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列國誌:厄瓜多爾
定價:35.00元
作者:張穎,宋曉平著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10-01
ISBN:978780230829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厄瓜多爾是南美洲西部的一個小國,赤道從其首都穿過,故有“赤道之國”的美名。厄瓜多爾是一個具有悠久曆史的文明古國。印第安民族早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創造瞭多姿多彩的文化財富。厄瓜多爾的首都基多享有“美洲藝術殿堂”的美譽,被聯閤國宣布為“人類文化遺産”。
目錄
厄瓜多爾駐華大使序
自序
章 國土與人民
節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地形特點
三 河流和海灣
四 氣候
五 火山和厄爾尼諾現象
第二節 自然資源與生態係統
一 自然資源
二 多樣的地區生態環境
三 植物
四 動物
第三節 自然資源保護
一 瀕危物種
二 生態環境保護
第四節 居民與宗教
一 人口
二 印第安民族
三 語言
四 宗教
第五節 民俗與節日
一 民俗
二 節日
第六節 國旗和國徽
一 國旗
二 國徽
第二章 行政區劃
節 行政區劃
一 行政區劃概述
二 行政區劃
第二節 各省情況
一 安第斯山區
二 亞馬孫地區
三 沿海地區
四 加拉帕戈斯地區
第三節 主要城市
第三章 曆史
節 古印第安人時期
一 古印第安曆史
二 印加帝國的徵服和統治
第二節 殖民地時期
一 對基多地區的徵服
二 殖民製度的建立與鞏固
三 殖民製度的發展
四 殖民製度的衰落與危機
第三節 獨立運動
一 獨立運動的背景
二 獨立運動的勝利
三 大哥倫比亞共和國
第四節 共和國初期
一 共和國的建立
二 自由派改革
三 財閥統治和民主運動
第五節 二戰以後時期
第六節 政治民主化與經濟改革時期
第七節 重要人物
第四章 政治
第五章 經濟
第六章 旅遊業
第七章 軍事
第八章 教育、衛生、新聞齣版和體育
第九章 文學和藝術
第十章 對外關係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張穎,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員。1978年畢業於遼寜大學。1985年至今在拉丁美洲研究所從事學術研究、科研組織和編輯工作。1996年和2006年曾先後兩次赴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留學和進修。長期從事拉美特彆是厄瓜多爾研究。撰寫《簡明拉丁美洲百科全書》、《中國大百
文摘
序言
對於一個對政治學和國際關係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列國誌:厄瓜多爾》在政治體製和外交政策的梳理上,無疑提供瞭寶貴的信息。書中對厄瓜多爾民主化進程的探討,從軍政府統治到多黨製的確立,再到近年來政治格局的演變,都進行瞭深入的分析。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憲法改革、政治權力分配以及社會運動對國傢治理影響的部分。這些內容讓我理解瞭厄瓜多爾政治生活中那些看似復雜甚至混亂的現象背後的邏輯。例如,書中對不同時期總統任期內的政策調整、政黨之間的博弈,以及反對派的策略進行瞭詳盡的闡述,這對於理解南美地區普遍存在的政治不確定性,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此外,書中對於厄瓜多爾在區域政治舞颱上的角色,以及其與鄰國,特彆是與美國、中國等大國的關係,也進行瞭細緻的描繪。這種對國傢內部政治運作與外部國際環境相互作用的分析,使得本書不僅僅是一部關於厄瓜多爾的國彆研究,更是一部觀察南美地區政治動態的窗口。它提醒著我,任何一個國傢的政治發展,都無法脫離其曆史積澱、社會結構以及地緣政治的復雜交織。
評分這部《列國誌:厄瓜多爾》讓我對拉美地區一個重要國傢有瞭更為全麵和深入的理解。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厄瓜多爾地理、曆史、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介紹,更是一部關於國傢發展、民族命運以及文化傳承的深刻反思。書中對每一個議題的探討,都力求客觀和全麵,既有宏觀的分析,也有微觀的細節。我從中看到瞭一個國傢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努力在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全球之間尋求平衡。書中對社會變革的解讀,對政治鬥爭的呈現,以及對文化多樣性的贊美,都讓我對厄瓜多爾這個國傢有瞭更深刻的敬意。它提醒著我,每一個國傢都有其獨特的成長軌跡,理解這些軌跡,需要我們以開放的心態去接納其復雜性,並從中汲取經驗和啓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瞭解厄瓜多爾的窗口,也促使我去思考更廣泛的發展議題,以及不同文明之間對話的可能性。
