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近距离看美国”之四《如彗星划过夜空》,依旧是以书信形式来表达内容。全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通过记述发生在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出美国早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的局限等做了分析。
##1美国的从无到有,经历了"教育的普及、制度细节的完善、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包括媒体在内的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 2我们往往习惯了死死盯住“民主”这个词,却忘了几百年来它的内涵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民主最初或许是少数服从多数,但现代民主更加不可或缺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我们仍在仰望星空 周重林 今天看来,正是林达培养了中国一大批具有美国意识的年轻人。说起美国的时候,林达成为一个避不开的名字。他和他的著作早已成为认识美国的启蒙读物和经典教材。在书店看到《如彗星划过夜空》,我给一位师兄电话,以激动的心情告诉他,林达又...
评分##1美国的从无到有,经历了"教育的普及、制度细节的完善、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包括媒体在内的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 2我们往往习惯了死死盯住“民主”这个词,却忘了几百年来它的内涵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民主最初或许是少数服从多数,但现代民主更加不可或缺的,...
评分##前半部分析美国联邦政体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所面临的阻碍,南北方、大小州所进行的种种妥协,以及宪法的制定与构建,与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关注的本质相似。后半部分则谈到“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讲的是新闻自由和宪法第一修正案,推荐与安东尼·刘易斯《批判官员的尺度》结合,可深入了解美国人民对自由和安全的取舍。四本近距离看美国读罢,不仅对林达夫妇讲故事的能力叹为观止,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美国文化、现象的历史本质根源,对人性和公正的追求和牺牲,受益匪浅。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