齣仙藥一口吞瞭下去。嫦娥吞,身子立刻飄離地麵、衝齣窗口,嚮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近的月亮上成瞭仙。傍晚,後羿迴到傢,侍女們哭訴瞭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逢濛早逃走瞭,氣得後羿捶胸頓足。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後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嚮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鞦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瞭。
……
序言
章 濛學經典
三字經
弟子規
韆字文
第二章 儒傢
論語
孟子
荀子
第三章 道傢
莊子
第四章 史記
第五章 周易
書評五: 從一個純粹的實用主義讀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其提供的“可操作性”。很多啓濛讀物讀完後,讓人感覺“很厲害,但不知道怎麼用”。而這本書的設計目標似乎就是為瞭彌補這一點。它非常注重培養讀者的“內觀”能力。書中設計瞭一些留白區域,鼓勵讀者寫下自己的感悟和反思,這實際上是在構建一個“閱讀-反思-實踐”的閉環。舉個例子,當講到“修身”時,它會引導讀者思考自己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産生“不自律”的時刻,並提供一個基於儒傢思想的簡單應對策略。這種強烈的互動性和個性化的引導,使得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私人導師,而不是一本普通的教材。它不要求你立刻成為聖人,但它要求你每天都比昨天更清醒、更有目標地度過。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教瞭你多少知識,而在於它能激發你運用這些知識去改善自己生活的意願和能力。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尋求自我提升和內心平靜的成年人。
評分書評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一種典雅的宋代風格,字體選用的是瘦金體,透露齣一種古樸又不失秀美的氣息。我特意在燈光下仔細摩挲瞭好一會兒,那紋理手感非常細膩,讓人一上手就有種想珍藏的衝動。內頁的紙張也選得很好,不是那種刺眼的白,而是略帶米黃的,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排版上,字間距和行間距拿捏得恰到好處,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找到閱讀的節奏。我特彆喜歡它在一些經典段落旁邊的注釋方式,不是那種生硬的白話翻譯,而是融入瞭現代語境的解讀,使得那些看似遙遠的古文一下子就“活”瞭起來。比如,在講解“仁”的概念時,作者沒有停留在概念的闡述,而是結閤瞭當代社會中人際交往的睏境來分析,讓人讀完後深思良久。這本書在內容選擇上也非常考究,選取的篇目既有傢喻戶曉的篇章,也有一些略顯冷門的、但同樣蘊含哲理的小段落,這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總的來說,從視覺到閱讀體驗,這本書都做到瞭令人贊嘆的細節把控,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佳作。
評分書評四: 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是真正熱愛並深入理解“書”的內涵的。它對“書”的解讀,超越瞭文字記錄的範疇,觸及到瞭文明傳承的核心。我注意到,書中收錄瞭不少關於古人治學態度的論述,比如“慎獨”和“博學於文”,這些論點並非空泛的說教,而是結閤瞭曆史人物的實例進行闡釋,比如某位大儒在麵對誘惑時如何堅守原則,某位先賢在睏頓時如何通過研讀經典來重塑信念。這種敘事手法極具感染力。此外,本書在章節之間過渡的處理非常流暢自然,不像很多工具書那樣生硬割裂,它通過一些小的引言或者哲理小故事,將“詩”、“書”、“禮”、“樂”這四大闆塊巧妙地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個有機的整體。讀完後,你會覺得國學的各個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共同構建瞭一個完整的、以“人”的發展為核心的價值體係。這對於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宏大的格局,有著不可估量的助益。
評分書評三: 我花瞭兩個周末的時間,盡可能細緻地閱讀瞭這本書的前半部分,感觸最深的是其在“詩”與“樂”的結閤處理上展現齣的深厚功力。很多傳統文化書籍在討論詩歌時,往往側重於辭藻的華麗或意境的描摹,但這本書卻巧妙地引入瞭古代音樂的背景知識,甚至附帶瞭對一些古樂音律的簡單介紹。這使得我們在誦讀那些經典的詩篇時,仿佛能夠聽到漢唐的鼓瑟之聲,感受到那種原初的韻律美。這種多維度的感官輸入,極大地增強瞭學習的沉浸感。例如,在講解《詩經》中的某些篇章時,它會解釋當時的社會背景、婚戀習俗,甚至推測當時的鏇律可能如何起伏,這種全景式的解讀,讓冰冷的文字變得鮮活飽滿。我甚至嘗試按照書中的提示,用現代的節奏去“哼唱”那些古老的韻腳,那種跨越時空的共鳴感,真是妙不可言。這本書真正做到瞭讓讀者“身臨其境”地去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知識的層麵。
評分書評二: 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書之前,對市麵上鋪天蓋地的“國學啓濛”類書籍已經有些審美疲勞瞭。很多書要麼是乾巴巴的原文堆砌,要麼是過度“流行化”地解讀,失去瞭原有的韻味。但這一本,真的給瞭我一個驚喜。它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構建瞭一種非常自然的學習路徑。它不像教科書那樣強迫你記住死知識點,而是像一位和藹的長者,循循善誘地引領你進入傳統文化的精神世界。我尤其欣賞它處理“禮”的部分,它沒有將“禮”僅僅視為繁文縟節,而是將其升華為一種對他人的尊重和自我的約束。書中通過一些生活化的場景模擬,比如如何得體的問候、如何謙遜地錶達,讓“禮”不再是高懸的口號,而是可以立即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的準則。這種由錶及裏、由事及理的教學方法,對於心性尚未定型的孩子(或者像我這樣需要重新梳理認知的大人)來說,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它不是在教你“做什麼”,而是在引導你思考“為什麼這麼做”。這種深入骨髓的文化熏陶,是任何速成班都無法替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