評分經濟發展一直是睏擾許多發展中國傢的核心議題,《列國誌:厄瓜多爾》在這方麵的論述,為我提供瞭一個相對完整的視角。書中對厄瓜多爾經濟結構,特彆是其對石油、香蕉、蝦等初級産品齣口的依賴,進行瞭深入的剖析。我關注瞭書中關於資源詛咒、匯率政策、國傢債務以及貿易協定等方麵的討論,這些都是理解厄瓜多爾經濟脆弱性與增長潛力的關鍵因素。書中對不同時期經濟發展戰略的梳理,以及對民粹主義經濟政策的評估,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如何實現經濟多元化、提升附加值産業以及吸引外資的分析,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此外,書中也觸及瞭社會不平等、貧睏問題以及非正規經濟在厄瓜多爾社會中的存在,這些現實問題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連,構成瞭國傢整體發展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我能更清晰地看到厄瓜多爾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所麵臨的挑戰和機遇。
評分從文化的角度來審視《列國誌:厄瓜多爾》,我發現自己被其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産深深吸引。書中對印第安傳統文化、殖民時期西班牙文化以及現代社會多元文化融閤的描繪,構成瞭一幅生動的文化畫捲。我特彆留意瞭關於厄瓜多爾音樂、舞蹈、文學和藝術的介紹,這些元素是理解一個國傢民族精神和身份認同的重要載體。書中對傳統節日慶典、民間傳說以及宗教習俗的深入挖掘,讓我看到瞭在現代化浪潮中,古老文化依然頑強地生命力。例如,書中對安第斯高原上基什瓦族人(Kichwa)的生活方式、語言和信仰的描述,展現瞭一種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古老智慧。同時,書中也探討瞭現代厄瓜多爾社會在快速城市化和全球化進程中所麵臨的文化挑戰,如傳統價值觀與西方消費主義的衝突,以及不同族裔群體之間的文化認同問題。閱讀這些章節,仿佛我能聽到悠揚的安第斯排簫聲,看到色彩斑斕的傳統服飾,品嘗到當地特色美食的風味。這種對文化深度的探索,讓我對厄瓜多爾這個國傢有瞭更立體、更感性的認識。
評分這部《列國誌:厄瓜多爾》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南美洲腹地的窗戶,讓我得以窺見一個在地理、曆史、文化乃至政治經濟層麵都充滿獨特魅力的國度。從第一頁翻開,我就被作者筆下那幅壯麗的自然畫捲所吸引。安第斯山脈的巍峨、亞馬遜雨林的神秘、太平洋海岸綫的旖旎,這些地理特徵不僅塑造瞭厄瓜多爾人民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響瞭他們的曆史進程。書中對不同地理區域的細緻描繪,從高地的印第安社區到沿海的港口城市,再到東部雨林中的原住民部落,勾勒齣瞭一幅多元共存的社會圖景。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厄瓜多爾生物多樣性的描述印象深刻,加拉帕戈斯群島作為“活的進化博物館”,其獨特的生態係統和物種演化曆程,讓我對地球生命的奇跡有瞭更深的敬畏。同時,書中也穿插瞭一些關於自然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討論,這些議題對於理解當今厄瓜多爾的發展挑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閱讀的過程,仿佛我本人也踏上瞭這片土地,感受著熱帶雨林的濕潤空氣,仰望著安第斯山巔的白雪,聆聽著海浪拍打海岸的聲音。這種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是許多旅行指南難以給予的,它更多地側重於宏觀的國傢概況,而非微觀的地理人文細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