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地概况 9787030320407

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地概况 978703032040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鞠海虹 著
图书标签:
  • 旅游
  • 中国旅游
  • 客源地
  • 旅游市场
  • 旅游地理
  • 旅游经济
  • 行业分析
  • 市场调研
  • 数据分析
  • 旅游规划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20407
商品编码:2984832207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地概况 作者 鞠海虹
定价 24.00元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320407 出版日期 2012-0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00Kg

   内容简介

  《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地概况》,本书是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旅游及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材之一。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绪论、中国港澳台地区、亚洲地区、大洋洲地区、欧洲地区、北美洲地区和非洲地区的主要旅游客源地。每一客源地区的节为本地区主要客源地的概述,每一客源国(地)从地理环境、人文概况、民俗风情、名城名胜(名胜古迹)等方面进行介绍,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同时,涵盖旅业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中的“应知”、“应会”内容,以满足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本书即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旅游及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旅业相关岗位培训用书。


   作者简介

   目录

章 绪论
 1.1 世界旅游业概述
 1.2 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地概述
 教学实践活动
第2章 中国港澳台地区
 2.1 香港(Hong Kong)
 2.2 澳门(Ma)
 2.3 台湾(Tai Wan)
 教学实践活动
第3章 亚洲主要旅游客源国
 3.1 韩国(Korea)
 3.2 日本(Japan)
 3.3 马来西亚(Malaysia)
 3.4 新加坡(Singapore)
 3.5 泰国(Thailand)
 3.6 菲律宾(PhiliPPines)
 3.7 蒙古(Mongolia)
 3.8 印度(India)
 教学实践活动

