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尼斯,原名阿裏·艾哈邁德·賽義德·伊斯伯爾,1930年生於敘利亞海濱村莊卡薩賓,1948年開始以“阿多尼斯”為筆名發錶詩作。1956年移居黎巴嫩,20世紀80年代起長期在歐美講學、寫作,現定居巴黎。
阿多尼斯迄今共齣版24部詩集,並有思想、文化、文學論著20部及大量譯著、編著。他曾榮獲布魯塞爾國際詩歌奬、土耳其希剋梅特文學奬、馬其頓金冠詩歌奬、法國讓·馬裏奧外國文學奬和馬剋斯·雅各布外國圖書奬、意大利諾尼諾詩歌奬和格林紮納·卡佛文學奬,以及德國歌德奬等國際大奬。
阿多尼斯是當今世界最傑齣的詩人之一,也是當代阿拉伯文化的標誌性人物。其作品體現的對阿拉伯文化的深刻反思、對詩歌發展的獨特見解,在阿拉伯甚至全世界都産生瞭深遠影響。近年來,阿多尼斯一直是諾貝爾文學奬的熱門人選。愛德華·薩義德稱他為“當今最大膽、最引人矚目的阿拉伯詩人”。
“今天,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另一個共和國——寫作的共和國。在那裏,我們關注的是另一些權利:詩歌、藝術、思想和文學的權利。”
《在意義天際的寫作:阿多尼斯文選》是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的第一部中文版文集,本書從阿多尼斯的雜文、散文及論著中精選約三十篇文章,包括論阿拉伯文化與現實、談詩論藝、抒情短章、遊曆紀行等幾部分,對於我國讀者全麵、深入瞭解阿拉伯文化與文學頗有裨益。
##相比於中國,阿拉伯文明麵對現代化轉型遇到的攔路虎更多,也更猛。
評分##阿拉伯詩人阿多尼斯:“真正讓人成為人的,恰恰是夢” 發布時間:2012-11-01 01:06:31 | 時代周報 | 205期 | 評論 (0) http://time-weekly.com/story/2012-11-01/127601.html 阿多尼斯。 本報記者 郭揚 攝 本報記者 張潤芝 發自北京 因為文集《在意義天際的寫作》中文...
評分太喜歡阿多尼斯瞭,譯者也是纔華橫溢,隻可惜都是節選,不夠過癮。 “旅行不是求知的方式,旅行是愛的方式。” (13)
評分##左手政論,右手詩歌。
評分##沒有哪個作傢詩人是完全絕緣現實的。密度太大,偶有佳句,頗啓發人。還是讀詩集吧。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