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赫定(1865-1952),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他於1885年開始中亞之旅,一步步深入亞洲腹地。1890年底,他跟著駝隊進入喀什地區,從此,他的探險生涯便與西域緊密結閤,因而被譽為“西域探險之父”。斯文•赫定在中國西部的探險與考察長達四十餘年,其間有許多重要的發現與創見,也撰寫瞭多部極具份量的作品,包括《亞洲腹地探險八年》《穿越亞洲》《絲綢之路》《長徵記》以及厚達八捲的《1899-1903年中亞科學考察報告》。
中亞腹地的踏勘者,獨行俠式的旅行傢
受諾登斯科德探險隊的啓發,瑞典探險傢斯文•赫定於1885年夏展開首次亞洲之旅,由俄屬中亞進入波斯,逐步走嚮亞洲心髒地帶。五年後,他跟隨一支駝隊從俄國東部小城抵達中國邊陲重鎮喀什,這次行程讓他與中國的新疆、西藏地區結下不解之緣。又過瞭三年,赫定再度造訪中亞進行探險考察,重點是塔裏木地區,全程達10498公裏;之後,他多次深入中國西域與窮山惡水搏鬥,試圖攀登“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挑戰“死亡之地”塔剋拉瑪乾沙漠,其中最受世人矚目的成就是發現樓蘭古城,以及重新界定羅布泊的位置。
“西域探險之父”斯文•赫定五度來到中國
足跡遍及新疆、內濛、西藏、甘肅、陝西等地
在塔剋拉瑪乾沙漠死裏逃生,在帕米爾高原數次攀登慕士塔格峰未果
對羅布泊進行瞭第一次科學勘查,在荒漠中發現瞭消失1600多年的樓蘭古城
斯文•赫定在考察期間,非常重視測繪和製圖工作。他在新疆和西藏先後繪製瞭近2000張路綫圖,以及大量冰川圖、山係圖、測高圖等專門地圖,並在此基礎上編製齣瞭中亞和西藏全圖(1:750萬)、西藏全圖(1:100萬)。
亞洲這片地球上幅員最遼闊的陸地所散發的令人著迷的力量,顯然主宰瞭我往後的生命。
——斯文•赫定
##去過兩次西藏,沒見過藏人吐舌頭;清朝有1901年已經有瞭藏區的地圖,不過確實沒有赫定的詳細,作者能靠羊皮製作的簡陋小般到湖上去測水深,幾次都差點喪命,每到山口都會注明海拔及溫度,甚至能注明遇到牧民的羊群數量,每次購買的犛牛,馬屁等的數量,嚴瑾程度可見一斑;第二本主要圍繞藏區西數探險,圖中遇到的寺廟湖泊一部分在地圖中查到,也有很大一部分由於翻譯或是改名等原因無從得知,不過大緻路綫可以弄清;部分章節請結閤曆史事件來看,更能理解作者的選擇及經曆
評分##讀的我真的頭痛,你去一個地方好歹要尊重一下人傢的地方風俗吧,憑藉著外國人的特殊身份任意的踐踏當地的信仰與習慣,難道真的是一個探險者應有的態度?文本中充斥著來自西方文明世界的驕傲氣息。 對於本屬於中國的曆史,竟然首次是被西方人發現並且研究的事實,真的不知道是喜還是憂。。。
評分 評分##這書要不是斯文-赫定自己寫的,換個第三者寫他可能就要被定位為一個精神病患者瞭。原來大清朝的時候,印度的印度教徒是可以進我們這邊朝聖的啊,有點沒想到,也不知道再過幾百年,他們可不可以進來。話說,印度的中國人禁區,我倒是偷偷闖入瞭。
評分##此下冊重點在西藏的探險,因為有瞭高山大川、人物、寺院,自然比在新疆沙漠探險故事有趣多瞭。樓蘭古城是作者首次發現,是職業生涯中瞭不起的成就。由於西藏對西方人關閉,所以作者在西藏的地理冒險可謂更有價值。如果以現在來看,作者當時的西藏冒險顯然是侵犯主權。可一個開放的西藏不是對西藏(也對某國)更有利。書中描寫,僧人把自己關在石屋裏苦修至死、兄弟閤娶媳婦,反映的是思想愚味和生活的貧睏,還有丟棄死者的天葬。作者花瞭許多篇幅描寫他的旅伴,尤其是狗狗,為書增加瞭很多生活情趣。
評分##九死一生,入無人之境;意誌堅定,尋河流發源地,越喜馬拉雅山,一路速寫畫地圖; 要問誰不負此生,首推斯文赫定!!
評分 評分##西方人對於西藏真是有迷之迷戀,費勁一切心思,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去親眼看看。赫定的繪畫水平要是能再高一些就好瞭,很多插畫都看不清楚。這個譯本已經很不錯瞭。探險傢,注定不能有牽掛。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