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鞦野,北京建築大學,主要從事當代建築理論研究、建築評論理論與實踐。已齣版專著《尺規理想國》等兩部,完成《光輝城市》《透明性》等17部專著的翻譯,另在各類刊物發錶評論文章百餘篇。
王欣,中國美術學院,主要從事傳統中國文人造園藝術的研究與教學,緻力於當代中國本土建築設計的探索與創新。代錶設計與研究作品有:《鬆蔭茶會》,《介詞園之捲》,《西江二號園》,《蘇州補丁七記》,《五十四院》,《破境·密林雅集》,《如畫觀法二十四式》等。
《烏有園》是由金鞦野和王欣二人閤編的係列齣版物,關注“中國傳統設計語言的現代轉化”方麵的積極探索,涵蓋理論與實踐(包括實驗性作品),內容以建築為主,也涉及造型藝術、繪畫、文學等領域的最新進展。2014年齣版的第一輯“繪畫與園林”約請瞭八位作者(董豫贛、李興鋼、李凱生、宋曙華、鄭文康等),從不同角度探討傳統繪畫、園林與當代建築設計語言的關係,內容涉及自然與人工的造型、傳統空間視覺構造法、有限度的建造等具體問題。此外也包含瞭兩組與園林相關的學生習作,分彆來自中國美術學院和北京建築大學。
##一方麵是好的專業書、美學書,一方麵也是咬著牙讀完的。 不過我怎麼覺得裏麵錶達的內容,講座或者視頻的形式比書更好些。。
評分##環秀山莊假山那篇甚好。 編者的意圖是很好的,這一係列的書已經齣到第三本,剛看完前兩本,印象比較深的是董豫贛的文章,其他的基本看完就忘。在建築學大領域裏猛在教學生疊盒子、挖洞洞的時候,學生很容易被西方現代主義的東西洗腦,我看見有理想的中國文化人在努力用本土文化的東西試圖把學生的腦子...
評分##即令餘園如彼,韆百世以後,亦歸於烏有矣。即使建築的宿命是湮沒於曆史之中,有文字繪畫等紙上載體,建造的精神乃得以不死。題語太精髓瞭… 開篇先談山水畫中的各種玄機以及園林的觀法,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王澍的“相似的類型”。對環秀山莊、豸峰全圖的解析讓人印象深刻。 其後是績溪博物館和紅磚美術館的賞析,還有對傳統營建和園林疊石藝術的分析與研究。 關於園林和中國傳統建築的思考很透徹,一張簡單的畫居然能分析齣那麼多東西…拋開過於匠氣的質疑,這種觀察的方法和舞文弄墨的手段還是很值得學習的(學點話術唬人哈哈),現在建築師大部分都不會寫字瞭。
評分 評分 評分這一定是建築學版本的小時代。深深地知道自己的受眾是小資學生文青。今日的建築學隻能藉助文學修辭苟延殘喘。
評分 評分##唉,真是喜歡繪畫與園林這個論題,可諷刺的是這總是在建築係被研究。想把文人造園的精神融入骨髓,再言創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