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马克思主义大辞典
定价:380.00元
作者:徐光春
出版社: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403451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重点项目
内容提要
本书是帮助党员干部、高校教师、青年学生和广大群众学习、宣传、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发展、创新、运用的工具书、教科书、历史书,力求为学习、宣传、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遇到疑难问题者提供准确、科学、可靠的答案。全书260万字,含基本概念、原理、代表性著作、代表性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会议、思潮流派等2094个条目。
◆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编译局、《求是》杂志社、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44个党政军学单位90多位专家学者集体编纂;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12家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审阅。
◆代表了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成就。
目录
作者介绍
主编:徐光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首席专家,曾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常务副主编:梅荣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副主编: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
田心铭(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主要专家、教授)
尹汉宁(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
沙健孙(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李捷(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求是杂志社社长)
周新城(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
赵 曜(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央党校教授)
顾海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教育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院长)
梁 柱(北京大学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靳辉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学部委员)
陶德麟(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武汉大学教授、武汉大学原校长)
钟哲明(北京大学教授)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索引系统设计得相当人性化,这一点我必须点个赞。在浩如烟海的条目中穿梭,如果索引做得不好,那就完全是灾难。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清晰,从基础概念到复杂的理论阐述,都有明确的指向,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切入点。我尤其欣赏它对一些关键术语的交叉引用处理,往往一个概念的解释会引申出好几个相关的条目,这种网状的知识结构极大地拓展了我的阅读视野。我发现自己常常因为一个不经意的跳转,就深入到了一个我之前从未关注过的分支领域。这种深度挖掘的能力,使得这本书远不止是一本简单的工具书,更像是一张详尽的知识地图,引导着读者在思想的丛林中探索。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充满了厚重感,那种老式的布面装帧,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我最近迷上了阅读一些关于思想史的著作,而这本书刚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空白。拿到手的时候,它的分量就很实在,沉甸甸的,让人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严谨的排版风格,字体选择也很古典,读起来感觉非常舒服,不像现在很多快餐式的读物,拿到手就感觉轻飘飘的。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和那些伟大的思想家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的装帧不仅仅是外在的包装,它更像是一种仪式感,让人在阅读之前就能感受到知识的重量。我花了好几天时间才慢慢适应它的节奏,毕竟内容深度摆在那里,不是那种可以一口气读完的轻松读物,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感受,就像是走进了一座历史悠久的图书馆,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时间混合的味道。它的语言风格非常考究,虽然是辞典的形式,但很多条目的释义都带有强烈的学术色彩,那种沉稳、不疾不徐的叙述方式,让我不得不放慢语速,去咀嚼每一个用词背后的深意。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对一些哲学流派的描述,那些复杂的辩证关系,作者用近乎于散文诗般的精准来概括,既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避免了干巴巴的术语堆砌。对我来说,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智力上的锻炼,它强迫我跳出日常思维的惯性,去适应一种更高维度的逻辑推演。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超我的预期,尤其是在我进行课题研究的时候,它简直是我的“定海神针”。我经常需要核对一些历史背景资料或者理论起源,以往的做法是东翻西找,效率低下。但有了这本书,我能迅速定位到相关的核心论点和历史脉络。它不像某些百科全书那样只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了思想形成的关键节点,提供了丰富的原始出处和学界主流观点。这种资料的完备性,极大地提高了我的研究效率。我甚至发现了一些关于早期文献的细微差异的标注,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体现了编纂者极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评分老实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需要“适应期”的,它不是那种能让你立刻产生“哇”的惊叹,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开始翻阅时,我确实被它庞大的信息量和严密的逻辑结构略微震慑住了。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强大思想力量。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点本身,更重要的是一种看待世界的系统性思维方式。每次合上书本,我的脑海中都会留下一些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象,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关于权力与劳动关系的思考,都变得更加立体和深刻。这本书更像是一位沉默的导师,在你需要的时候,提供最坚实的基础支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