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浩,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ACM Fellow,IEEE Fellow,ACM中国理事会主席。
1995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获得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
刘云浩教授围绕传感网、工业互联网、室内定位等领域开展工作,率先提出自组织弱联网理念,在世界上首次设计和实现了基于RFID的非测距定位算法,将室内定位精度提高到毫米级,相关论文累计他引超过12000次。担任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副主编,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和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编委。
2010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3年被TCP/IP发明人之一、图灵奖获得者文顿瑟夫(Vinton Cerf)授予ACM主席奖(ACM Presidential Award),是该奖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中国人。2014年获得ACM MobiCom大会唯一最佳论文奖,2015年成为美国ACM Fellow与IEEE Fellow,2016年获得物联网青年成就奖。
本书通过回顾工业革命的历史,以别开生面的经典案例——吹响工业4.0时代号角的汉诺威小镇、工业互联网和工业4.0的异同、富士康如何从“血汗工厂”转型为智慧工厂、智能产品的波澜、谷歌神秘黑科技、*全自动化工厂,以及工业互联网的未来图景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读者一一细解新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变革。
广大读者既可以把它看作一本科普性的趣味图书,也可以用它更系统地梳理自己的现有知识框架。它适合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中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每一个人阅读。
本书告诉读者,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就是创新,而且这个创新所引发的绝不仅仅是一场新工业革命,而是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创新将不再局限为一种有意识的努力,它将成为新时代赋予人类社会的本能。
##非常烂的一本书,全书就是把各种与工业4.0相关的典故和段子,理论拼凑起来,配上自以为很幽默的语言,几乎让人作呕。完全米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浪费时间,浪费纸张。
评分 评分 评分##今天有幸拜读了刘老师的新作<从互联到新工业革命>,本书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给我们详细讲述了工业革命4.0这个还在半路上、貌似即将要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玩意儿,飞快地读完一遍觉得真是脑洞大开、受益匪浅,心目中物联网的世界仿佛又开阔了一些、同时也混沌了一些...
评分##不太喜欢这类只是描述,没有提出深刻见地的书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