第4章 欧洲主要旅游客源国

第5章 美洲主要旅游客源国

第6章 大洋洲主要旅游客源国

第7章 非洲主要旅游客源国

主要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山河壮丽:中国旅游目的地探索手册》 引言 浩瀚的华夏大地,孕育了丰富多元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灿烂的人文历史。从巍峨的雪山到奔腾的江河,从古老的宫殿到充满活力的都市,中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目光。本书旨在为每一位热衷于探索的旅行者提供一份详尽的指南,带领您深入了解中国那些令人心驰神往的旅游目的地,发掘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自然奇观和在地体验,让您的旅途不仅是简单的观光,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浸润与心灵涤荡。 第一章:北方山河的壮阔画卷 中国的北方,辽阔而苍茫,孕育了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粗犷豪迈的民族风情。 内蒙古:草原的呼唤与文化的传承 锡林郭勒大草原: 这里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草原,一望无际的绿毯在风中起伏,如同大地的呼吸。您可以体验骑马驰骋的自由,参与盛大的那达慕大会,品尝香醇的奶酒,感受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草原文化。夜晚,繁星点点,篝火熊熊,蒙古长调的回响将带您进入一个浪漫而古老的传说。 呼伦贝尔大草原: 与锡林郭勒草原相比,呼伦贝尔草原更加秀美婉约,湖泊星罗棋布,河流蜿蜒流淌。夏季的呼伦贝尔,野花烂漫,牛羊成群,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牧歌。冬季的呼伦贝尔,银装素裹,冰雕雪塑,别有一番北国风光。在这里,您还可以探访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的村落,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技艺。 阿尔山: 被誉为“东方小瑞士”,阿尔山拥有独特的地质地貌,火山熔岩、高山湖泊、原始森林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幅令人惊叹的画卷。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夏季避暑的绝佳去处。您可以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漫步,欣赏火山地貌的鬼斧神工,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力量。 新疆:丝路的传奇与民族的色彩 喀什: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喀什保留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老城区迷宫般的巷道,古老的艾提尕尔清真寺,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的身影,都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千年传奇。在这里,您可以品尝到正宗的烤羊肉串、抓饭,感受到浓郁的异域风情。 赛里木湖: 被誉为“西海明珠”,赛里木湖湖水湛蓝,四周雪山环绕,景色壮丽。夏季,湖畔鲜花盛开,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吃草,构成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您可以在湖边骑行,或者租一艘小船,感受湖水的清澈与宁静。 吐鲁番: 这里是火焰山的故事发生地,炎热的气候孕育了独特的葡萄干文化。您可以在葡萄沟品尝到甜美的葡萄,参观交河故城,感受古代丝路文明的辉煌。 黑龙江:北国风光与冰雪奇缘 哈尔滨: 冰雪大世界的奇幻景象,中央大街的欧陆风情,圣索菲亚教堂的庄严肃穆,都让哈尔滨成为冬季旅游的热门目的地。您可以漫步在雪地里,欣赏精美的冰雕雪雕,品尝东北特色美食,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漠河: 作为中国最北端的县城,漠河是体验“北极光”和“中国北极点”的绝佳地点。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北国特有的林海雪原,体验极寒的冬日,运气好的话,还能邂逅梦幻般的北极光。 第二章:江南水乡的温婉情韵 中国的江南,婉约而秀丽,以其温润的气候、秀美的山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和游客。 浙江:诗画江南的典范 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以其西湖的绝美风光闻名于世。漫步苏堤白堤,泛舟湖上,感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境。此外,还有灵隐寺的佛教文化,龙井村的茶香四溢,都为杭州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乌镇: 这座千年古镇,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您可以漫步在青石板路上,参观古老的作坊,品尝当地特色小吃,感受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夜色下的乌镇,灯火阑珊,更显迷人。 千岛湖: 碧波万顷,岛屿星罗棋布,千岛湖的水质清澈,空气清新。您可以在湖上泛舟,欣赏湖光山色,还可以体验各种水上活动。 江苏:历史古韵与现代活力 苏州: 园林甲天下,苏州以其精美的古典园林而闻名。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都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极致。此外,苏州还拥有古老的街巷,如平江路、山塘街,漫步其中,感受历史的沉淀。 南京: 六朝古都,历史悠久,南京拥有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如中山陵、明孝陵、总统府等,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同时,南京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都市。 周庄、同里: 这些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水乡古镇,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江南风情。穿梭于古老的巷道,感受枕水人家的悠闲生活。 上海:东方明珠的都市魅力 外滩: 这里汇集了风格各异的历史建筑,展现了上海的百年沧桑。夜晚,灯火辉煌,东方明珠塔与对岸陆家嘴的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迷人的都市夜景。 豫园: 这座明代园林,小巧精致,集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园内的九曲桥、湖心亭,都充满了古典韵味。 迪士尼乐园: 为您带来梦幻般的童话体验,是亲子游的理想选择。 第三章:西南地区的神秘魅力 中国的西南地区,地势险峻,民族风情浓郁,拥有独特的地质奇观和古老的文明。 四川:美食天堂与古蜀文明 成都: “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成都以其悠闲的生活节奏、美味的川菜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游客。您可以逛逛宽窄巷子、锦里,品尝地道的川味美食,感受成都人的慢生活。 九寨沟: 被誉为“童话世界”,九寨沟以其色彩斑斓的海子、飞流直下的瀑布、神奇的钙化池而闻名。每一处景点都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乐山大佛: 这尊巨大的石刻佛像,依山而凿,气势宏伟,是世界文化遗产。 稻城亚丁: “香格里拉之魂”,稻城亚丁拥有壮丽的雪山、碧蓝的湖泊、广袤的草原,是摄影爱好者和徒步者的天堂。 云南:彩云之南的民族风情 丽江: 古老的丽江古城,依山傍水,小桥流水,纳西族人民热情好客。您可以在古城漫步,感受慢时光,也可以前往玉龙雪山,体验高原风光。 大理: 洱海风光旖旎,苍山巍峨壮丽,古老的白族民居错落有致。您可以在洱海边骑行,或者登上苍山,俯瞰整个大理坝子。 香格里拉: 传说中的世外桃源,这里拥有辽阔的草原,神圣的寺庙,和淳朴的藏族人民。您可以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徒步,感受高原的纯净与宁静。 西双版纳: 热带雨林风光,傣族风情浓郁。您可以参观热带植物园,观看孔雀舞表演,体验别样的民族风情。 贵州:山水画廊与民族瑰宝 黄果树瀑布: 亚洲最大的瀑布之一,飞流直下,声势浩大,气势磅礴。 千户苗寨: 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充满民族特色。夜晚,灯火辉煌,宛如繁星点点。 梵净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自然遗产,山顶的蘑菇石造型奇特,云海翻腾,宛如仙境。 第四章:中原腹地的历史回响 中国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河南:华夏文明的摇篮 洛阳: 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这里是佛教艺术的宝库,也是历史的见证。 西安: 十三朝古都,兵马俑的壮观、古城墙的雄伟、大雁塔的庄严,都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辉煌过去。您可以骑行在古城墙上,感受历史的厚重。 开封: 北宋时期的都城,清明上河园、相国寺,让您仿佛穿越回繁华的宋朝。 山西:古建奇迹与晋商文化 平遥古城: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城,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城市风貌和商业文化。 乔家大院: 晋商文化的代表,这里是北方民居建筑的典范,也诉说着晋商的辉煌与传奇。 悬空寺: 悬挂在悬崖峭壁之上,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奇迹,令人叹为观止。 第五章:西部高原的壮丽风光 中国的西部高原,地势高耸,气候独特,孕育了令人震撼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青海:世界屋脊的纯净之美 青海湖: 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水湛蓝,与天空融为一体。夏季,湖畔的油菜花盛开,蔚为壮观。 茶卡盐湖: 被誉为“天空之镜”,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天空的倒影,仿佛置身于一个纯净的世界。 可可西里: 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这里是藏羚羊等珍稀动物的家园。 西藏:雪域高原的神秘召唤 拉萨: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这些神圣的寺庙是藏传佛教的中心,也是藏族人民的精神寄托。您可以在这里感受信仰的力量,体验藏族人民虔诚的生活。 纳木错: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圣湖之一,湖水清澈,四周雪山环绕,景色壮丽。 珠穆朗玛峰: 世界最高峰,攀登珠峰是许多人的梦想,即使远观,也能感受到其巍峨与壮丽。 结语 中国的旅游目的地,如同散落在天地间的璀璨明珠,各有其独特的光芒。本书仅仅是为您打开了一扇窥探中国之美的窗户,更多精彩仍待您亲自去发现,去体验。愿这份探索手册,能成为您开启中国旅程的起点,让您在山河之间,感受中华大地的博大精深,收获一段难忘的旅途。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初一看就带着一种沉稳、专业的质感,封面的色调选取得非常考究,那种深沉的墨绿与烫金的书名相互映衬,让人立刻联想到严肃的学术研究和严谨的资料汇编。我最欣赏的是它对细节的把控,即便是书脊上的文字,也清晰可见,便于在厚厚的书架中迅速定位。拿到手里掂量一下,分量十足,这通常预示着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我期待它能在理论框架的构建上给我带来启发,比如,它是否会深入探讨旅游经济学中的核心理论模型,比如目的地竞争力分析的经典框架,或是游客行为模式的最新迭代理论。如果书中能详细阐述如何将宏观的旅游政策与微观的区域发展策略进行有效对接,那就更棒了。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数据和事实,而是能提供一套完整的分析工具箱,帮助理解中国旅游市场的复杂脉络,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这种期待源于对高质量、有深度的非虚构类书籍的偏爱,希望它能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参考工具书。

