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痛苦》记述作者玛格丽特·杜拉斯在二战期间的个人经历以及对战争问题的思考,也记录了她如何等待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丈夫的归来。《痛苦》背景是战争,是战争中人的群像,个人所受到的忽视、在庞然大物面前显出的脆弱无助,成为对社会权威的批判。叙述无所不在的欲望、不置可否的爱情成为人在社会的不公正对待面前一种内在的反抗。
##我不知道这样的故事是真实还是虚构,我只知道战争的残酷是真实的……
评分 评分##五个篇章由纪实慢慢过渡到虚构,关于那场战争的"烬余录",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头两个故事最精彩,《痛苦》把人看哭,拉撒路复活,可是是怎样的一种复活啊。《皮埃尔·拉比耶》肯定会让人想到《色,戒》吧。
评分##不得不说,每一个人物都牢牢抓住了他的时代背景,就像每一个情节都处于时代的阴云之下,故事往哪边走,阴云就往哪边移动。《痛苦》是一组半虚构的故事,而这片阴云就是德占时期的法国,“纳粹”两个字已经无法再承载其沉重的意义,所以杜拉斯没有说。她擅长叙述,把那些被阴云笼罩的灵魂一一托了起来。
评分情感与力量。
评分 评分##是存在主义咖啡馆,也是潜行者暗藏的地方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