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小波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997 平装 9787503915864

具体描述

王小波:学者,作家。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68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或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时代三部曲》、电影文学剧本《东宫西宫》及数十万字的杂文随笔文字。

一九九七年六月,王小波逝世两个月后,他的杂文自选集《我的精神家园》出版。这是第一版的封面。相比于2002版出版的《我的精神家园》纪念版来说,这一版本没有纪念文章,只收有王自己的文字。当时这本书,和九七年五月第一次在大陆出版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一起上架,十月又出版了《沉默的大多数》。一时间,大家都知道了,有一个王小波。可惜,那时他已辞世,只留下书店里满架的王小波,像一场喧哗无声的葬礼。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何为犀利,一边读一边爱啊

评分

看到王小波在1997年新年写的东西,突然有种莫名的伤感。他的一生几乎在全集里被充分地呈现了出来,崇拜着罗素、维特根斯坦、拜伦、福柯、卡尔维诺 ,爱憎分明。到最后,他终究能像维特根斯坦一样说:我读过了美好的一生;也能像汤司达一样说:活过,爱过,写过。可惜这一生,太过短暂。

评分

评分

评分

##昨天在飞机上读王小波写给《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的序言,在春节可谓非常应景。他说中国传统文化本质来源于村落,村落是个信息超导体,人与人很近,个人毫无秘密可言。由此产生了中国的耻感文化和村落的权威:“你怎么挣钱,别人不管;但你怎么过日子,大伙就要说话了”。婚丧嫁娶、生育与否,本来是个人意志;但村落里流行的是办事要让大家说好,大家羡慕。在村落的集体价值面前,个人往往身不由己。虽然不是活在自然村里,但是七大姑八大姨长辈们的社交圈,几乎就是这么个村落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