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古代民間工藝
定價:45.00元
作者:王俊
齣版社:中國商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0449894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古代的民間工藝不僅以品類浩繁、流派眾多著稱於世,而且也以它淳美的藝術風格和剛健直率的審美情趣豐富瞭世界文化寶庫,從而贏得瞭世界各國人民的贊譽和喜愛。《中國古代民間工藝/中國傳統民俗文化》著重介紹這些古代民間工藝形式的形成、發展與創作,具體括年畫、剪紙、泥麵塑、木偶、皮影、玩具、香、風箏、花燈、龍舟等。
目錄
作者介紹
王俊,男,1970年齣生於雲南省麯靖市,1989年服役於北京軍區空軍後勤部,1990至1993年就讀於空軍大連通信軍校。畢業後又先後就讀於北京郵電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河北師範大學哲學專業研究生(在職)。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閤理,內容詳實,條理清晰,讀起來絲毫不感到枯燥。作者似乎非常瞭解讀者可能會遇到的疑問,並在書中一一解答。比如,在介紹某一工藝時,他不僅會說明其起源和發展,還會深入探討其在不同曆史時期的演變,以及受到哪些社會因素的影響。這種嚴謹的學術態度,讓這本書既有閱讀的趣味性,又不失其學術價值。 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民間節慶用品的描寫,如春節的年畫、燈籠,端午的香囊,中鞦的月餅模具等等。這些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品,反映瞭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傳統節日的重視。通過這些物件,我仿佛能聽到古代街市的喧囂,聞到節日的氣息,感受到那種濃厚的年味。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藝圖鑒,更是一部生動的民俗畫捲,它讓我對中國古代社會的日常生活有瞭更全麵、更深入的瞭解。
評分讀完這本《中國古代民間工藝》,我感覺自己仿佛穿越瞭時空,親身走進瞭那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古代世界。書中對於各個地區、各個民族的民間工藝的介紹,展現瞭中華文化多元而又統一的魅力。我看到瞭北方粗獷豪放的剪紙藝術,感受到瞭南方細膩婉約的刺綉技藝,也領略瞭西部地區色彩濃烈的染織之美。作者的筆觸如同畫筆,將這些流傳韆年的技藝一一呈現在我眼前,讓我得以窺見不同地域人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他們對自然的敬畏和熱愛。 特彆是關於民間玩具的章節,簡直是一次童年迴憶的重現。那些用泥巴捏成的小人,用竹子削成的風車,用布頭縫製的布娃娃,雖然簡單樸素,卻承載瞭孩子們無限的歡樂和想象。作者通過對這些玩具的描寫,不僅展現瞭古代兒童的娛樂方式,更摺射齣那個時代傢庭教育的理念和親子關係。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到,民間工藝並非隻存在於博物館的展櫃中,它早已融入瞭尋常百姓的生活,成為他們情感寄托和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它是一種活著的曆史,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文化血脈。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沒有落入俗套地去講述那些高高在上的宮廷藝術,而是將目光聚焦在廣大民間。作者用樸實的語言,卻蘊含著深厚的情感,講述瞭一個個關於普通勞動人民的故事。我讀到瞭那些默默無聞的匠人,他們將畢生的精力投入到一件件工藝品的創作中,不為名利,隻為傳承和創新。書中對一些瀕臨失傳的工藝的搶救性記錄,更是讓我感到責任重大。 例如,書中對一些傳統建築裝飾工藝的介紹,如磚雕、木雕等,讓我對古代建築的精美有瞭更深的認識。這些精美的雕刻不僅僅是為瞭裝飾,更是承載著吉祥的寓意和豐富的民俗故事。讀到這裏,我不禁想起傢鄉那些古老的宅院,原來它們身上也鎸刻著如此深厚的文化印記。這本書讓我明白,民間工藝並非隻是停留在過去,它有其生命力,有其延續的可能性。作者的努力,讓我們有機會去瞭解、去欣賞、去思考如何將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更好地傳承下去。
評分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溫度”。作者在敘述工藝製作過程的同時,巧妙地融入瞭許多生動的人物故事和民間傳說,讓冰冷的工藝流程瞬間變得鮮活起來。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年邁的老師傅,一邊嫻熟地操作著工具,一邊嚮徒弟傳授著技藝;我仿佛能聽到那些年輕的姑娘,一邊哼著小麯,一邊細心地綉著花;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種代代相傳的匠人精神。 書中對於民間工藝的社會功能和經濟價值的探討,也讓我受益匪淺。這些工藝品不僅僅是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更是承載瞭人們的精神追求,促進瞭商品經濟的發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瞭區域經濟的格局。讀到這裏,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民間工藝絕非可有可無的點綴,而是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保存瞭珍貴的曆史信息,更在於它喚醒瞭我們對民族文化根源的思考和認同。
評分最近有幸拜讀瞭一本關於中國古代民間工藝的巨著,雖然我本身並非專業人士,但書中的內容還是讓我大開眼界,深深地吸引住瞭我。這本書簡直就像一座寶庫,裏麵承載著我們祖先的智慧與匠心。一開始,我以為這隻是一本介紹各種手工藝品的小冊子,但深入閱讀後纔發現,它遠不止於此。作者不僅僅是羅列瞭琳琅滿目的工藝品,更重要的是,他深入挖掘瞭每一種工藝背後的曆史淵源、文化內涵以及它在古代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 從精緻的陶瓷,到巧奪天工的玉雕,再到色彩斑斕的織錦,書中對每一種工藝的描繪都細緻入微。我尤其被書中關於絲綢的章節所打動,不僅介紹瞭絲綢的製作過程,還講述瞭它如何成為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品,以及它在社會地位、服裝款式等方麵的影響。那些關於古代工匠如何憑藉一雙巧手,將冰冷的原材料變成充滿生命力的藝術品的描述,讀來令人肅然起敬。這本書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民間工藝並非粗鄙的勞作,而是凝聚瞭無數勞動人民的汗水、智慧和對生活的熱愛。它不僅僅是物質的産物,更是精神的載體,承載著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