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雅哉,1958 年生于日本北海道函馆,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文学部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艺术研究工作,专门研究中国清末民初的科幻小说,著作有《飞翔吧!大清帝国》《苍颉们的盛宴:汉字的神话与乌托邦》《桃源乡的机械学》《新千年图像晚会》《猪八戒大冒险:会说话的猪的怪物志》等。
林久之,1944 年生于日本岩手县,日本中国 SF 研究会会长,毕业于东洋大学大学院研究科,专攻中国哲学。以同人杂志为主,从事中国科幻小说的翻译和介绍,译著有《雪山飞狐》(金庸著)、《倚天屠龙记》(金庸著)等。
《中国科学幻想文学馆》是日本学者武田雅哉和林久之合著的有关中国科学幻想文学(Science Fiction)的专著。上半部分由武田雅哉撰写,回顾了中国数千年以来神话、传奇、小说、戏剧中的科学幻想萌芽,从《山海经》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末真正意义上科幻作品的引进,着重爬梳了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科幻小说的译介和创作情况。下半部分由林久之撰写,讲述了1949年以来“科学文艺”这一文学类型在中国大陆的确立,旁及了港台科幻小说的创作情况,更对日文原版中所未遑涉及的近年来中国科幻文学的再次繁荣进行了跟踪,展望了中国科幻文学未来发展的前景。全书资料翔实,作者笔触风趣,既是一本严谨的学术力作,也可足休闲阅读之乐,可视作研究中国科幻文学史的必读之书。
##最先是因为武田雅哉知道这本书的,当时推荐给浙大启真馆,后来侥幸去那上班,氛围非常好。现在虽改行做其他了,还时不时收到他们的新书,这本书也是其中之一。上卷虽跳脱,但能从浩瀚的古籍乃至近世小说去挖掘国人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明源出有自,要知道近代很多小说粗糙到几乎没有任何阅读快感的。下卷更多的是谈中国科幻作者的处境,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去试探S所F能抵达的一些广度,我们的世界原来是这样慢慢变得弹性而宽阔的。
评分##并不是拉清单就能叫史
评分##当成目录来读吧,涉及到的作品非常多,但也都点到为止。里面有提到一些有趣的点可以再深入做,有佳句而无佳篇,毕竟是给日本人看到的,“普”性质的吧。
评分##上册讲到从古代讲到民国,下册讲红朝,兼及港台,不如上册好看。中国人脑洞最大想象最奇谲的时代还是在晚清,民国已经差了许多,红朝更不用提。小时候,读过一本叫《割掉鼻子的大象》的科幻故事选,里面搜罗了不少本书提及的名篇(49年后的居多)。这本故事选算是对我启蒙很大的一本书,特别是里面《雪山魔笛》那篇,当年百看不厌,今天才知道,作者是著名西南考古学家童恩正,他还有一部更著名的后来改编成电影的小说,《珊瑚岛上的死光》,难怪在《雪》文里,他对藏族历史文化的描写那么细腻而真实
评分 评分##其实不是严谨的学术著作,毋宁说是一位日本的中国科幻爱好者写的读书札记。作者很努力了,但不免很多疏漏……例如写到了07年的《鬼吹灯》,竟然没有注意到《科幻世界》上刘慈欣、郝景芳的崛起。
评分 评分##感觉不够全面,但作为国产所没有的资料,已经很难得了,所以加一星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