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声何处

笛声何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余秋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04-06 平装 9787805747989

具体描述

十二年前,我曾向台湾的听众描述过这种笛声。应《联合报》之邀,在台北中央图书馆发表了一个有关昆曲的演讲。演讲之余,还与我所敬重的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作了一次有关昆曲之美的长篇对谈,发表于《中国时报》。那是我第一次到台湾,《文化苦旅》还没有在那里出版,因此我留给台湾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昆曲研究者。

十二年间经历了很多事情,我的主要精力投注在对人类各大文明废墟的实地考察上。忘了是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我得到消息,昆曲被联合国评上了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消息,使我荒凉的心境间增添了一份滋润。我在万里之外,听到了来自苏州的笛声。

不久又听到另一个消息,世界遗产大会将在苏州召开。苏州有这个资格,种种理由中有一项,必与昆曲有关,我想。

回国后我又几度访问苏州。奇怪的是,似乎冥冥中已有安排,每次都遇到白先勇先生。他忙忙碌碌地往来于美国、台湾和苏州之间,只想把昆曲艺术再一次隆重地推向海内外。他向我介绍苏州昆剧团的演员和剧目时,如家人捧持家珍示客,这让我感到惭愧。我们常常与珍宝相邻咫尺而不知相护相守。所谓文化,就在这相护相守间。

近年来,古吴轩着意重振苏州文化的历史荣耀,嘱我谈一谈昆曲艺术。这个建议使我的心情重归平静,慢慢地翻阅以前从事这方面研究时留下的一些文字,终于把十二年前在台湾的演讲和有关篇什整理成册,以襄盛举。文陋心诚,藉以献给美丽的苏州,献给那似远似近的悠扬笛声。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一.昆曲的鼎盛时期是在1600-1800年间,曾与唐诗、书法同等地位,引起社会性的痴迷和文化沉溺; 后期由于民众审美的升级,“花部”的出现,昆曲逐渐衰落; 二.分析了戏剧的精彩在于情与理的矛盾:疏纵不为儒缚&充分的理性自觉; 三.不入园林,怎知花草莺燕春色如许---《牡丹亭》汤...  

评分

##一.昆曲的鼎盛时期是在1600-1800年间,曾与唐诗、书法同等地位,引起社会性的痴迷和文化沉溺; 后期由于民众审美的升级,“花部”的出现,昆曲逐渐衰落; 二.分析了戏剧的精彩在于情与理的矛盾:疏纵不为儒缚&充分的理性自觉; 三.不入园林,怎知花草莺燕春色如许---《牡丹亭》汤...  

评分

评分

##四个经典剧本中,看上去我会最喜欢《桃花扇》。找机会看看。

评分

##讲昆曲的散文

评分

评分

##里面提到昆曲提供了一种成功的范型,对后世的影响远未消逝,所以说不能说昆曲消亡了,它的范型还在被后面的戏剧借用。. 里面还分析了《牡丹亭》,说牡丹亭体现了一种青春的生命力,这也提得很好。 他还说《桃花扇》体现了一种封建社会衰亡的迹象,因为整个社会已提...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