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吉斯·迪布瓦(Regis Dubois),现居住马赛,教授电影课程。他的其他论著包括:《一部政治的电影史(美国、欧洲、苏联)》(叙利耶出版社,2007年)、《美国黑人电影:在融入与异议之间》(勒·塞尔夫—科莱出版社,第七艺术丛书,2005年)、《美国黑人电影词典(演员、导演、技师)》(赛吉耶出版社,赛吉耶电影丛书,2001年)、《美国白人电影中的黑人形象(1980—1995)》(拉玛棠出版社,视觉域丛书,1997年)等。
本书在对电影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全面思考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深入分析众多案例来揭示“同一个电影”——美国电影。作者深入而细致地分析了美国电影如何呈现美国的意识形态。本书选取了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并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揭示了意识形态对好莱坞电影文本的强有力的影响。虽然意识形态问题与电影的品位无关,却关乎政治,作者选择将好莱坞电影与美国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目的并不是要将某些流行影片妖魔化,而是旨在呈现这些流行文化产品的复杂性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话语。 作者认为大部分好莱坞电影都建立在一个道德、美学和政治共识之上,与美国的主流思想趋同。尽管如此,好莱坞电影在意识形态层面上仍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与此同时,作者还探讨了好莱坞电影及其意识形态在国外如何被当地的观众所接受的问题。
##浅显易懂,不过有些分析的论证过程稍显薄弱,欠缺立体的、整体的、历史的视角与脉络。
评分##浅显易懂,不过有些分析的论证过程稍显薄弱,欠缺立体的、整体的、历史的视角与脉络。
评分##分析很细腻,至少读后还有收获。但内容太少了,定价也偏高。
评分 评分##当我们进入电影院里面,以舒适的姿势躺在座椅上,被投射到银幕上的形象所吸引,我们迅速的移情且将与银幕中的角色同化,我们进入做梦的状态,如睡眠中的婴孩一般。此时,我们被浮动的光点吸引着,仿佛中了魔咒一般被,一些“盗梦者”在我们的睡梦中植入意识形态,电影结束后我...
评分##要是提到的影片都看过读起来应该会有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评分 评分##选题和切入点其实都还是不错的,而且还用上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还挺期待的。不过,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开篇对所谓美国梦的职责乃至批判一阵见血,每个人无论出身背景如何、无论是否有权有势有名有利,都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种美国梦,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和现实情况的脱节,而在于当我们越是如此相信,也就越对它的反面深信不疑。反面是什么呢,是人生里所有的失败,原因都可以归咎于自己不够努力。如此巨大的挫败感,谁经得起呢。可本书对此类问题的探讨,也止步于此了。后面就是一大堆罗里吧嗦的剧情介绍、角色塑造等等可有可无的废话,浅尝辄止。实在不过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