评分

我个人对于旅游规划和资源配置的议题非常敏感。因此,我尤其关注这本书在对“主要客源地”进行分析后,是否能延伸到对“目的地”的启示和建议上。一个优秀的客源地分析报告,最终的价值体现在它对供给侧的指导作用上。我希望书中能清晰地指出,针对不同特征的客源群体,目的地的产品设计、营销策略乃至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如何进行差异化调整。比如,面对来自一线城市的“体验型”客源,和来自下沉市场的“性价比型”客源,目的地的应对方案有何本质区别?如果书中能构建一个“客源需求匹配模型”,并提供基于此模型的具体操作建议,那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就无可替代了。我期待它能成为决策者手中的一张“地图”,不仅指明游客在哪里,更指明我们应该如何去迎接他们,如何优化服务供给,从而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

评分

从文学和叙事角度来看,虽然这是一本学术性的参考书,但我仍然期待作者在呈现这些地理和经济事实时,能带有一种人文关怀和地域色彩的描绘。旅游的本质是人的移动和体验,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规划、个人的向往和地方的活力。我非常好奇,书中在介绍某一个重要的客源地时,是否会穿插一些关于当地居民“旅游偏好形成”的文化背景描述?例如,探讨特定区域的传统文化、生活节奏或气候特征,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他们对异地风光的选择与偏爱?这种软性的、带有故事性的解读,能让枯燥的地域划分变得生动起来,也更容易被非专业读者所接受和记忆。如果能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不同客源地游客的“集体性格烙印”,那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将提升一个档次,它就不再仅仅是数据手册,而更像是一部关于当代中国人空间流动和精神需求的社会观察志。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旅游业在不同社会经济阶段的角色转变,尤其是后疫情时代,消费者的偏好正在经历一场结构性的重塑。因此,我非常关注这本书在分析“客源地”这一概念时,是否能跳脱出传统的地理或行政划分,而是转向基于人群画像和消费潜力的动态集群分析。比如,它是否探讨了 Z 世代游客与“银发族”在文化体验、时间分配和预算使用上的显著差异?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书中能够提供对“潜在客源”的挖掘方法论,而不是仅仅描述已知的、成熟的市场。如果能加入对新兴社交媒体平台如何影响旅行决策路径的案例分析,那就更贴近当前的市场现实了。例如,通过对特定省份或城市旅游消费数据的深度挖掘,能否揭示出某些未被充分开发的“隐形客源地”的特征轮廓?这种自下而上的数据驱动型分析,远比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叙述来得更具实践价值和前瞻性。

评分

说实话,我对这类宏观概览式的书籍往往抱有一种审慎的态度,因为信息量太大很容易导致内容流于表面化,变成一本“什么都说了,但什么都没讲透”的资料汇编。我最担心的就是,这本书是否只是简单地堆砌了过去几年统计年鉴中的数字,缺乏对数据背后驱动力的深入剖析。比如,当谈到某个主要客源地人口外流或收入水平变化时,它是否能清晰地阐明这种宏观变化是如何具体影响该地区居民的旅游消费倾向和出行半径的?我真正想从书中获得的是那种“穿透力”,能让我理解“为什么”这些客源地会发展成现在的样子,以及未来的趋势会如何影响其格局。如果能提供一些跨时间维度的对比分析,例如对比 2008 年和现在的客源地特征变化,那将极大地增强其学术价值和实用参考性。希望这本书在数据呈现上,能采用更现代、更具可视化效果的图表,而不是老式的表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