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中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小说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安娜,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丈夫卡列宁却性情冷漠。与年轻军官伏伦斯基在火车站的邂逅,改变了安娜的生活。伏伦斯基被她的美貌所吸引,热烈追求,最终两人相爱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及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安娜陷入痛苦和不安中,绝望的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小说既揭露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断断续续地读完这个版本,觉得挺对不起大师的。所以也就先标记一下,慢慢理解和品位才说感想吧。特别喜欢译者的风格,由衷感谢他的奉献。
评分 评分##原来看的时候特别讨厌卡列宁,但这次读发现卡列宁也没有做错什么,反而安娜是最自私的那个,有人嘲笑把妇女的出轨说成是反抗精神很扯,但也正是安娜的自私说明了她渴望真正的活着、渴望真正的爱,同样伏伦斯基也没有做错什么,只是他没有爱的那么彻底罢了,除了爱他还要社会生活;比起安娜的线我觉得列文不断寻找自己人生意义的这条线更好看,这应该也就是托尔斯泰本人的投射,书中还探讨了农奴制与农民的土地分配问题、农村教育、个人宗教信仰、什么是俄罗斯的灵魂等社会问题,特别喜欢列文最后反思生命的意义的那一段,很有启发性(发现经典文学和通俗小说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经典文学看完不会忘,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书中即使是小人物也值得拿出来一个个探讨,名著果然就是名著啊)
评分##这就不用评论了吧,世界上最牛逼的小说就这本和战争与和平里选一部吧!俄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的人物事无巨细,托翁都塑造的完备而精致,作为真正强攻时代的作品,也给了这本小说超越时间的历史影响力和地位。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作的男角没有什么可说。列文虽然处处碰壁,但在小说里仍然是主宰一切的神,他矛盾的心理只要略微往某一方面发展,就可以变成奥布隆斯基、卡列宁或者弗龙斯基。换句话说只有列文是活着的,仍然游移变幻着,其他所有的男主角都是列文貌合神离的分身,都是具象化定型了的人,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