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費雪Philip A. Fisher (1907-2004)
美國投資傢,1931年創立投資顧問公司Fisher & Co.,為現代投資理論的開路先鋒之一,廣受美國華爾街推崇和敬重,被譽為成長股價值投資策略之父。
其投資哲學著作於上世紀中齣版,直至今日,不隻金融專業人士仍詳加研讀並付諸實踐,更被許多人奉為投資理財方麵的經典之作,影響深遠。
譯者 陳民傑
1980年生,馬來西亞人,曾任職報社編輯、記者,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影響無數投資人的經典之作
第一部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投資著作
費雪提齣尋找優良股的十五項要點,無論是針對國內外股票、成長型或價值型股票,投資目標從上市公司到私有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這套原則全都一體適用。
本書問世至今,歷經半世紀以上的時間考驗,深深影響無數投資人
書中所展現的投資哲學,屬於非常根本性的概念,無論在他所處的時代或現代,都相當具有普遍性,幾乎不受時間影響——這就是《非常潛力股》的偉大之處。
「我有15%像費雪(Philip A. Fisher),85%像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華倫.巴菲特
名人推薦
價值投資達人雷浩斯 專文推薦
##成長股投資的聖經。所有的內容都已是路人皆知。如芒格所說,這個年代做投資比他們那個年代要難多瞭。像在21世紀初的中國市場,沒什麼人做價值投資,連公司調研都很少人去,隻要是掌握瞭正確的投資方法論,金子就在地錶上等人撿。現在的研究內捲程度令人發指,係統性定價錯誤的機會很難找瞭,價值投資掙的更多是好企業成長的錢,收益率預期自然要往下調整。
評分##值得反復閱讀,再閱讀。
評分 評分 評分##或許除瞭1960年代,每個年代都有一段期間,人們盛行的看法是外部影響力很大,而且超齣個彆公司管理階層的控製能力。1930年代,受到經濟大蕭條……所有的年代本質上都很像,也就是獲利最豐的機會來自非常值得的投資,但當時金融圈嚴重錯估情勢,使得它們的價格低估。
評分##剛看完這本《怎樣選擇成長股》,對於本書的譯者馮治平我不得不在此說兩句: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可你攬下瓷器活卻沒金剛鑽就實在該罵瞭!翻譯的這是什麼狗屁東西,每段話不讀個兩遍彆想看懂,當然更多的部分你看上三四遍也不可能看懂,前言不搭後語···這樣的水...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