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勒维(1965-2007),法国作家、艺术家、摄影师。这是一位很特殊的作家,他毕业于法国精英ESSEC高等经济商学院,却自学成才走上了艺术之路。自1991年开始钟情于抽象画,1995年,印度的两个月之旅回国后,决定放弃绘画,焚毁了自己的几乎所有画作,开始涉足摄影。先后出版了三本摄影集《恐慌》(2002)、《复原》(2003)、《假象》(2006),并为很多杂志提供摄影作品。同时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7部作品,包括《自画像》、《日记》、《著作》、《虚构》、《自杀》等。
其独特的写作风格,独树一帜,语言朴实,情感真实,淡淡的悲怆凄凉跃然纸上;特殊的句子结构,犹如“碎片的组合”,被称为“文学立体派”。勒维的作品已经超越了其作品内容本身的影响,他的写作风格称为一种新的风格的研究对象。法国作家Nicolas Bouyssi研究勒维的书籍《刻板印象的美学:读爱德华•勒维》。
这本小说是作者爱德华•勒维的遗作,他在自杀前十天将本书的书稿交给出版社。小说使用第二人称“你”叙事,讲述了二十年前,童年时期的朋友自杀的事件,并以此用碎片化的生活细节和大量的心理描写,展开对朋友的回忆。主人公“你”是一名沉默自闭的男子,因为与周遭世界格格不入,逐渐沉迷于策划自己的死亡,最后在某天准备与妻子出门打网球的时候,掉头回到家中地窖,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作者用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语句,淡淡的笔触,让读者领略一个自杀者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世界的看法。
##这谁也能写出来呀……给我这本书的命题,我可以眼不眨地讲出一千个故事。写自己的故事最为容易,关于自己的故事中又是述说痛苦最为容易。困难之处偏偏在于如何通过小说传达幸福。感觉三星的标准是“不难看”吧……
评分##一个人的一身都该自杀一次。
评分##负能量爆棚的一本小书。作者写完后果断自杀了。在这里基本可以了解一个自杀的文艺工作者到底为什么自杀。
评分 评分##生活安定,我也稳重 可堕落,才是我的本性 要付出多少,才能重新振作 盯着一个点,我昏昏欲睡 盯着一堆物,我思绪如麻 瞄着一条线,我看到了方向 时间于我不够 空间于我足矣 虚无于我是诱惑 ——《自杀》 42岁的法国作家爱德华·勒维自杀了。在他将小说《自杀》书稿交给出版社...
评分 评分 评分##这谁也能写出来呀……给我这本书的命题,我可以眼不眨地讲出一千个故事。写自己的故事最为容易,关于自己的故事中又是述说痛苦最为容易。困难之处偏偏在于如何通过小说传达幸福。感觉三星的标准是“不难看”吧……
评分##闺蜜的第一本译作 《自杀》。一本刚过百页的小书,却有着骇人的名字。这两个字,太过刺眼。 准备试译时,满脑的血腥场面,有些恐惧。可翻开第一页就发现,我错了。没有暴力,没有狰狞,没有绝望,也没有怨恨。很安静,也很随性,像是好友叙旧,无关所谓的章法逻辑。 不少评论认为,书中的“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