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定名與相知:博物館參觀記 文化 書籍 |
| 作者: | 揚之水 |
| 定價: | 132.0 |
| 齣版社: |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8-01-01 |
| ISBN: | 9787559805270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小16開 |
| 內容簡介 | |
“定名與相知”,是作者在名物研究中不斷重復的詞,“定名”針對“物”而言;“相知”,則須齣入於“物”與“詩”之間,以此打通二者之聯係。 本書十一篇文章均為各地博物館觀展所得,或文房用具,或金銀飾,或花結綬帶,或傢居用器……七十餘傢博物館,四百餘幅器物照片,從定名到相知,一步步讀者走進各館文物的“繁華”,讓物的美、時間的印跡、曆史的片段、生活的詩意,翩然交織於紙上。 |
| 目錄 | |
1 常州武進村前鄉南宋墓齣土器物叢考 24 附 內傢香獲見記:《天香·賦龍涎香》與周密的收藏 33 “小杭州”裏的繁華光影:永嘉窯藏銀器觀摩記 85 《老學庵筆記》裏的“靖康節物” 103 同心一挽束韆結 123 無锡博物院觀摩散記 145 “繁華到底”:明藩王墓齣土金銀飾叢考 211 買櫝還珠的理由:漆盒散記 241 “妝得肩頭一擔春”:讀宮製“貨郎圖”散記 267 小閣幽窗,是處都香瞭 277 嘉興明墓齣土《金剛經塔》拓片 293 後記 297 博物館文物索引 |
| 編輯 | |
70餘個博物館,400餘張文物圖片……與揚之水共赴一場博物館之約,走進文物的“繁華光影”,看器物的美、時間的印記、曆史的片段、生活的詩意翩然交織,蔚然成歌…… |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選材和敘事方式都相當彆緻。它不像傳統的遊記那樣流水賬式地記錄行程,而是將每一場參觀都打磨成一個獨立的故事,有起承轉閤,有情感鋪墊。作者筆下的博物館,不再是單一的知識殿堂,而是承載著無數記憶、情感和思想的容器。我尤其喜歡他關於“時間”的描寫,那些跨越韆年的器物,在他那裏仿佛觸手可及,瞬間拉近瞭與我們的距離。閱讀的過程,就像在時間的長河中徜徉,感受著文明的脈搏。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感到非常舒服的書。作者的文字有一種治愈的力量,能夠撫平內心的浮躁,帶來一種寜靜的力量。他用細膩的筆觸描繪瞭參觀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那些微小的感動,那些不經意的頓悟,都寫得格外動人。我感覺他不僅僅是在記錄,更是在分享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世界充滿好奇和熱愛的態度。讀完這本書,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真正的博物館,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那些隱藏在展品背後的故事,去體驗那種與曆史對話的奇妙感覺。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我瞭,那種古樸而又不失雅緻的風格,讓人瞬間聯想到那些充滿故事的博物館展品。當我翻開第一頁,那種踏實又帶點小期待的心情油然而生。作者的文字就像一位溫和的老友,娓娓道來,引著我一同走進瞭那些或莊重、或奇幻的展覽空間。我尤其喜歡他描述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器物時所注入的深情,仿佛每一件物品背後都有著一段塵封的曆史,一個鮮活的靈魂。他不僅僅是記錄下自己看到瞭什麼,更多的是在引導讀者去感受,去思考。那些展品在他筆下不再是冰冷的陳列品,而是有瞭溫度,有瞭生命。
評分最近迷上瞭一類能讓人沉靜下來的讀物,這本書恰好符閤我的口味。它的語言非常純粹,沒有多餘的辭藻堆砌,卻能在字裏行間流露齣作者對藝術和曆史的敬畏之心。我特彆欣賞他對細節的捕捉,無論是光綫如何落在展品上,還是人群的低語聲如何迴蕩在展廳裏,都描繪得恰到好處,仿佛身臨其境。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常會停下來,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就站在那裏,感受那一刻的氛圍。作者的文字有一種魔力,能夠喚醒我內心深處對美的感知,讓我重新審視那些我可能在現實生活中匆匆略過的事物。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遠不止於書名所暗示的“參觀記”。它更像是一場心靈的對話,一次關於“看見”與“被看見”的深刻探討。作者通過對不同博物館、不同展品的觀察,摺射齣他對人生、對時代、對人類文明的獨特理解。我喜歡他那種不帶評判的觀察視角,以及對個體體驗的珍視。他似乎在告訴我,每一次的駐足,每一次的凝視,都是一次與曆史、與創作者、與自身的連接。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目光變得更加敏銳,看世界的角度也更加多元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