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念,也塑造了生生不息的爱。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绝对荒唐、绝对好笑、绝对认真的思想实验:如果没有人死去,这个世界会怎样?
✲ 借死亡女士的感受,重新看见人类社会的暴力、价值观念和自发性。
✲ 诺奖授词:萨拉马戈用想象力、同情心和反讽所 维系的寓言,持续不断地触动我们。
✲萨拉马戈诞辰100周年纪念版,收录萨拉马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修订版译后记。
✲人的价值观念由死亡所塑造,而人又发明了比死亡更强大的东西。
✲阅读萨拉马戈,就是重新看见世界。
·
新年第一天,没有人死去。
这事实在有违常理,首相呼吁大家不要恐慌,
报纸依循旧例刊发“新年新生命”的新闻,
但骚动早已蔓延:
人类陷入永恒的老年,养老金储备将不堪重负;
殡葬公司面临破产,只能埋葬猫猫狗狗和金丝雀;
悲观派哲学家忧心忡忡:没有死亡,前景将是一片灾难。
而死亡,一位裹着布单的骷髅女士,和长柄镰刀住在冰冷的地下室里,对有史以来第一次的自我主张感到满意,她随时准备复工。
·
《死亡间歇》同样符合我作品的主要特点:接受不可能的事物,调动想象力,从颇具挑衅的假设中提出所有可能的答案,哪怕它不符合一般意义上的逻辑。死亡不是实体,但当我们突破限制,进入不同的观察层面,想象中的事物就都自洽了。——若泽·萨拉马戈
·
萨拉马戈对于死亡的这场噩梦,如同先知的异象一般震撼;站在世纪之交,站在欧亚大陆的天涯海角,一个葡萄牙人天马行空的梦话也可以振聋发聩。——符辰希(本书译者)
·
简而言之,萨拉马戈的这本小说对于今日世界而言堪称伟大的序曲。——《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
##死亡,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同时也是抵御不平等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它消失的那一刻,所有社会秩序与普遍观念都将得以重塑。也许只要出现细微的变化,整个社会都将变得大不一样。
评分##最有趣的是没有死亡的世界保险公司依然能营利,还能设置程序死亡和第二次死亡。
评分##两天 一口气读完
评分##yyds!不死的人类社会,比死了更可怕
评分##两天 一口气读完
评分##很有意思的题材。只是,我不相信爱能战胜死亡????
评分##如《失明》一书,“变数”是突然降临,突然消失的。就像计算机模拟蛋白质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结构变化,作者像趴在观察室外解析、解构。第二部分像另一个故事,结尾收获温暖。再次被细节的丰富和有趣(讽刺)打动,可列为萨拉马戈教你怎么写小说或论文系列。
评分##yyds!不死的人类社会,比死了更可怕
评分萨拉马戈留给我们的“玩笑文学”:莫名的末日临近,恐惧是自然,怒气是正义,幽默一点,才能度过去。读得很乐,人类经不起检验,在具体的个人的层面才有生发爱的可能。故事的背后,依旧是挑战真理的愤怒的萨拉马戈,也更是与此世的生活兼容的老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