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缪尔(1838-1914),美国自然博物学家、地质学家、探险家、哲学家,是早期环保运动的领袖,也是现代环保运动的发起人。他相信自然是人的理想形态,更是一种媒介、一种力量。缪尔一生致力于国家公园的建设和保护,无时无刻不为了推广其自然哲思与国家公园保护的理念而努力奔走,被尊称为美国“国家公园之父”。他的大自然探险文字,包括随笔、专著,特别是关于加利福尼亚的内华达山脉,被广为流传。他的作品被誉为“感动过一个国家的文字”。缪尔帮助保护了约塞米蒂山谷等荒原,并创建了美国最重要的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
本书记录了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约翰‧缪尔前往墨西哥湾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对自然省思。他只身从肯塔基出发,途经田纳西、佐治亚、佛罗里达,走过当时刚经历过南北战争的美国南方,直抵墨西哥湾。缪尔原本计划要从古巴往更南方前进,后因健康因素,只得改道搭船到加州返回。他随身带的仅有一只简单的行囊、一个植物压平器,以及《伯恩斯诗集》《新约》《失乐园》三本书,由此便展开了一场环美国南部直抵墨西哥湾的长达一千英里的徒步旅行。
自然保护运动的先驱、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约翰•缪尔
从“自负的万物之灵”手中拯救地球
以最荒僻、森林最茂密,也最省脚力的路线南行
如果可以不吃面包,我想文明世界就不会看到我的踪影了。
成千上万疲惫的、不安的、虚弱的人到山上去就像回到家一样,旷野是人生所必需,国家公园及保留区不仅是森林及河流的源泉,更是生命的源泉。
——约翰•缪尔
##很适合在旅途中读的一本书,超出了我的预期。 约翰•缪尔与国家公园 詹宏志 我印象最深刻的「国家公园经验」,来自于非洲波札那(Botswana)的「摩瑞米猎物保护区」(Moremi Game Reserve)。「摩瑞米保护区」位于世界最大内陆三角洲的奥卡万戈沼泽地(Okavango Delta),采取低密度开发的严格管理,尽管已经是闻名...
评分##1867年,一个背包、三本书、一个植物压平器,作者就踏上了朝向墨西哥湾的徒步之旅。67年是南北战争结束两年之后。可以想象,战争期间的作者肯定也跟现在的我们一样,被“世界那么大,我却困在原地”的荒谬感包围。战争结束不久,不顾路途的危险他就踏上了旅程。作者不但有勇气,也有好文采和丰富的想象,让我们不仅可以跟他一起走在森林中,航行在大海上,听鸟鸣,闻花香,看飞鱼,甚至还可以想象在海上徒步,听花儿唱歌,感受植物的惊恐和快乐。
评分 评分##约翰缪尔是个伟大的狠人,在去往墨西哥湾的行程里他专拣最荒野的路线南行;单独一人在墓地露营,大肆赞美墓园生态;躺到床铺时觉得下面有冷血动物,抓起就往树顶丢;在弗罗里达患上疟疾卧床三个月,没等好透就跳上了去古巴的船;第一次乘船不但不晕,还把自己绑到船头欣赏风暴。此书最后他来到加州,开始探访我最期待的优胜美地。不过作为一本书来言,记录略流水,内容太少,不如和他的其他笔记一起归纳成一本文集。
评分##缪尔在南北战争刚结束时千里徒步美国南部的经历。跟他著名的代表作《夏日走过山间》一样采取的日记体,不过相对后者而言,此时他的文笔水平还弱不少,关注点也主要在植物上,但无论是细致度还是感情的投入度都远不及后者,虽然这两本书其实只相隔两年。说明在这两年中(此时作者主要就呆在加州),作者内心对自然的投入或者说信仰,已由此书中的“虔诚”变成了后者的“狂热”,唯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缪尔真正的做到了这一点。 ps,此书有不少对于当时美国南部居民的生活描写,有历史参考价值,这是《夏日走过山间》所完全没有的。
评分 评分 评分##睡墓地,患疟疾,遇到一条河流就考虑“我自己用树干做一艘船”的硬核徒步。呼唤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傲慢,将自己融入作为整体生态系统的大自然,“造物主不是创造万物以取悦一物,为什么人要把自己看得比万物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越往后抒情氛围越浓厚,用风和天空的改变、海水的咸味来丈量自己离开家乡、进入陌生之境的距离,最后写到优胜美地的时候已经变成了诗人。
评分##1867过于遥远;盛名如John Muir,早年文笔其实难副。相比于沉浸在自然和植物学中的视角,更希望能多一些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