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守谦,艺术史研究者,曾任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院长。现在是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2012年当选为第29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本书以世事变迁来诠释中国文人画的风格史,以一个个精彩的个案,对”风格“与”世变“之关系进行了探讨,以十篇论文探讨了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历程中重要转变之原因。
作者一方面从传统的研究成果及材料中汲取精华,另一方面又能不囿于成规,充分挖掘了画家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并将其作为改变各阶段画风的重要因素。
1“画史之变”为美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不同在于对“变”的推动人物,“变”的数量等具体问题在认识上有差别,但共同点在于都肯定了“变”的历史意义。引用了张彦远(政治力与艺术发展存在真比关系),王世贞(变革本身自个自足),董其昌(画风之变是波浪式的产生),高居翰(...
评分##短评略长,长评显短… 书里好几篇论文都呈现出类似的立论思路,将赞助人划分为两个喜好对立的群体,然后将观念和风格的变化系于两方势力的消长。比如五、六篇里,前者元代李郭山水的衰落,归因为从北方权贵(偏好北宋院体)到南方士人(偏好董巨山水)的更替。后者明代浙派的兴...
评分##全书写于30多年前。2022年读完依旧觉得无比牛逼!可悲的是,隐隐感觉到过了这么久美术史好像没啥进步。
评分##(宋)李郭风格(北宋精神象征,郭熙早春图,理想王朝恢宏秩序,官厅壁画)——(元)唐棣(李郭风格,入仕捷径)——黄公望吴镇倪瓒等出自董巨风格的隐居山水画(江南雅集气氛,元末南方山水画主流,乱世中私密性较强的情感交流)——(明)浙吴两派风格间的竞争(文化中贵族与文人品味两者之间势力消长的表征)——文征明(幽深繁密,《松壑飞泉》经世梦断又克服绝望,追求避居心境一改原悠闲潇洒,叠山飞泉-沉重而幽深)——抒情新貌产生进一步技法难度,导向强调风格形式——王世贞(山水画纯形式要求)及钱榖《山水》(充其量只能戮力于笔墨与物象虚实关系的更精致追求,最后终于演成纸上的叠石叠山)——董其昌绘画革命。
评分##做研究就应该这样呀 很久以前在图书馆看到过 当时只想粗略了解下美术史 看到书名副标题一个“论”字 就吓得放弃了这本书 这次想要好好思考一番未来的路 又听了很多人推荐这书 重又跑去图书馆借来看 虽说都是“海外美术史研究” 到底是中文的写作者 没有了翻译这一层可能导致的一些不流畅甚至于误解...
评分##编辑一个全选繁转简把人家日文的汉字也给简化了…看得我犯尴尬癌?北大出版社真的不干人事儿,白瞎了这么好的书。
评分##做研究就应该这样呀 很久以前在图书馆看到过 当时只想粗略了解下美术史 看到书名副标题一个“论”字 就吓得放弃了这本书 这次想要好好思考一番未来的路 又听了很多人推荐这书 重又跑去图书馆借来看 虽说都是“海外美术史研究” 到底是中文的写作者 没有了翻译这一层可能导致的一些不流畅甚至于误解...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