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即是梁先生早年讲学记录,由学生李渊庭、阎秉华整理出来的。梁先生讲儒家思想归纳了14种态度,并非就《论语》字面上推衍出来的,而是从孔子的生活实践中归纳出来的。这是梁先生与一般研究孔子学者所不同的地方。
##成立了三友读书会,这是第一周也是第一本阅读交流的书籍,受益匪浅,果然是大学问家,逻辑清晰而周密。希望我们的读书会能坚持下去!!
评分##梁漱溟先生讲孔子的十四个态度,让我仔细体会。 第一种态度叫做“仁”,“仁”就是一切的对,“仁”就是良知,“仁”就是难与不难的之间,“仁”就是自然,平和,温和的状态,“仁”就是要拥有一颗柔嫩的心,“仁”就是一种中庸的状态。 “仁”就是一种不“找”的状态...
评分 评分 评分##大师还原孔孟真面目以及心理内观。我们基本活在前人对孔子不同解读的内向文化力量中,并发酵改良。内圣外王,梁大师更注重还原孔子的内圣,归结于心,归结于本源。不同于佛教完全取消欲求,解脱生命,相当于取消问题。孔子的方法是不成问题,不去外界“找”,一找,就被决定,扰乱了心。孔子根本上所追求的是心境调和平衡。新波浪不是由外界激起,而是内心。乐在心上,不要去找,也由于找,把心本源的情趣压下去了。梁大师在说到宗教时候,非常精彩:宗教无不存在于人的情志不安上,可以说宗教是站在一个私欲上。中西文化的差异和鸿沟,大致就在解决私欲的问题上,一个非功利,一个功利。如果苦乐建立在客观环境上,这文化更偏西方。如果心不刻意往外一动,抛开一个被决定的状态,这文化,更东方。好书,会读第二遍。
评分 评分 评分##大师还原孔孟真面目以及心理内观。我们基本活在前人对孔子不同解读的内向文化力量中,并发酵改良。内圣外王,梁大师更注重还原孔子的内圣,归结于心,归结于本源。不同于佛教完全取消欲求,解脱生命,相当于取消问题。孔子的方法是不成问题,不去外界“找”,一找,就被决定,扰乱了心。孔子根本上所追求的是心境调和平衡。新波浪不是由外界激起,而是内心。乐在心上,不要去找,也由于找,把心本源的情趣压下去了。梁大师在说到宗教时候,非常精彩:宗教无不存在于人的情志不安上,可以说宗教是站在一个私欲上。中西文化的差异和鸿沟,大致就在解决私欲的问题上,一个非功利,一个功利。如果苦乐建立在客观环境上,这文化更偏西方。如果心不刻意往外一动,抛开一个被决定的状态,这文化,更东方。好书,会读第二遍。
评分##晚间终于勉强看完了这本《梁漱溟先生讲孔孟》。1923年梁先生在北大的哲学课讲义,不是普通的讲课实录,而是不折不扣的学术著作。梁先生绝不用口语,全是书面的阐释和说理,又冗长,又枯燥,换成今天的学生,会睡死过去吧。我强令自己静静地坐在桌前看,看不懂再看一遍,但还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